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棗莊地區到清道光年間已經出現大量的煤場,就是“窯”--煤窯。

封建地主經營的煤窯,一般是採取分股合夥的方式,但也有資本雄厚的地主,一人獨開一窯或數窯的。從現存資料看,當時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已相當健全。窯的總管理人稱“老總”,監督井下工人勞動的稱“班頭”、監督並上工人勞動的稱“筐頭”。此外,還設有營業員和掌秤、管賬等人員。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十九世紀初,地主小窯所使用的勞力,多者達七、八百人,少者也有一、二百人,棗莊一帶的礦工總數達數千人左右。這些礦工大多是被剝奪了土地和礦井、又被窯主僱來或拉來的破產農民。

由於煤窯的添設,礦工的增加,協作生產,得到發展,礦工的勞動強度提高,煤炭產量大大增加,促進了經濟的繁榮。據《嶧縣誌》記載,在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嶧縣境內,“商賈輻輳,煤窯時有增置,而漕運數千艘,連穡北上,載煤動輒數百萬擔”,銷於大運河的上下游。煤炭產量的增加和暢銷,給窯主們創造了鉅額利潤,他們往往因開礦“積資數萬”,甚至“數百萬”“而與王侯埒富”。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光緒四年(1878年),戴華藻等人集資在棗莊創辦了官督商辦“嶧縣中興礦局”使用了部分機器開採,這使得棗莊礦區成為全省第一個近代化煤礦企業。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井下畜力拉煤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1899年張連芬又來到棗莊開辦“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公司”為增加煤炭產量,擴大利潤,從德國進口了先進設備,自備發電廠。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中興公司進口的割煤機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1952年7月中興公司正式公私合營,1958年8月棗莊煤礦改為國營企業,這是井下工人在進行掘進開採。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新中國成立後的棗莊煤礦工業園區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1975年,為配合“學大慶、趕開灤”活動,當時的山東棗莊煤礦(現棗莊新中興公司)成立了以女團員、女青年為主體的女子掘進隊,這是全國乃至世界煤炭生產史上的第一支女子掘進隊,在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裡,她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以飽滿的熱情戰鬥在百米井下,創造出了非凡的業績。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上世紀七十年代井下綜掘機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上世紀八十年代棗莊礦務局大門。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上世紀八十年代井下水力採煤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井下巷道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1999年付村煤礦引進日本S-2000綜掘機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被譽為山東煤礦井下第一高的採煤工作面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井下礦車

這些照片反映了棗莊採煤業的變遷

智能化生產調度指揮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