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話說民國時期的鐵路大多乃洋人所建,完全由中國人所建的鐵路不多,京張鐵路和粵漢鐵路是民國鐵路中為數不多的自建鐵路。自建鐵路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缺線、缺技術,關鍵是缺少相應的環境讓中國的鐵路工程師展現抱負。


“國外的環境好,為什麼還要回國呢?”如果不是一顆強烈的愛國心,恐怕像詹天佑這等頂尖人才是不會選擇回國的。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詹天佑,中國鐵路之父,他曾留學美國耶魯大學,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國。詹天佑與許多愛國青年一樣,當他拿到大學畢業證書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當他踏上回國之旅時,一個大坑就擺到了他的面前,回國後的詹天佑並沒有去造鐵路,而是去海上學習船舶駕駛。當詹天佑重新回到鐵路事業的軌道上,已經是七年後的事情了。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詹天佑的作品很多,最出名的是京張鐵路和粵漢鐵路。擔任粵漢鐵路總理時,他回到闊別已久的老家廣東,並把辦公室設在了粵漢鐵路的起點:黃沙。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為什麼將起點設在廣州黃沙呢?原因在於黃沙的地理位置。過去修建鐵路,首要考慮的是運輸的便利性,比如粵漢鐵路上的徐家棚站、京漢鐵路上的大智門站、津浦鐵路上的南京浦口站......這些站都有便利的河道運輸,可以直接將火車上的貨物裝到船上。廣州黃沙也是如此,黃沙碼頭是早年廣州的重要碼頭,在黃沙建站是非常合乎常理的。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1901年,黃沙站開始動工建設。1906年,粵漢鐵路總公司成立,詹天佑把自己的辦公室搬到黃沙火車站旁邊的四樓。在這裡,詹天佑可以清晰地看到滾滾的珠江,而且還能聽到叮叮噹噹的鐵路施工聲。年輕時的詹天佑曾跑遍全國各地,唯獨黃沙這個辦公室令他感到最為親切!


黃沙站其實還是一座當時看來不錯的火車站,兩層樓的站房,裡面設施應有盡有,背靠珠江碼頭,如果從這裡坐船南下,兩個鐘頭就可以抵達香港。黃沙站的另一特點是與碼頭相連接,據說黃沙站佔著842米的珠江河岸線,只要船一靠岸,便可以將貨物裝到火車上。作為一個重要的組合型鐵路運輸站,黃沙站竟然擁有20萬平方米的大貨場,10個大倉庫,2個旅客站臺,2個雨棚,還配有各式各樣的裝載工具,方便任何貨品裝卸。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黃沙火車站地處廣州繁華區,它的對面就是著名的沙面。沙面也叫“拾翠洲”,乃珠江衝抵而成的沙洲,這個沙洲上有古樹150棵,小洋樓150多座。這些小洋樓風格各異,有巴洛克式、哥特式、新古典式、券廊式、折中主義式等,改革開放後紅頂商人霍英東修建的著名的白天鵝賓館也在這裡......這裡有洋人的領事館、銀行、郵局、教堂、酒店等,若從黃沙站下車,完全可以去這裡遊覽、消費。


當然黃沙站還是中國革命的起點站。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1916年,粵漢鐵路廣州至韶關段開通,孫中山多次從黃沙乘車北上督師北伐。後來孫中山把廣州當成了革命根據地 ,1924年孫中山再次從黃沙坐車,並移師韶關,還在韶關成立了“養路處”。孫中山多次督戰北伐,馮玉祥則在北京率先發動政變,政變成功後,孫中山非常高興。他從韶關乘車回到廣州,大家在黃沙站排起數百米的長隊迎接孫中山勝利歸來。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不過再好的火車站也承受不了炸藥!1938年,日軍入侵廣州。日本人的轟炸機來到黃沙火車站上空並投下炸彈,頃刻間,黃沙站變成一片黃沙,滔滔珠江水也變得渾濁。民國的鐵路似乎都無法躲避戰爭的洗禮,有的倖存,有的則再也沒有修復。


被炸後的黃沙站功能受損,幾乎喪失了客運能力......於是乎,廣州另外一個名叫“大沙頭”的火車站承接了黃沙站的客運功能。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或許某些人認為黃沙站如此命運不濟可能與其名字有關:黃沙黃沙,隨風而去......於是就把黃沙站改名為廣州南站。(這裡指的是位於荔灣區的黃沙火車站、貨運站的舊廣州南站,舊廣州南站於2005年停用,新廣州南站位於番禺區。)


黃沙站作為粵漢鐵路的起點,曾經風光過,也輝煌過。這座火車站曾凝聚了詹天佑的鐵路精神,為了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廣東省政府在黃沙站前豎起一座銅雕像:詹天佑像。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如今黃沙站已經不再是火車站,而是變成了水產市場。歷數中國百年老站,唯獨這個站改造成與鐵路完全無關的水產市場,或許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讓人更加回味黃沙火車站吧......


文章選自《坐上火車看民國》

(圖文有刪減)


別人到火車站坐火車,廣州人到“火車站”買海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