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主做一壽聯:天增日月媽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讓人笑掉大牙

說起對聯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好多人家都保留著過年貼春聯的習慣,但如果要覺得春聯就代表了對聯,就稍微顯得有些狹隘了。人們知道春聯,卻不知道春聯是對聯其中的一種形式,有人知道對聯的種類,卻可能不曉得對聯究竟有多久遠的歷史,對聯是一種通俗的文學和藝術形式,但其中的門道卻並不簡單。

財主做一壽聯:天增日月媽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讓人笑掉大牙

對聯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最早的對聯並不像我們現在這樣都是撰寫在紙上的,很多時候是有什麼就寫在什麼上面,竹子呀,布呀,古人甚至會在石頭上刻對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對聯的形式不斷的演化,講究和門道也越來越多,對聯上下聯之間要求字數相同,平仄相對,意境相合,滿足這些條件的就是我們現今所熟知的對聯。

財主做一壽聯:天增日月媽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讓人笑掉大牙

在古代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喜好對對聯,因為對對聯不僅可以顯露他們的才華,又能夠憑藉著對對聯來交友,如此一舉兩得,再加上古代娛樂物質都十分匱乏,如此一來對聯成為了一種十分受古人追捧的消遣活動。古代有很多人都因能對的一手好對聯出名,比如宋代的蘇東坡,明朝的謝晉。

古代除了文化人好對對子,很多沒有多少文化的百姓也好這口,也正是因為他們知識的匱乏,導致他們常常弄的啼笑皆非。比如清朝嘉慶年間有一位王財主,他就十分愛對對子,但卻因為受限於自身的才識,終是弄出笑話。

財主做一壽聯:天增日月媽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讓人笑掉大牙

王財主是年輕時候經商致富的,但卻沒有念過幾年書,他怕人覺得自己沒文化,所以就老是寫寫對聯來顯示自己的學問,王府的下人們也曉得他的水平,但畢竟王財主是主子,所以即使對聯再差勁,他們也會對他奉承幾句。

一日王財主母親大壽,王財主為了這次壽宴煞費苦心,他一心想著如今富裕了該為母親舉辦一個像樣的宴席,但思來想去他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最後他發現這個壽宴還缺一個壽聯,於是他思索片刻,提筆就寫下了一副對聯

:天增日月媽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這對聯其實對的還是不錯的,平仄和寓意都還行,但是這位愛折騰的王財主覺得少了一點什麼,他以為上聯中有一個“媽”字,下聯中就要有一個“爸”字與之對應。於是他將下聯一改就變成了:春滿乾坤爹滿門。然後財主就將這幅對聯掛在了門口,但財主的這一字之差卻最終引來了眾人的鬨堂大笑。

財主做一壽聯:天增日月媽增壽,春滿乾坤爹滿門,讓人笑掉大牙

其實如果財主不用“爹”而該用為“子”字,效果還是不錯的,就像:春滿乾坤子滿門。如此以來也可以說是佳對。

對於這個下聯,您又有什麼高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