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自曝尷尬處境:從女孩到女人,到底有多難?

姚晨自曝尷尬處境:從女孩到女人,到底有多難?

女性到底應該如何平衡家庭和生活

姚晨在星空演講時無奈地講了這樣一段:

她會經常被問起,如何平衡家庭和生活,令她困惑的是為什麼沒有人去問她先生這個問題?

這個困惑和感慨裡,有對女性角色深深的無助和無力的憤慨。也正是因為這個女性角色的限制,讓我們每個跨入中年的女性,回首來時的每一段路,會不由地感慨的每一步是何其不易。

一位知名的女演員,事業和家庭表面上都很光鮮,我相信,她已經在她的生命軌道上盡她的全力了。但即便如此成功,依然會被問到這樣男權視角的問題,何況是我們每一位平凡的女性。

我在某次的團體課程中認識一位女性,她在課程中相當搶眼,因為很多女性在訴說著老公和孩子所帶給自己的煩惱,一直未育的她似乎很有代入感,聽別人的故事時就輕易進入了角色,幫著正在抱怨的女同學狠狠地去罵她們的老公和孩子。

等到課程臨結束的最後半天,大家才意識到這個女性其實都沒怎麼講她自己的故事,便產生了好奇。她才緩緩地說,她來參加課程是對自己有許多的困惑,比如無性婚姻是不是也是可以幸福的?在大家的追問下,才得知,她在婚前就被老公貫輸著一個理論:“很多人的婚姻都是無性的,但不影響著夫妻的幸福。”

而她的父母也一直強調這個男人各方面都特別優秀,女人嫁這樣的男人已經不錯了。於是,一張白紙的她就嫁了。

在新婚與老公嘗試過幾次都無法完成一次成功的夫妻生活,當向父母求助時,又被父母勸回來,告訴她:“這些都是小事,夫妻生活也不是特別重要,感情好才重要。”

她慢慢接納了這個理論,並且自己安慰自己:房子車子體面的老公樣樣都有,作為一個女人,我能貪求什麼呢? 她認同了這個理論,也默認了自己的命運。

在三十八歲時,老公的父母又為了子嗣問題發愁,開始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兒媳受孕,作為仍是處女的她一心認為沒有孩子也有自己的責任,便壓抑下自己的委屈,服從了婆家種種的安排。

靈魂不會一直沉默,直到夠痛的時候。當躺在冰冷的手術檯上,眼前眩目的燈光把她照得恍惚不已,她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我為什麼一切都要聽從別人的安排?” 在那之後,她開始慢慢醒過來,理解了自己的人生一直在別人的操控之下,先是父母后是老公和婆家,更是整個社會對女性的角色定義。

她從未自己為自己的人生作過主。那幾年的醒悟,就好像是《楚門的世界》,她一步步艱難而充滿希望的爬著通往外在的階梯。

姚晨自曝尷尬處境:從女孩到女人,到底有多難?

我一直認為人類的悲歡各不相同,當我們還在為怎麼面對產後性冷淡、中年夫妻性生活的例行公事、更年期時的性倦怠,有的人,還仍然為被灌輸的三從四德而抗爭,過著生活在清朝的日子。

但我們又怎麼能說,身處當時當境的當事人,她的覺醒已經是當下她對自己生命所做做的最大抗爭呢?和我們每個女性在這條路上的困難並無區別。

姚晨自曝尷尬處境:從女孩到女人,到底有多難?

女性角色的變化一直在艱難的推進

我一直相信每個年代的人都有獨屬於這個年代的世代任務,在過去的100年裡,女人們的變化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了很多變化。

新中國,女人去掉的不僅是裹小腳的裹腳布,更是思想上的解放,一批政治家思想家女學者湧現,但無論是宋慶齡、何香凝、鄧穎超,女性精英們仍然主要作為配偶的身份被提及。

時間到了上世紀初,女性更多走出家門,但我們母輩承擔的社會角色仍然是家庭角色的延伸。老師、護士、秘書,這是作為男性視角對女性的最好的職業安排。百年時間,女性們亦步亦趨地爭取著自己的社會角色,但徹底的真正的變革還在路上。

當我描述一個人:睿智、果敢、精明能幹,被身邊的人一致推薦為是一個有領導能力的人,再追問你一句,這是男人還是女人?我想八成回答是男人吧。但我告訴你,我說的是希拉里。然而當我們這樣表達時,會有新的聲音出現,這是“女強人”、“大女人”,似乎這是獨立於男女兩性之外的第三性一樣。

姚晨自曝尷尬處境:從女孩到女人,到底有多難?

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給女人的定義就應該是:感性的、情緒化的、溫柔、細膩、柔順的,其實這些都沒有錯,錯的就是將這些標籤刻板化,把女人和這些角色劃上等號。在父權文化構建下的女性氣質如此被定義,我們女性也在深刻地被認同。

就連我有的時候給學生講非暴力溝通時,女同學就本能的反應過來:“哦,老師,你在說我們女人要懂得示弱對吧?”

當一個女人溫柔的說話時她能在關係中建立良好的溝通,是因為她在示弱。這樣的思維,本質都沒有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而是從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出發。當一個男人溫柔的說話時,同樣會在溝通中達到良好的效果啊,為什麼沒有人會說男人在示弱呢?

當然,傳統中倡導的陰柔的女性氣質不是不好,它非常好,只是它與一些特定的要求、表現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就不好了。因為這種氣質的定義限制了女性的生命成長。

女人溫柔好不好?

兩情相悅時,溫柔很好;

關愛孩子時,溫柔也很好;

遭遇家暴時,溫柔就不好了。

當女性不再逆來順受的時候,男性才能學會懂得不再施暴,學會溝通和交流。當女性勤奮自強,自我成就的時候,男性才不敢輕視你。

所以,我們要省視,我現在所謂的歲月靜好,是拿我作為女性獨特的生命角色去交換的,還是真正建立在彼此欣賞的基礎上。

姚晨自曝尷尬處境:從女孩到女人,到底有多難?

女性角色的多元才是社會進步女性成熟的標誌

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實際上一直停留在女權運動階段,也就是在跟男性在教育、政治、法律和經濟上的平權的爭取。但成熟的女性應該清楚地知道,這只是社會進步的起跑線。我們當今社會,對於女人標準,依然是父權文化的產物,你漂不漂亮,是需要符合男人的審美標準的。

姚晨自曝尷尬處境:從女孩到女人,到底有多難?

而當文化建構的“女人四十豆腐渣”而帶來的女性焦慮,本質仍然是站在男權社視角的解讀。慶幸地是,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已經豎立起了女性角色多元化的標杆,既便你是姐姐、阿姨或者奶奶,只要你是接納自己並且活出自己時,你就是你這個生命最獨一無二的樣子,與你的性別無關。

這是一個女性意識覺醒的時代,而你需要通過一些方法去逐步穿越性別帶給自己潛意識裡的困境:

  • 閱讀一些精典的書目:《婦女:最漫長的革命——當代西方女權主義理論精選》(李銀河主編);《第二性》(波伏娃)。
  • 在生活中觀察與討論:帶著閱讀來的收穫,去觀察生活中的事件,有哪些是破壞了男女平權,有哪些是有助於男女更美好的關係建立的。當有困惑時,找到和你有相同困惑的人一起去討論。
  • 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當你將目光從男女角色區別,移到人和人之間的差異上時,你就有力量去爭取曾經不敢爭取的職位,也有底氣去放棄自己擁有卻不熱愛的職業。你定義自己的出發以點,完全是以你這個獨一無二的生命去定義的。

如果你渴望自由便選擇獨居,如果渴望安全便選擇婚姻,這兩者之間,又存在著多種既帶給安全又帶給你自由的選擇,但無論哪一種安全還是自由都不需要去符合社會和他人的期待,只要你是認真考慮的,不對他人構成傷害的,你就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

姚晨自曝尷尬處境:從女孩到女人,到底有多難?

同樣,我們也要推翻“男人就應該賺錢比我多,男人就應該為我花錢”的思維,女性的自強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強,而上層建築又取決於經濟基礎,如果你自己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是從屬的,是可以依賴於男人的,那精神上的自由也是必然要失去的。

我期待更多的女性朋友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保持覺醒,能夠反思固有的女性角色對你的影響,跳出男權文化製造的陷阱看待自己和別人。這樣的女人身上,會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一直在努力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放在舊有的社會性別角色的框架上去塑造自己,審視自己。

既便年華老去,婚姻不幸,甚至職業生涯也不光輝,但是,仍然不防礙你做一個快樂和自由的靈魂,那才是你生而為人的意義。

女性的性別角色的再定義,是需要我們每一個活出自已的靈魂共同努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