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提起來諸葛亮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他不僅是千年難遇的忠臣的代表,而且本身還擁有著超脫常人的智慧和謀略,這樣一個人歷來都受到人們的尊崇和追思。關於他的一生想必不用多說每個人都知道個一二,這樣一個奇才做出的事情也都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就連他死後的事情都引發人們的好奇。比如他在臨終前曾密信給劉禪如何安排自己的後事就是一個千古謎團,而劉禪在他死後做的一件事情竟然也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掌管蜀漢軍政要務,他對於國家的大事小情都要過問,可以說是勞心勞力,身體由於過度操勞就變得體弱多病,並且在身體重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親自帶兵四處平叛和征討。在這樣的情況下,老丞相的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諸葛亮在公元234年的時候發起了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次北伐大業,在五丈原這個地方和司馬懿進行長期對峙。司馬懿知道諸葛亮軍事指揮才能厲害,自己不能力敵,所以就堅守不出靜待時機。一次很偶然的機會司馬懿得知諸葛亮飲食和睡眠都不太規律,就預測諸葛亮必然不能活得長久。

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果然諸葛亮在長期的高強度的壓力之下積勞成疾,最終病逝於兩軍陣前。諸葛亮雖然去世但是對於他的身後事還是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不僅安排好了蜀軍退軍之計而且還留下了一些遺囑並且給劉禪了一封密信。諸葛亮在給手下的遺囑中寫道自己死後葬於定軍山處,以山作為墳墓,棺槨只要能夠容下就足以,死後不要求任何陪葬品,只穿著當時時令的衣服即可。這也是諸葛亮一生不慕名利淡泊明志的最佳寫照。

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諸葛亮死後蜀漢之主劉禪嚴格命令手下按照他的要求進行薄葬,一切從簡將老丞相葬於定軍山處,地點無人知曉。本來安葬完之後一切應該都完事兒了,但是劉禪卻覺得這樣不夠。劉禪本來是被其父劉備託孤給諸葛亮的,並且還將諸葛亮尊為相父,而諸葛亮基本也算是看著他長大的,經常對其進行教誨和輔佐。在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了劉禪能夠坐穩這個位置也是經常勞心勞力,就連去世也是為了劉家過度操勞而死。這樣的一個有功於國的大忠臣,劉禪覺得如果只是這麼簡單的安葬了就很愧疚。於是他想了一個奇思妙想的主意,決定在諸葛亮墓前做了一件事情,結果竟然影響了後世近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他做了啥事呢?就是種柏樹。劉禪感念諸葛亮的貢獻,在他看到柏樹四季常青並且莊嚴肅穆挺拔而立,跟諸葛亮的一生言行相互符合,故而決定在諸葛亮的衣冠冢前面種下54棵柏樹,之所以選擇54這個數字正是因為老丞相活了54歲,以此來表達對諸葛亮的哀思之情。

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自從劉禪做完這件事情之後,當地的人們也開始逐漸效仿,於是就傳播開來流傳後世。之後的一千多年人們都會在墳墓周圍種上柏樹以此來表達對死者的尊重和哀悼。這條習俗到了今天在很多地方仍被沿用,為後世留下這麼個習俗也算是劉禪的功勞之一吧。

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之所以在墓前種柏樹,不只是因為它常青好看,更多的則是受到劉禪的影響,表達對一個忠魂的讚揚,以此為念發揚他們的精神。

劉禪在諸葛亮的墓前做的一件事情,影響後世千年,至今仍被沿用

你覺得在墓前種柏樹這件事情做得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