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美食:故事裡的鉛山燙粉

鉛山美食:故事裡的鉛山燙粉

在老輩人的故事裡,最好吃的東西,往往在小巷深處。比如鉛山米粉。弄堂拐角處,小店木製的門板隨意敞開。大堂裡放著老式的八仙桌和長板凳,三、五食客圍坐一桌,肩搭灰白布巾的堂館來回穿梭,四處瀰漫著的粉湯香味裡不時會響起老闆娘穿透力很強的吆喝聲:“肉絲米粉一大碗”或是“豬肝粉兩小碗”亦或是“小腸粉一碗”。那“碗”字必是拖長腔調的,在嫋嫋的米粉香中顯的餘韻悠長。

鉛山美食:故事裡的鉛山燙粉

鉛山美食:故事裡的鉛山燙粉

鉛山米粉的吃法以燙粉為主。在上饒和周邊縣市都可以看到打著“鉛山燙粉”招牌的小吃店,我在福建南平、浙江溫州和江蘇南京也看到過賣鉛山燙粉的小店。而事實上,就是在鉛山本地,現在也很難吃到正宗的鉛山燙粉了。現在的燙粉和以前的燙粉主要區別在材質上。正宗的鉛山米粉主要製作原料是優質晚米。製作鉛山米粉要經過浸米、磨漿、濾幹、採漿等多道工序,做出來的米粉具有熟而脆,香而不膩的特點。做鉛山燙粉分兩步,第一步做湯。燙粉口味的好壞主要在湯的優劣上,因此製作湯料是很講究的。正宗的鉛山燙粉一定要用筒骨熬湯,頭天晚上即將上好的筒骨放入大鐵鍋中,配上其它的佐料,燒開水後再用文火細煨一整晚,第二天很早起來,在煮好的湯里加入肉絲,肉絲是預先用澱粉(紅薯粉)、醬油、鹽、生薑、料酒調拌好的。燒湯要用井水,燒出的味道更香。(這一點現在就無法做到,以前河口鎮上水井有幾十口,沿信江邊每隔百來米就有一口甜水井,後來做河堤都填掉了);第二步:把洗淨的米粉在沸騰的開水中燙熟,就是將事先洗好的粉條用一個竹篩盛好,將篩放入鍋中,讓開水浸著篩(一般要讓水漫過篩的三分之二),煨燙數分鐘,再將粉條倒入碗中。這一步關健在於把握好火候,不要將粉條燙的過熟,那樣粉條的口感不好。

鉛山美食:故事裡的鉛山燙粉

鉛山美食:故事裡的鉛山燙粉

燙粉端來,再依個人喜好放入蔥薑蒜末,和土法醃製的大紅椒,以及豬油、醬、醋之類調料。看那光潔細長柔滑的粉條,根根分明,娉婷地沉浮於紅綠相間的湯水中,以扶風之態纏繞於竹筷,咬一口,粉條在牙關處乾脆利落地斷裂,米香迸發於口腔,吃起來很是過癮。雖是平民價位,但美味絕不打折。我小時候喜歡去鎮上一家國營粉店吃燙粉,而且要去晚些,因為當天的粉條賣完了,大方的廚師會挾起湯鍋底的骨頭附送給還在店裡的食客。骨頭上肉不多,但特別的香,啃完了再吸骨髓,別有風味。

鉛山美食:故事裡的鉛山燙粉

說完燙粉,附帶說說炒粉。燙粉多在早上吃,炒粉則在晚上吃。夜宵攤上,攤主面對熊熊爐火,一手端鍋,一手舉鏟,動作誇張地三下五下炒製出一盤。金黃油亮的粉條,加以鹹菜、蝦皮、蘿蔔乾和其它各種佐料,成歡歡喜喜的一碗,看著熱熱鬧鬧,吃著超級入味。想著忙了一整天,晚上犒勞一下自己的味蕾還是很有必要的。至於粉店的氛圍,聲音嘈雜,多有食客的調侃和自娛,民間小道消息在這裡迅速傳播,絕對的平民格調、家常氣息、市井風味。

鉛山美食:故事裡的鉛山燙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