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曾經有一名高考畢業的徐玉玉,剛被大學錄取,由於家庭困難,申請了助學金。沒想到進大學之前,收到一個自稱是教育局的電話,以批准發放助學金為由,一步一步騙走了她銀行卡里借來的9000元學費,最終徐玉玉由於悲憤過度而心臟驟停。


這不是個例,我問了一下身邊的人,被騙過的幾率基本上達到了100%。


很多人被騙,都是因為一個毫無漏洞的騙子電話。為什麼犯罪份子會得到這麼多個人的詳細信息呢?


這裡就涉及到各種信息洩露的交易。專門買賣銀行卡的人叫卡頭,專門出賣信息的人叫菜商。


關於信息洩露,這一點你一定不陌生。比如你剛買了房子,就接到各種中介的電話;剛開了一家公司,就接到各種辦事機構的電話;剛買了一部車就有人問你是否要買保險。


在這個網絡時代,已經沒有個人隱私可言。現在個人信息還可能落入了犯罪份子手中,成為他們行騙的工具。


縱觀現在的詐騙手段,主要抓住幾點消費心理:


▌1、想賺快錢的心態


最近看到一個網絡資訊,龍巖一女子被騙了17萬。被騙的原因是幫人刷單。


這位李女士在網上添加一位暱稱為“小鑫”的好友,這個人告訴她,很多公司做電商都要刷單,這樣可以迅速累積口碑和交易量。如果她參與京東刷單,就可以獲得返利。


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騙子在網絡上公開發布的刷單招聘信息


李女士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刷了幾張小單,完成任務後,對方很快就連本帶利返還給了她。看到錢後,李女士於是開始刷大單。


這樣一步步被套牢,累計向對方銀行賬戶匯款高達17萬元,這時發現已經聯繫不上了,才恍然大悟受騙上當。


騙子為了讓人相信,做了和京東淘寶一樣的釣魚網站,也就是外表看起來相似,可是支付卻是到個人賬戶。

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以假亂真的釣魚網站,普通人難以分辨


而且騙子還準備了公司執照和假的支付數據中心,讓人相信這是正規操作的公司。


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騙子公司會提供營業執照/註冊號等信息使人放鬆警惕


詐騙犯利用人們想賺錢的心態,從小金額開始,一點點開始引人上鉤,到最後一環扣一環,邁進更深的陷阱。


其實,在做任何涉及到金額轉賬這一動作之前,都應該認真想一想這個利潤來得是不是太容易?


銀行普通理財,一年只有幾個點的利息。憑什麼普通兼職有那麼高的收益?刷一單就可以賺5%,一天還可以反覆刷單賺錢,怎麼可能?


但凡不符合常理賺錢的好事,都需要冷靜下來考慮,憑什麼?


防詐騙的第一步,就是杜絕賺快錢,佔小便宜的心態。請記住: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2、害怕恐懼心理


近幾年騙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冒充公檢法機關人員,致電受害者,謊稱對方涉嫌詐騙,或者洗錢、走私、販毒等犯罪,要對方配合調查。再以保護賬戶資金安全為由,要求事主將存款存入“安全賬戶”。


詐騙分子的對象通常鎖定的是中老年居多,這類人圈子狹窄,也比較少關心外界信息。去年廣州最大的單筆詐騙案高達1058萬元,就是來自一位大學退休教授。


她在家中接到自稱“檢察院”人員的電話,對方告訴她,名下的銀行卡涉嫌一宗“148萬元特大詐騙案”,並讓她接收一份“檢察院傳票”。受害人看到“傳票”後,驚慌失措,立即表示配合。


結局是老人向多名親戚借了幾百萬,甚至把房子也賣掉了,一千多萬全部被騙走了。


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冒充公檢法等國家執法機關,是近幾年騙子得手最多的詐騙手段。詐騙團伙持有一套騙術“劇本”,讓事主感到恐慌害怕,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受害者一步步陷入到詐騙犯預先設定的陷阱。


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3、抓住你有需求的心理


犯罪份子現在掌握了大量的個人信息,他們廣為撒網去尋找獵物。罪犯當天打了上百個電話給不同的人,只有一個人上當了。而這一切都來自於,這個人可能剛好有某種需求。


如果犯罪份子的騙局能滿足你的需求,你就很容易跳入預先設好的陷阱。像最近出現的花唄額度或者信用卡額度提升騙局,就屬於這一類。


有一位汪先生,他想提高花唄額度,剛好看到有人打廣告,說可以人工提高花唄額度。聯繫後,騙子要求對方把支付寶銀行卡截圖發給他看,為了審核,需要了解他的賬戶狀況(實際是想知道他賬戶總共有多少餘額)。


隨後騙子提出要求:想提高花唄額度,就要做假流水。怎麼做呢?通過一個二維碼購物鏈接。騙子說這些是虛假鏈接,不會真刷走錢。從二維碼上看沒有任何信息,但實際上這是個真實的購物鏈接。


騙子在金額設置上也設了機關,他們設置了一個大於汪先生支付寶的的餘額,這樣他就無法支付出去。騙子此時對汪先生說,你換一種支付方式,換成餘額寶支付(換支付方式是不需要密碼確認的)。


等汪先生一點擊後,錢就被刷走了。再想追回,已被騙子拉黑了。


還有些騙子專門找那些急需資金週轉,需要進行超額消費的人。一旦剛好戳中了受害者的需求點,就會一步一步被帶入圈套。


所以,現在受騙真不全是因為無知和愛貪小便宜,而是因為詐騙團伙精心設計的圈套十分縝密,令人防不勝防。

你也許會想,為什麼人們這麼容易上當?


因為壞人在暗處,我們在明處。那些騙子對每一步都提前做了準備和部署,每一環節都算計得很清楚。他們知道現在人們都有防禦心理,沒關係,找100個人,只要有1人上鉤就可以了。


文前說的徐玉玉的案件,在當時非常轟動,但是案件之後,類似的悲劇沒有停止。2016年,廣東19歲女大學生蔡淑妍被騙9800元,跳海身亡。甘肅一位教師被騙23萬,心理壓力過大自殺身亡,吉林一女士被騙8萬元後服毒自殺。


被騙的金額可能是受害者一生的積蓄,被騙後的憤怒、後悔和自責情緒,往往給人以毀滅性的打擊。


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我還記得,去年一個讀者在後臺向我呼救:救救我,我被騙了7萬元,我活不下去了。


我讓她趕緊去報警,之後就再沒有收到回覆。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只能祈禱她能夠挺過來。


我在辦公室做了一個隨機調查,想了解有多少人自己或身邊的人被騙過,沒想到竟是100%。這個數據真的令人震驚。


所以,真的不要認為這些事和自己無關。看到別人受騙,也不要再去譏諷和嘲笑,不要再說“誰讓她/他貪小便宜,活該”,“那是她/他傻,這也信”,“她/他也太無知了,一點常識都不懂”......


不要把事情想得這麼簡單,也不要認為你就是安全的。現在的詐騙份子都是組織嚴密訓練有素,不但掌握了全面的個人信息,還對人的心理弱點做了深入研究。


你在明,他在暗;你是一個人,他們是團伙;你毫無防備,他們有備而來。普通人稍不注意,就會落入陷阱。


而我們應該怎麼做?就這6個字:


1、不怕。騙子是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做出瞬間錯誤反應。當聽到公檢法,親人生病,個人失信等恐嚇消息,首先要提醒自己,不要怕,先搞清楚事實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再去多方求證事實。


2、不貪。不要貪小利,不要想賺快錢,不要想不勞而獲。聽起來不合常理的收益,都隱藏著陷阱和風險。看似無所謂的一些小錢小利,正是騙子放長線釣大魚的伎倆。


3、不信。涉及到錢財的事情,不要輕信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請捂緊錢包。你要知道賺錢很難,但是被騙掉卻是眨眼的事。政府機關不會讓你轉賬。在轉賬之前,一定要考慮如果有任何風險,是否在你承受範圍之內?


以下是公安局宣傳資料裡的提醒:


1.公檢法不存在“電話辦案”,沒有“安全賬戶”,要求做“電話筆錄”、“絕對保密”、上網查看“通緝令”、接收“逮捕令”的,都是騙子!2.凡是自稱通信管理局、電信運營商、銀行等客服人員,以個人信息洩露、涉嫌洗錢等為由主動幫忙轉接公安機關的,都是騙子!3.任何要求把資金歸集到指定賬戶(無論是自己名下的賬戶、還是對方提供的賬戶),要求您開通網銀,提供銀行賬戶、密碼、驗證碼的,都是騙子!4.任何上門索要銀行賬戶、身份證、密碼、驗證碼的人員,都是騙子!


請務必謹記這句話:自稱機關人員,說你有涉案的,一定是詐騙。


我已經很久不接陌生來電了,只要看到不確定的來電,我就會掛斷。當然,我因此也錯失掉一些正常來電,但是比起可能會接到騙子的電話,這不算什麼。想找你的人,始終能找到你。


如果,你不幸被騙,或者有被騙嫌疑的事情,請記得一定要第一時間報警。


不要讓一輩子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被騙子洗劫一空。


請把此文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懂得保護好自己的財產。


這也是那些後臺留言給我,寫下她們受騙經歷的讀者們,一致的願望。


- THE END -


警惕!原來詐騙分子這樣一步一步騙走你銀行卡里的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