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進國企?要不要進大公司?你要的答案都在這裡!

最近是校招旺季,各大企業的招聘攻勢一波接一波,很多同學都陸續收到了offer(錄用通知書)。


面對來之不易的offer,究竟該如何進行選擇、取捨,卻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畢竟是進入社會的第一步,沒有人希望將來後悔。


很多同學來找我諮詢的問題,就是關於offer該如何選擇。


我從這些問題裡面挑選一些比較典型的,結合我個人的經驗和觀察,提出我的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問題1:到底要不要進國企?

在選擇單位的時候,到底要不要進體制內?要不要去國企?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讓人糾結的問題。


如果你去找一個在國企或事業單位工作的前輩諮詢建議,你一定會得到這樣的回答:


“千萬別來,勾心鬥角,人情世故太複雜。”

“外人以為收入高,其實工資低得要死。”

“都是人浮於事,浪費生命,一點前途都沒有。”

“看關係看背景看靠山的,沒有的話就是混吃等死。”


也會有這樣的回答:


“挺好的,工作穩定,加班也不多。”

“工作壓力不大,沒那麼辛苦。”

“工資雖然不高,福利還是不錯的。”


眾說紛紜,更加讓人糾結、彷徨。


小棗君覺得,如果你想去國企,確實要慎重。


選擇工作單位的一個重要參考點,就是這個單位的“價值觀”。雖然工資待遇和公司規模是大家優先考慮的因素,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人就會發現,其實企業價值觀才是更為關鍵的衡量標準

企業的經營目的,說白了,就是利潤。


對於企業來說,最高負責人是總經理、總裁。公司管理團隊對董事會負責,對股東負責。


董事會和股東需要利潤,那公司管理層,就要努力提升利潤,讓公司賺錢。公司自上而下的各級管理人員,也是以利潤為導向,為公司營收服務。

對員工來說,發揮自己的業務能力,把本職工作做好,為團隊服務,創造業績和利潤。這是非常純粹的關係。


通常來說,民營企業為用戶服務,從用戶中獲得營收。所以,民企自上而下,都是圍繞用戶的,關注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還有用戶滿意度。


到底要不要進國企?要不要進大公司?你要的答案都在這裡!


如果不以用戶為導向,就不會努力提升幹部和員工的業務能力,不會關注用戶滿意度。

關於管理,有一句話小棗君一直都覺得很有道理:小型企業看領導,中型企業看制度,大型企業看文化。

當一個團隊還很小的時候,看團隊leader的個人能力是否夠強,能hold的住。當團隊逐漸變大,就要看制度是否到位,管理水平是否跟得上。當團隊已經很大很大,這個時候發揮作用的,就是文化、願景、價值觀。

而對於很多國企來說,依然停留在“看領導”這個層面上。勉強有一些,能達到“看制度”的水平。“看文化”的話,目前好像我還沒有見到過。

同樣,也有很多規模已經達到中型甚至大型的民企,也依然存在“看領導”的問題。


在這種企業裡,員工的關注重點,從讓客戶滿意,變成讓領導滿意。

尤其是大領導用人不當,導致小領導造成了小團隊的氛圍很差。


在這種情況下,就存在這樣的現象——團隊成員的收益,取決於“關係經營”、“站隊”、“溜鬚拍馬”。


到底要不要進國企?要不要進大公司?你要的答案都在這裡!


這樣的價值觀,是不可能造就成功企業的。“辦公室政治”玩得再好,也帶不來外部利潤,只會增加內部損耗。


即使你明面上把企業文化、價值觀說得再動聽,都是假的。你會發現,“口號”、“標語”貼得越多的企業,越不把它當回事。


對於國企來說,因為種種歷史原因,出現這種現象的幾率會更高。

而隨著改革開發,國企和民企同樣存在經營業績壓力。如果沒有壟斷優勢(壟斷資源或壟斷經營權,例如兩桶油),是很難在競爭中贏過民營企業的。


再來看我們通信行業。

通信行業的國企改革是中國這麼多行業裡面最為徹底的。所以,通信行業的國企,壟斷優勢並沒有能源行業那麼明顯,日子並不好過。而且,以目前的經濟形勢和行業趨勢,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


設備商方面,華為是民營企業,中興是國有民營,大唐、普天,還有當年的巨龍、金鵬,都是國企、央企,大家對比看看就知道了。運營商方面,幾家的情況,大家也應該心裡有數。不看過程和結果的所謂自信就是自欺欺人。

在行業其它公司,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大家可以對比看一下,凡是經營情況不好的公司,多半內部都有價值觀和氛圍問題。


以後競爭會更加激烈,個人能力會更加重要。在強悍的個人能力面前,平臺價值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沒有任何一個平臺會養能力弱的人,如果哪個平臺養了,哪個平臺就是死。


此外,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願意在一個勾心鬥角、溜鬚拍馬的環境下工作。心會很累,鬥志會被磨滅,銳氣也會消失,而這些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之一。靠關係和站隊混飯吃,看上去事半功倍,實際上風險越來越大。一旦出了事,領導自身難保,哪還會管你?


所以,小棗君建議大家,眼光一定要放長遠,千萬不要因為選擇一些短期的、表面的安逸,而耽誤了自己整個人生。

對於價值觀不OK的企業(哪怕待遇不錯),如果是作為跳板,或者是短期過渡,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千萬不能抱有追求穩定的想法,總希望待在舒適區,否則只能是“溫水煮青蛙”。


問題2:應屆生到底是應該去大公司?還是應該去小公司?


這個問題要是放在以前,根本就不是問題,肯定是去大公司啊。但是現在情況有所不同,國家鼓勵創業創新,現在社會上的創業企業非常多。

很多小公司小團隊也做得挺好,看上去都是潛力股,待遇也會給的不錯。如果能進去,貌似前景也很不錯。萬一公司真的成了,就更爽了。


但是,小棗君的意見是——還是應該儘量進大公司。


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大公司=好學校,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大公司能夠提供更加系統更加完善的培訓,有利於快速成長,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大公司各項流程和制度更加規範,團隊運作和管理也更加規範,工作內容也有標準化的要求。這些對於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非常有幫助。習慣和方法會對你的一生造成影響,相當於是你的基礎。


再者,公司就是平臺,在你還是菜鳥的時候,平臺的大小對你來說就是重要的。去大公司大平臺鍛鍊幾年,然後再跳槽,會容易很多,選擇餘地會更大。大公司也意味著行業的地位更高,你對行業的瞭解會更加全面,接觸到資源也會更多,對你將來在行業的長遠發展會更有幫助。


小公司雖然有牛逼的,但畢竟是少數,押中潛力股的概率非常低。

小公司的人員流動也很頻繁,團隊不太穩定。如果剛開始工作就頻繁更換工作單位和職位,對個人發展極其不利。

即使你喜歡小團隊,喜歡從頭做起,等你在大公司鍛鍊兩三年之後再去也不遲。

小公司小團隊,適合畢業時能力就已經非常強的人。絕大部分人,都不屬於這個範疇。


問題3:畢業找工作,到底要不要去大城市發展?

關於地域選擇方面,很多同學都想去大城市發展,畢竟薪資待遇更高,機會也更多,但是糾結於高昂的房價


瘋狂上漲的房價是無法迴避的殘酷現實。就目前一線城市的房價而言,確實是讓畢業生們望而卻步。


以深圳為例,如果按房價5W每平方來算(深圳關外),畢業生月收入15K,如果買個小戶型90平方,即使不算利息,不吃不喝也要25年。


即便如此,小棗君的建議是,如果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有待遇好的大公司offer,作為畢業生來說,還是應該優先考慮。

如果一線城市實在沒有合適的機會,那就退而求其次,考慮二線城市(也稱為“新一線城市”),例如杭州、南京、武漢、天津等。西部地區的話,重慶、成都、西安也還是不錯的選項。


再其次,考慮一線城市周邊的大都市圈,長三角或珠三角經濟圈。


很多同學畢業後總想著回家近,或者乾脆回老家省會城市。其實我個人是非常不贊同的(除非家庭特殊原因)。

作為年輕人來說,剛畢業的時候,一定要努力追求更高的高度,更寬闊的視野。年輕時的高度和視野,很可能決定你整個人生的高度和視野。應該竭盡全力努力往最前沿的地方走,走得越遠越好。


如果可以,不僅要努力去一線城市,更要爭取去海外。哪裡最核心、最前沿,牛人最多,就去哪裡。


到行業最發達的地方,認識最牛逼的人,看最牛逼的企業是怎麼運作的,這樣的話,可以迅速增長閱歷,鍛鍊能力,積累經驗,拔高整個人生的層次高度。


對於房價,如果買不起,乾脆先不去管它。畢業後的前幾年,就是用來學習和積累的,不要想太多。儘快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形成競爭力,才是王道。

現在的城市生活,除了房價之外,其實生活成本並不高。將來,人們在不同城市的流動會更加頻繁,從一個城市換到另一個城市工作生活,也會是常見的事情。

買房並不是為了定居,增值意義更大一些。如果有購房需求,在一線城市買不起,就先在周邊城市買,在二線城市買。買房的原則:只買增值潛力大的,不買貴的。

一旦你在艱苦的環境下站穩了腳跟,後面就不會那麼難。即使你在一線城市確實待不下去,從高處往低處走,你的選擇餘地和起點,肯定比一開始就在低處要好。

一線城市有一線城市的好處,拋開公司規模、職位待遇和發展空間不說,一線城市的法制環境、商業氛圍、資源優勢(教育、醫療)、行業規模、職業氛圍都是中小城市無法比擬的。

話說回來,現在很多企業因為經營成本和用人成本的原因,也在把重心往外遷移。有一線城市的工作經驗,順著這波潮流走,也會是不錯的選擇。

問題4:到底是該從技術崗位做起?還是從事市場類、銷售類崗位?


這個問題很多同學都糾結過。很多人覺得,市場類和銷售類看上去更“風光”,做起來好像待遇也更高一些。況且,現在社會對技術不重視,對技術人才不尊重(因為芯片風波,略有扭轉之勢),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技術。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看得更深一點。

做技術,也有做技術的好處。但是,如果做技術,一定要做技術最牛的前10%。只有這樣的技術人才,才有前途。

如果做不到,請隨時做好離開技術崗位的準備。否則,你很可能就是陪太子讀書。你的職業競爭力,也會隨著時間而流逝。

如果你一開始就做技術崗,沒關係,不用擔心。這個時候積累一些技術知識和背景,對你將來的職業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又沒說讓你一輩子做技術。幹個幾年,就趕緊轉崗。


做技術,就是和“物”打交道。做市場、做銷售,都是和“人”打交道。小棗君的個人看法是,對大部分人來說,後者的發展前景,確實比前者更有優勢。

中國目前還是關係型社會,人脈資源和“圈子”的重要性依舊是第一位的。在你的人生中,這些“軟資源”會帶來持續性的影響。

當然,做好市場類崗位,也需要溝通協調能力、表達能力、管理能力、危機應對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並不是只靠人脈關係。


總而言之,如果你堅持做技術,請務必讓自己做到最強。如果做不到,就要提前給自己做別的打算,或者,你要是有本事的話,儘快幹到管理層。


最後的話


好了,以上就是小棗君關於校招求職的一些建議。

請記住,在選擇職位的時候,不要斤斤計較那些眼前的薪資待遇或福利,應該首先關注長遠發展,關注這個職位是否能提供給你鍛鍊的機會,是否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是否能讓你的個人價值迅速提升。

選擇是服務於規劃的。現在越來越少提“職業規劃”,更多的是說“能力規劃”。你究竟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具備哪些方面的才能,這是需要你認真思考的問題。

另外,選擇offer要綜合考慮的因素很多,小棗君在本文中的看法和建議,僅代表我個人的想法,不一定對,也不一定適合你。還是那句老話,自己的路自己選,不能盲目跟風,不能人云亦云。


最後,祝大家都能夠收穫讓自己滿意的offer!


到底要不要進國企?要不要進大公司?你要的答案都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