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專訪 從愛好者到心理諮詢師,其實你也可以

當年,他說我像一朵安靜的睡蓮。後來,我們結婚了,我想我這朵蓮花就算是安定下來了。所以叫蓮安。

主持人,孩子媽和心理學

“嗨你好,我是青音,你是哪一位呢?那今天過得好嗎?”

在大學寢室用收音機播放青音姐節目的事情,就像發生在昨天,蓮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畢業之後的工作和青音姐一樣,是一名電臺主持人。現在的她很喜歡自己的職業,這是一種當作終身事業的喜歡。

學院專訪 從愛好者到心理諮詢師,其實你也可以

旅程中的蓮安和蘇禾老師

13年,蓮安開始系統學習心理學知識,之後取得國家心理諮詢師二級證書,接著在我們的綿羊熱線app中做起了情感諮詢。

不知道從哪天起,蓮安身上多了一個標籤“心理諮詢師”,開始有朋友介紹的來訪者找到她,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蓮安告訴我:越學習就越容易發現問題,越學習就越有好奇心。既然身邊的人信任我,趁著自己有點時間,我不能停下學習。

15年蓮安有了自己的寶寶,身份轉變成一名新晉寶媽。電臺主持人,新晉孩子媽,這些標籤好像很容易被人定義成一位職業女性。但蓮安卻做了一些職業之外的事情。

站在心理諮詢師這個圈子裡來說,自己只能算是基礎的水平,她對自己的定義,還沒到老師的份,因為在她眼裡,有時候是架不住周圍人的稱讚,把她推到了這個標籤裡。

從愛好者,到諮詢師的路可以說道阻且長。今年是蓮安學習心理學已經是第五個年頭。如今,她和幾年前的自己判若兩人。

趁著手裡有點時間,別讓你的理想止步於此。

——專訪蓮安

青音約:去年參加了我們的三程之旅活動。現在一年過去,對於這次的旅程,您有什麼想說的?

蓮安:那次活動對我印象很深,現在看來是一次特別獨特的生命體驗吧。通過活動,無形之中和原本陌生朋友拉近了距離。活動中分享自己情感經歷的時候,我感覺大家都很親切。活動結識的一些朋友現在我們還有聯繫。

青音約:獨特的生命體驗,可以告訴我一些記憶比較深的細節麼?

蓮安:有兩個事兒,給我的印象很深,一是青音姐的破冰之旅課程,讓我們通過肢體動作展示自己,那時候我能感覺到自己從拘束到放鬆的過程。我在遊戲中就感受到了情感的流動。這是一種很難說出口,但是在之前的生活中完全從沒有過的感受。

還有就是蘇禾老師晚上的星光課,印象很深的是蘇老師拿著一個缽規律的敲擊,聽著缽聲,整個人都平靜了。在漫天星光下我們和老師圍坐在一起,月光皎潔,萬籟俱靜,那時候我感覺每一處都是放鬆的,之後蘇老師讓我們在紙上寫下對自己重要的人,之後再一個一個劃掉,讓我感觸很深。我沉默了很久才意識到最後留下的,才是我心裡最關心的人。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忽視那個重要的人。

學院專訪 從愛好者到心理諮詢師,其實你也可以

三程之旅後蓮安的朋友圈

青音約:如果選一個詞描述蘇禾老師,你覺得是什麼?

蓮安:我覺得應該是:定力。蘇老師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學者。他身上的那種耐心和定力很打動我。蘇禾老師身上有一種傾聽者的氣質,不論來訪者的傾訴是囉嗦或者邏輯不清楚。他都會安靜的傾聽到最後。

青音約:定力和耐心確實是蘇老師身上的閃光點,除此之外你覺得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蓮安:有一件事情我記憶猶新,旅程結束前一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裡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來來回回的走路,第二天一早我精神很疲憊。不知道這個夢是什麼意思。早餐時間我遇到了蘇禾老師。我嘗試把夢告訴了他。蘇老師並沒有直接回答我。

蘇老師問我:“蓮安啊,今天早晨你是不是上了洗手間了?”我回答說是。他就慢慢的告訴我說,夢裡這些可能是心裡的壞情緒,現在他們被

排出了身體。聽他這麼一說,我也就感覺身心很放鬆了。蘇老師就是這樣。永遠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然後撫平我們的心。

青音約:學習心理學多久了?

蓮安:其實很早之前就一直是愛好者。系統的學習是從2013年開始,轉眼已經五年了。從最開始自己買書學習,到現在想進一步專業深造,學習這件事是從來沒停過。

青音約:心理學的學習是漫長的過程,這五年中你有覺的枯燥麼?

蓮安:很奇怪的是我從來沒有覺得學習心理學會枯燥,因為學習的本身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問題,然後就不斷的思考。反而是一種越學越有興趣的狀態。越學發現自己不懂得越多,就更有好奇心了。

青音約:心理學的學習給你帶來了什麼?

蓮安:我覺得帶來的更多是,思考和反思。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在不斷的學習的過程,和家人的關係更緊密了。我和丈夫兩人每天上班比較忙碌,現在孩子是婆婆在幫忙帶。

老人家離開了之前的老環境,來家裡照顧孩子。剛到家裡的時候會悶悶不樂,當時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學習的過程中我想到是不是因為離開了之前環境的老朋友,我們又早出晚歸,會覺得自己的心情沒有人理解吧。當我意識到這個之後,就主動去和她聊天,慢慢的我們產生了共情。

婆婆是一個比較愛學習並且很有想法的人,我們就不斷的鼓勵她。後來她慢慢的也打開了心結,走出家門,現在在小區裡有不少朋友,有時候甚至還能出去聚聚餐,就特別好。

這件事給我一個啟發,我們和家人的相處中需要將心比心。老年人的心理也是被需要的。現在啊我會經常哄她說:媽,您就是我們家的頂樑柱!就真的是“老小孩”。

青音約:生活中很多人說心理諮詢是情緒的垃圾桶,洗衣機,對與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蓮安: 只是單純的比做和垃圾桶,洗衣機。我不認同這種說法,我覺得,關係就像是一面鏡子。諮詢師和來訪者是平等的關係,有時候來訪者傾訴的情緒或困惑,也許諮詢師本身也曾有,在互動的過程當中,雙方帶著未知的答案一路探索,也許攜手共進的過程中就把問題解決了。

青音約:那你對自己的期許呢?

蓮安:對於自己,我希望能繼續堅持讀書,因為心理學是可能成為我事業的事情,在心理諮詢方面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會一直堅持學習,這對自己的職業促進。

對自己的期許,也許會當一個出色的心理諮詢師。也許我以後不做諮詢師了也說不定。但只有不停進步,我的可能性才會更多。如果不努力嘗試,活出自己,人生會少一些樂趣吧。

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學習中得到成長。最後借用蓮安的話說:趁著我還有時間,別停止讀書和學習,只有不停進步,才有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