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精神快樂的兩種捷徑

獲得精神快樂的兩種捷徑

創造

獲得精神快樂的途徑有兩類:一類是接受的,比如閱讀、欣賞藝術品等;另一類是給予的,就是工作。正是在工作中,人的心智能力和生命價值都得到了積極實現。

當然,這裡所說的工作不同於僅僅作為職業的工作,人們通常把它稱作創造或自我實現。但是,就人性而言,這個意義上的工作原是屬於一切人的。人人都有天賦的心智能力,區別在於是否得到了充分運用和發展。

真正的創造是不計較結果的,它是一個人的內在力量的自然而然的實現,本身即是享受。只要你的心靈是活潑的,敏銳的,只要你聽從這心靈的吩咐,去做能真正使它快樂的事,那麼,不論你終於做成了什麼事,也不論社會對你的成績怎樣評價,你都是擁有了一個創造的人生。

一個人只是為謀生或賺錢而從事的活動都屬於勞作,而他出於自己的真興趣和真性情從事的活動則都屬於創造。勞作僅能帶來外在的利益,唯創造才能獲得心靈的快樂。但外在的利益是一種很實在的誘惑,往往會誘使人們無休止地勞作,竟至於一輩子體會不到創造的樂趣。

每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自己所熱愛的那項工作,他藉此而進入世界,在世上立足。有了這項他能夠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他的生活就有了一個核心,他的全部生活圍繞這個核心組織成了一個整體。沒有這個核心的人,他的生活是碎片,譬如說,會分裂成兩個都令人不快的部分,一部分是折磨人的勞作,另一部分是無所用心的休閒。

一個人創造力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有無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有無崇高的精神追求。這兩個因素又是密切關聯、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無精神的目標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無本能的發動是空洞的。它們的關係猶如土壤和陽光,一株植物惟有既紮根於肥沃的土壤,又沐浴著充足的陽光,才能茁壯地生長。

決定一種活動是否創造的關鍵在於有無靈魂的真正參與。一個畫匠畫了一幅毫無靈感的畫,一個學究寫了一本人云亦云的書,他們都不是在創造。相反,如果你真正陶醉於一片風景、一首詩、一段樂曲的美,如果你對某個問題形成了你的獨特的見解,那麼你就是在創造。

獲得精神快樂的兩種捷徑

一個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決於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行為本身。這就好比造物主在創造萬物之時,是以同樣的關注之心創造一朵野花、一隻小昆蟲或一頭巨象的。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力求盡善盡美,並從中獲得極大的快樂,這樣的工作態度中蘊涵著一種神性,不是所謂職業道德或敬業精神所能概括的。

在精神創造的領域內,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充其量只有交流。在這個領域內,一切嚴肅偉大的事情都是由不同的個人在自甘寂寞中獨立完成的。他們有時不妨聚在一起輕鬆地聊一聊,聽一聽別人在做什麼事,以便正確地估價自己所做的事。這是工作之餘的休息,至於工作,卻是要各人關起門來單獨進行的。

寂寞原是創造者的宿命,所以自甘寂寞也就是創造者的一個必備素質,不獨今天這個時代如此。精神文化創造在實踐上是最個人化的事業,學術上或文學藝術上的一切偉大作品都是個人在寂寞中嘔心瀝血的結果。在創造的寂寞中自有一種充實,使得創造者絕對不肯用他的寂寞去交換別人的熱鬧。他基本上是別無選擇,這倒不是說他肩負著某種崇高的使命,而是說唯有這樣活著他才覺得生活有意義。他在做著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所以不論成敗得失,他都無怨無悔了。

獨特,然後才有溝通。毫無特色的平庸之輩廝混在一起,只有委瑣,豈可與語溝通。每人都展現出自己獨特的美,開放出自己的奇花異卉,每人也都欣賞其他一切人的美,人人都是美的創造者和欣賞者,這樣的世界才是賞心悅目的人類家園。

在人類的精神土地的上空,不乏好的種子。那撒種的人,也許是神,大自然的精靈,古老大地上的民族之魂,也許是創造了偉大精神作品的先哲和天才。這些種子有數不清的敵人,包括外界的邪惡和苦難,以及我們心中的雜念和貪慾。然而,最關鍵的還是我們內在的悟性。唯有對於適宜的土壤來說,一顆種子才能作為種子而存在。再好的種子,落在頑石上也只能成為鳥的食糧,落在淺土上也只能長成一株枯苗。對於心靈麻木的人來說,一切神聖的啟示和偉大的創造都等於不存在。

基於這一認識,我相信,不論時代怎樣,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精神生長的必要資源,因為只要你的心靈土壤足夠肥沃,那些神聖和偉大的種子對於你就始終是存在著的。所以,如果你自己隨波逐流,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時代了吧。如果你自己見利忘義,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了吧。如果你自己志大才疏,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精神平庸的時代了吧。如果你的心靈一片荒蕪,寸草不長,你就不要怨怪害鳥啄走了你的種子,毒日烤焦了你的幼苗了吧。

精神的創造當然是離不開外部的環境的,但更重要的是內部的環境。滿天柳絮,陽光明媚,水分充足,可是倘若你的心是一片瘠土,你的心中仍然不會綠柳成蔭。一顆種子只有落在適宜的土壤上,才能真正作為一顆種子存在。

所以,前提是你有一個好的內部環境,一片沃土,一個好子宮。

獲得精神快樂的兩種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