辱人者恆辱之,算計他人者終被人算計

春風得意十五年,一朝失蹄白骨枯。 ——前記

張湯擔任太中大夫時,與趙禹共同制定了各項法律條文,極力追求把所有罪狀都羅列周全,刑罰甚為嚴苛。制定“見知法”,讓官吏互相監視、互相偵查、互相揭發,否則就要承擔連坐的後果。從此開始,用法更加嚴厲苛刻。

張湯為人非常狡詐,表面文章做的很好,喜歡玩弄權謀駕馭他人,還善於迎合武帝的心思。張湯出任廷尉時,劉徹正在大興儒術,張湯就見風使舵,趕緊裝作敬慕儒家大師的樣子,對董仲舒、公孫弘等人尊重的不像樣子。為了確保周全,他又任用善於古代聖人之法的人充當奏讞官,好以古代的法令和經義判決疑難案件。

張湯處理刑事時,對老朋友的弟子照顧有加;很懂人情世故,不避嚴寒酷暑的準時去諸公重臣家中問候請安。張湯審判案件的原則是:皇上怎麼個想法我就怎麼個做法;皇上想要加罪處治的人,我就往死裡整;皇上有意放過的人,我就能怎麼從寬處理就怎麼從寬處理,這讓武帝很是滿意。這一手做法可謂是把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給伺候了一遍,因此張湯雖然執法嚴苛、私心很重、斷案不公正,卻由於那些大人物都很“看好”他,老朋友或多或少的欠過他人情,倒也博取了好名聲。諸如汲黯等剛直之士,即便對他心懷不滿、頗有微詞,卻說不過他,拿他沒辦法;因為這些儒學之士只會從大義上誇誇而談,哪裡能比得上張湯這個以實際為基礎的伶牙俐齒呢!

張湯與御史中丞李文不和,一心想弄死他。派他的親信魯謁居暗中唆使他人向漢武帝告李文的奸惡之事,接下來跑腿的事自然落在張湯頭上,李文便被判罪處死。事後漢武帝心存疑惑,堂堂大臣就這樣被一個神不知鬼不覺的人給揭發死了,向張湯詢問這件告發之事的來龍去脈,張湯反映極快,裝傻充愣、假裝吃驚道:“這大概是李文的故人對他心懷不滿而引起的。”漢武帝此番問話讓張湯心生警惕,他是個心思縝密、謀而後動的人,一心想找機會好好安撫一下魯謁居,恰逢魯謁居生病,就立刻跑去親自給他按摩腳。這件事被一向怨恨張湯的趙王劉彭祖得知,上書漢武帝說:“張湯身為大臣,竟給一個小吏按摩腳,我懷疑他們有大陰謀。”

劉徹將此事交給廷尉處理,可魯謁居病死了,便牽連到魯謁居的弟弟,被囚禁在導官看守所。張湯假裝審問別的囚犯趁機到導官,見到魯謁居的弟弟,打算暗中救助,表面上卻裝作不理會。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可能是張湯手段太過高明或是高估了此人的智商,他的這種做法給魯謁居的弟弟造成了深刻的誤解。魯謁居弟弟認為張湯想過河拆橋,頓時怨恨由生,讓人上書朝廷,揭發張湯與魯渴居同謀告發李文的事。漢武帝將此事交給減宣處理,減宣與張湯結怨,一看這個扳倒張湯的天載難逢的機會就擺在眼前,便窮追不捨地揪住這件案子不放,但苦於證據不足,一時還沒有結案奏報。

辱人者恆辱之,算計他人者終被人算計

就在此時,漢文帝陵園中所埋錢幣被人盜挖,丞相莊青翟上朝,與張湯約定一同向漢武帝請罪,可到了漢武帝面前,張湯卻獨自不謝罪,想擺清自己與這事的干係,好乘機接攬調查此事的主管權,幹掉這個莊青翟,好讓自己補位。張湯如願以償地得到了漢武帝的任命,企圖給莊青翟加上“丞相已知故縱”的罪名。莊青翟非常害怕,

於是他就找到丞相長史朱買臣、王朝和邊通。因為這三人先於張湯位居高官,而張湯曾幾次代行丞相職權,故意趁機欺凌折辱他們,將他們看作低級小吏一般,給自己一次性埋下了三顆仇恨的種子。四人經過一番仔細謀劃後,派官吏逮捕審訊商人田信等,然後散佈說:“張湯向皇上奏請政事,田信每每事先知道,囤積居奇賺了大錢,再分給張湯。”消息傳到漢武帝耳中,便問張湯: “我做的事,商人每每事先知道,多囤積貨物,好像有人將我的計劃告訴了他們。”張湯非但不謝罪,反而裝作吃驚的樣子說:“很可能有這回事。”

這接二連三發生的不順暢之事讓張湯的頭都大了,可不能再出什麼岔子了。可惜禍不單行,張湯平日得罪的人太多,現在他這座牆出現了倒塌的痕跡,他的仇家自然不會傻傻地錯失這個群起攻之的良機。不早不晚剛剛好,減宣也將調查魯謁居一事的結果奏聞。因此,漢武帝認為張湯心懷奸詐且當面欺瞞,這觸碰了他的底線,派趙禹嚴厲譴責張湯,張湯只得上書向漢武帝謝罪。張湯知道這回自己是徹底栽了,因為平日仗著漢武帝在背後給他撐腰,他可以不用絲毫顧忌的得罪那些讓他看著不順眼的人;但現在,自己最大的倚仗就要失去了,即使僥倖躲過這一回,以後朝廷也再無自己立身之地。張湯是個狠人,不僅對別人下得了手,而且對自己更狠,他死也要拉個墊背的,無論誰想致自己於死地,他都不會讓那些人好過。然後大聲悲呼道:“陷害我的,是三名丞相長史。”說完自殺而死。

辱人者恆辱之,算計他人者終被人算計

漢武帝聽說後,堂堂重臣就這麼幹乾脆脆地自殺了,而且還是自己所寵信的,況且再怎麼講也要給天下人一個說法,就將三名丞相長史全部處死。

《夏書》有之,:“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意思是,一個人有多次失誤,積怨難道要等到顯著時才去處置?在怨恨還沒顯現時就應該提前謀劃好對策才是! ——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