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綠衣大食,傻傻分不清楚

在古代史書上,經常會出現一個國家的名字:大食。那這個大食是指什麼呢?古代,中國把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國、穆斯林稱之為大食。大食存在期間中間發生朝代更替,所以我們為了區分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大食,就按其民族服裝顏色分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綠衣大食三種。那麼他們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是不是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呢。其實大食主要有四大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兩個世襲王朝。

其實大食存在的時期就是伊斯蘭教迅猛發展傳播的時期,也是重要教派形成和發展的時期,白衣黑衣和綠衣大食的形成也跟此有關。公元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建伊斯蘭教。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並沒有留下遺囑確定誰來做繼承人(哈里發),同樣也沒有確定如何選出繼承人。後經協商,先後推選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和阿里為前4任哈里發。這就是著名的四大哈里發執政時期。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和追隨者,在任期間遇刺身亡。第四任哈里發阿里繼任。奧斯曼的堂侄穆阿維葉對阿里非常不滿進而引發大規模內戰。經過戰爭,穆阿維葉取勝,遂宣佈廢除哈里發選舉制,實行世襲制。宣佈自己就是哈里發,建立帝國。因為穆阿維葉出生於倭馬亞家族(伍麥葉家族),且帝國尚白,所以帝國被稱為白衣大食,也被稱為大食歷史上的倭馬亞王朝。是阿拉伯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統治時間從公元661年到公元750年。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面積最大的國家。

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綠衣大食,傻傻分不清楚

白衣大食鼎盛時期疆域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是阿拉伯第二個世襲王朝。因為其建立者為先知默罕默德的叔叔 阿拔斯的後裔,故稱之為 阿拔斯王朝。於750年消滅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因帝國尚黑,故中國史書稱之為黑衣大食。該王朝統治時期拓展疆域,在中世紀達到了極盛。當時中國歷史上處於唐帝國玄宗李隆基時期,東西兩大帝國並立。由於西域石國的原因在恆羅斯之戰中,擊敗了高仙芝。把勢力拓展到中亞地區。直到1258年被伊爾汗帝國的建立者攻破首都,末代哈里發被殺,帝國滅亡。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蒙古四大帝國之一的伊爾汗國。

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綠衣大食,傻傻分不清楚

黑衣大食

綠衣大食與黑衣大食並存。在黑衣大食建立的頭一百年,黑衣大食對綠衣大食的創建者的教派實施打擊。因此一部分人集體遷往北非。公元909年,賽義德·伊本·侯賽被擁立為哈里發,自稱為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兒法蒂瑪的後裔,所以立國號為法蒂瑪王朝。因其尚綠,所以被稱為綠衣大食。王朝成立後,歷代首領持續攻擊黑衣大食,拓展王朝疆域直到敘利亞、阿爾及利亞以及意大利的西西里島區域。

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綠衣大食,傻傻分不清楚

綠衣大食

圖文參考百家號 Emperor歷史的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