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大學與中學如何搭建協同育人體系?西華大學首屆中學校長論壇尋答案

新高考下大学与中学如何搭建协同育人体系?西华大学首届中学校长论坛寻答案

授牌儀式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8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道)為深入貫徹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發展,9月28日下午,西華大學首次舉辦了“大學招生改革”中學校長論壇。來自省內25所中學的校長、副校長、招辦主任、教務主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在新的高考制度下,中學與大學如何搭建協同育人體系,培養優秀人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會上,西華大學校黨委書記邊慧敏、校長劉清友為25所“優質生源基地”中學授牌,未來,雙方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西華大學。

談高考新變化:明年起,或將有部分縣市區試點高考招生體檢信息化

論壇上,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冉啟銀就2019年高考動態及新變化作了介紹。“2019年高考將有4個新變化。”冉啟銀談到,首先,普通高考報名和藝術體育類文化考試報名工作將合併進行,這進一步簡化高考報名流程,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合併後,我省2019年高考報名時間也較往年有所提前。網上報名時間將於10月12日至17日進行。其次,從2019年起,在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中舉行“書法學”專業統一考試,並增設本科專業招生。

同時,從明年起,我省將推進高考招生體檢信息化試點工作。“高考招生體檢工作事關重要,一旦出錯,將直接影響考生錄取。為了提高體檢信息準確性,避免出現錯誤,從明年起,我省將選取5個市州的部分縣市區,試點高考招生體檢信息化。在實現信息化後,體檢結果將作為高考電子檔案的一部分,在投檔時全部投向高校進行審閱。”冉啟銀透露,成功試點後,我省將力爭在2020年在全省鋪開,實現高考招生體檢全部信息化。

最後一個值得考生關注的高考新變化,就是海軍將首次在川招飛。據悉,2019年度海軍招飛工作於近日正式啟動。海軍將派出4個招飛工作組分赴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檢測選拔飛行學員苗子。海軍是戰略性、綜合性、國際性軍種,海軍飛行員特別是艦載機飛行員是飛行人才方陣精英中的精英,尖刀中的刀尖。為此,海軍精招精選高素質飛行人才,積極推動“岸基”向“艦載”招飛轉變,全面構建“具有海軍特色、適應艦載要求”的招飛體系。

冉啟銀介紹,“海軍在川招飛宣傳及初檢工作將於10月中旬啟動,將在我省成都、綿陽、瀘州、遂寧四個城市設站,全省其他市州考生將按安排就近參加初檢。考生由所在中學學校按照相關條件推薦報名。”

搭建協同育人體系 西華大學確定25所中學為“優質生源基地”

隨著新高考改革制度的實施,高中與高校都面臨著很多挑戰。為應對挑戰,高校也加快了人才選拔及培養模式的改革。西華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介紹,西華大學將啟動“大類招生、分流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它將改變以往學校按專業招生、按專業培養的固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考生高考志願填報盲目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滿足了考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將對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轉變,人才培養目標的再定位起到促進作用。

生源質量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更是衡量一所學校辦學實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在此次論壇上,西華大學校黨委書記邊慧敏、校長劉清友為25所“優質生源基地”中學授牌,雙方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西華大學。劉清友表示,學校的想法是將部分中學作為“優質生源基地”,中學將西華大學作為“學生素質教育基地”。

“川內高校和中學的交流平臺少、機會少。作為中學,我們需要更多瞭解高校,特別是川內高校,因為很多高中生對川內高校並不瞭解。比如西華大學有很多在全國排名均靠前的王牌專業,可我們的學生並不知情。但選擇一個好專業,在某種程度上,比選擇一所好大學更為重要。因此,讓學生充分了解高校,也更利於學生的志願填報。”富順二中校長陳剛說到。同樣期待著西華大學能走進高中生,以便讓更多孩子瞭解它從而選擇它的還有宣漢中學。這所學校近年來每年都有上百名學生考入西華大學。“為了讓學生更瞭解西華大學,建議學校在高考前可以多來我們學校做宣講。”宣漢中學校長李政軍直言。

陳剛同時還談到,川內高校也需要了解中學。此次,雙方合作共建“優質生源基地”,作為中學的校長代表,陳剛更迫切希望高校在中學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上,提供技術和實驗上的支持。“比如,定期派專家教授去中學做專題報告,開拓中學生的視野。”

西華大學黨委書記邊慧敏表示,當前,西華大學開放辦學的局面已經形成,已經開拓出了一些新領域,搭建起了一些新平臺,辦學水平正進一步提升。在進一步推進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的同時,學校衷心希望與省內知名中學進一步強化合作交流,希望省內各知名中學繼續為西華大學輸送優質生源。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培養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