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偷襲荊州,立下不世之功,爲何在不久之後就離奇去世

呂蒙作為東吳孫權手下的一員大將,本身就是作戰勇猛之人後來苦讀兵書也是熟知兵法,被孫權很是看重。後來更是經過巧妙的算計和曹操聯手共同擊敗了大將關羽,而呂蒙也是立下了奪取荊州的不世之功,這樣一個對於東吳有著很大功勳的武將本應建功立業成就一番作為,但是卻在不久之後就突然離世,這裡面似乎藏著什麼秘密。而根據三國演義裡面的描述所說呂蒙是被關羽的陰魂索命而死實在是可信度不高,這種時候就有一種說法是孫權下了黑手設計除掉了呂蒙,彷彿更令人信服一些,這種說法靠譜嗎?

呂蒙偷襲荊州,立下不世之功,為何在不久之後就離奇去世

我們先來看看呂蒙的是個怎麼樣的人。他本身並不是那種天生聰慧的英才,但是卻有著常人不可及的雄心壯志,為了自己的目標甚至甘願冒生命的危險,從他小時候的經歷就可以看得出來。呂蒙小的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獲得富貴他曾經偷偷跟隨自己姐夫率領的軍隊外出平叛,他姐夫在打仗的時候看到呂蒙嚇了一跳,當場斥責他一頓並且讓他趕緊回去,呂蒙卻不聽。等會到家後呂蒙就被家裡人訓斥了一番,但是他卻說家裡窮沒法繼續維持下去了,只有從軍打仗才能獲得大富大貴,不入虎穴怎麼能夠得到虎子呢。這就是他年輕時候的做法,等到他後來長大了之後更是猶有過之。

呂蒙偷襲荊州,立下不世之功,為何在不久之後就離奇去世

孫權掌權後開始培養自己的親信將士,而呂蒙又是個善於投機的人,所以就逐漸取得了孫權的信任。後來果然不負孫權所望,呂蒙在跟隨他東征西戰的過程中經常身先士卒勇於衝鋒,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一生的戰績成果也是非常豐碩的,先跟隨孫權擊破黃祖於夏口、後跟隨周瑜打敗曹操於烏林、在江陵擊敗曹仁。在呂蒙取得一系列的軍功之後獲得官職也越來越大,尤其是獲得荊州之後更是被孫權封為偏將軍。

呂蒙偷襲荊州,立下不世之功,為何在不久之後就離奇去世

周瑜死後魯肅擔任大都督之責,呂蒙和魯肅對待荊州的關羽其實是有不同的政見的,魯肅認為曹操乃是江東大敵,應該聯合劉備關羽等人共同抗拒曹操,屬於溫和的聯劉派;而呂蒙則認為劉備是個有大志的人,關羽也是個驍勇善戰的當世猛將,這倆人佔據荊州的話對於東吳其實威脅更大,只是迫於曹操的壓力才委屈和東吳聯合,若是坐等他們勢大東吳則更加危險。其實兩個人的決策都有各自的考慮,並不能夠說誰對誰錯。

呂蒙偷襲荊州,立下不世之功,為何在不久之後就離奇去世

後來在關羽和曹操決戰的時候呂蒙本來持觀望態度,但是等到時機發生轉變關羽稍顯頹勢之機,呂蒙就直接翻臉將荊州佔據,雖然在道德上可能被受到指責,但若是站在東吳的立場上確實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勞的。其實呂蒙能夠偷襲成功跟他的性格也是分不開的,他本來就經常冒險,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善於投機的選手,但是他的行為是肯定得到了孫權的許可的,因為孫權本來就對劉備佔據荊州是非常不滿的。

呂蒙偷襲荊州,立下不世之功,為何在不久之後就離奇去世

最後來說說呂蒙為什麼會死,其實在他跟關羽對峙的時候就已經身患重病了,為了自己的理想才堅持著,後來為了偷襲荊州更是拖著一身病軀上前線,在長期的戰爭當中呂蒙身體更是吃不消,最終病情加重被活活累死了,等於說是累死在任上的,在這點上來看和後來的諸葛亮的死因其實是差不多的。並且呂蒙在孫權的眼中是一個非常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大將軍,為了給他奪回江東也是不遺餘力,所以說孫權是不可能會下黑手設計除掉呂蒙的。

呂蒙偷襲荊州,立下不世之功,為何在不久之後就離奇去世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