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鑫農業,沒毛病中的毛病

近年,國有企業的經營成果,可謂非常亮眼。貴州茅臺、萬華化學、格力電器、華菱鋼鐵、揚農化工、上汽集團,不分行業不分地域,淨利潤一個個動輒增長百分之幾十,而且一言不合就翻翻。尤其讓我感動的是一家叫順鑫農業的公司,在業績連續增長的基礎上,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口徑的淨利潤,再度同比增長97%。

在業績高增長的同時,公司股價也表現不俗,在大盤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從春節期間的低點16.45到近期高點47.90,漲幅接近兩倍。也難怪,在市場的蕭條中,投資人看到如此持續增長的業績,能夠不像一個多年沒見女人的老光棍突然見到范冰冰一樣,奮不顧身地撲上去嗎?

我是個小人,對於拿自己的血汗錢投資,總是小膽百心的,因此憑著自己的半吊子財務水平,捧著公司的半年報看了看。咋一看,公司的財務數據確實沒毛病,經營現金流良好,應收賬款和存貨等容易造假的項目不但沒有增長,還有小幅度的下降,各項費用也與公司業務規模大致匹配,似乎真沒什麼毛病。但聯繫到公司業務實際,我還是有兩點不明白,要請公司管理層在百忙中撥冗解釋一下。

一個點不理解的是消費稅問題。公司上半年消費稅費用6.98億,同比去年增長28%,咋一看確實沒毛病。可一想到消費稅的來源,就覺得不對了。公司的主要業務中,只有白酒是需要繳納消費稅的。根據半年度報告,公司半年度白酒銷售收入是同比增長62%的啊。而且,而且,白酒的消費稅,是從價兼從量的,除按收入的10%計徵之外,還得按銷售數量每公斤繳一塊錢。而公司半年報一開始就指出來,公司毛利率下降,銷售費用與銷售收入比例也下降,是因為公司給供應商提供折扣,不再承擔推廣費用了,通俗的說也就是銷售價格降低了,在售價降低的情況下,收入增長62%,銷售量肯定還不止增加這麼多吧?從半年報提供的銷售成本看,上半年銷售成本同比增長113%,如果整體上單位成本大致不變,銷售數量應該是增長100%以上才對,消費稅的增長起碼要高於62%,到那麼個70%,80%才對吧,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就只有28%呢?

難道,公司為了做業績,對收入進行了一些藝術化的處理,而消費稅因為要拿真金白銀出去,就懶得同步處理了?

一個點不理解的是銷售費用中的運費問題。公司房產銷售,應該是不存在銷售運費的,種豬和屠宰業,基本上本地消化,運費也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最主要的銷售運費,應該是來自白酒銷售。公司上半年銷售費用中的運費1.98億,同比增長73%,與白酒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2%其實是比較匹配的,咋一看真沒毛病。可仔細一想,又不對了。白酒收入增長只有62%,是因為酒降價了,酒的銷售成本,可是漲了113%的。銷量起碼要漲個100%沒毛病吧?而且,而且,而且,按公司的半年報,公司在北京地區的銷售,是下降的,而銷量增長最快的,都是遠離生產基地的什麼湖南啊,新疆啊,華東啊這些地區。以我這種比較笨的腦袋來理解,運輸的東西數量翻倍了,要運輸的距離加長了,可是運輸費用他就只增長70%多,為什麼呢?我好像沒聽說今年人工成本和油價下降啊?莫非,莫非,莫非,運的東西真的沒有那麼多?

看來,公司的股票,暫時還真不能買,還是先搞清楚這兩個問題再說吧。(作者:亦佛_亦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