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呢?

打下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坐在了离家的车上。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我在走的时候,回忆我为什么来。

回家给人一种,我还是孩子的错觉。家是对纷繁错综外部世界的缓冲地带,似乎放了次假回到家——离开的时候,又是一次重新开始。

我有一个起点可以回去,会有人帮我把肩膀上的疲惫拍一拍,抖落下去。然后我会离开,每一次离开的时候都知道,我有一个起点可以回去。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我留在杭州四年多了,长在海边的台州姑娘总是对海鲜有着巨大的热情,但杭州的海鲜价格和工资条总能抑制住我的支付宝。

每次返校,我妈总是会承包我半个行李箱,死命往里边塞吃的。

“妈,不带了吧……外面又不是买不到。”

“肯定有不方便买的东西啊。”

“妈,你这我也拿不动啊……”

“你爸送你去。”

每次拖着行李箱出门的时候,我总有种错觉——我要去的不是省会城市杭州,而是去遥远的云贵高原上不知名的小村子里支教。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再后来,我就不拦着我妈了。因为杭州的螃蟹是真不好买,活的不会做,熟的不新鲜。胖乎乎的陈老师还总想吃比自己更胖的螃蟹。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所以车底的行李箱里,还放着五只大螃蟹,海蟹。

它们有着不轻的来自大海的腥气,被放在船上的箱子里,和同伴们摇摇晃晃地被抬下来,被码头的人快速熟练地挑拣过,整箱整箱地卖出去。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它们被我妈带回来,戳戳肚子,刷洗干净上锅蒸,从莹润的深青色蒸至偏橘的红色。不加盐,或是加上极少的盐粒,一开锅就是满室咸香。


最好趁热吃一只。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杭州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高三毕业的那个七月,我满了18岁,那年九月份我去了杭师大。可以说,从成年开始,我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杭州度过的。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我适应了在杭州当学生,而工作没那么好适应,它让我熟悉了四年的杭州再一次变得有些陌生。比如房价、比如房租。

我和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强作镇定地走在去明天的路上,我们想用跑的,可是却不大认得路。

但起码我可以回一趟家,拥抱可以给我充电的人,

带着熟悉的鼓励和熟悉的食物再次离开,然后打开陌生的人生图景,走向陌生的未来。

这就是我回家的理由。


我们为什么要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