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去賞花休憩,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成了很多私家車主的假日選擇。不過,面對擁堵的路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打飛的”。然而無論是駕車出遊還是乘坐飛機出行,這都是40年前的人們所沒有想到的。
40年前的中國是個名副其實的“自行車王國”。70年代,人們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車外,絕大多數都是騎自行車或步行。自行車可以說是“奢侈品”,在當時擁有一輛鳳凰牌自行車相當於現在有一輛“寶馬”汽車,特別有面子。
進入80年代,條件好一點的人家都買了自行車,中國自行車保有量達到5億輛,幾乎是每3名居民中就有1人有自行車。沒有共享單車的花花綠綠,當時的自行車基本上都是黑色的,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自行車的喜愛。
和今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一樣,塞車也是家常便飯,只不過當時塞的是自行車。
90年代的交通工具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道路上依然到處都是自行車的身影,但自行車的“寵兒”地位被摩托車悄悄奪去了,摩托車開始成為人們的“新寵”。
當時熱播全國的電影《雅馬哈魚檔》中的主角就變賣了家裡的電視機、收錄機、手錶,買了一輛“雅馬哈”摩托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摩托車,而在重商的廣州,摩托車漸漸成為發財致富的載體,不少個體戶開著摩托車“送貨”。
目光放到21世紀,自行車、摩托車早已經不是什麼新潮了。各種款式的小汽車湧到道路上,黑的、白的、灰的、紅的、藍的.....各種顏色的汽車在道路上爭奇鬥豔。在21世紀之初,汽車一度成為身份、財富的象徵,是炫耀的資本。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私家車走進了千門萬戶的家門,現在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汽車,有的甚至不止一輛。
而地鐵、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從自行車到小汽車、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我們的出行方式在改革開放4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人說,“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陽的光輝”,交通工具的變化不正是國家發展、經濟繁榮的一個縮影嗎?
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我們每個人都是身處於改革中的人,改革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關注改革、思考改革、推動改革理應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業。在陳培永博士的新書《中國改革大邏輯》就從史、理、事的角度為我們展現了中國改革的大邏輯。
《中國改革大邏輯》是繼《黨性是什麼》《經典悅讀系列讀本》《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是對的》之後 , 北京大學知名青年學者陳培永帶來的又一精品力作。他在書中直面關於改革的不同聲音 : 改革被稱為革命意義何在 ?" 摸著石頭過河 " 的時代終結了嗎 ? 誰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 先富 " 還能通往 " 共富 " 嗎 ……《中國改革大邏輯》全書十章 , 提出十九個這樣的問題 , 以 "小問題" 見 "大邏輯", 回應人們亟需解決的困惑疑慮 , 對改革開放的相關實踐和理論問題進行深層次追問。
該書以平實的語言闡述了許多深刻的道理。比如,關於公平正義社會的構築內容,以“中國蛋糕論”的分蛋糕與做蛋糕的辯證分析,闡述了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鑑定,呈現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互動原理,追問了個體的個人性與社會性的有機平衡等,化哲學的深奧為思想的人心。
專家評價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解麗霞:陳培永先生在《中國改革大邏輯》裡,把改革的“言”和“事”標記為改革進程中的一個個問題,在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與闡釋中敘說改革的歷史進程,是對改革問題史的敘事,讓問題在敘事中得以澄清、得以澄明,也闡明瞭改革“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破”的解決問題的發展邏輯。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龍柏林:作者憑藉其善於思考、勤於學習的刻苦攻關,結合自身曾在黨校系統、中央相關部委、著名高校馬院或工作或掛職的閱歷,將其作為思考中國改革大邏輯的思想滋養與打開視野的格局大門,做了交叉研究的一次重要嘗試,在中國改革的重要關頭,貢獻了鮮活的理論力量與精神食糧。
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聯俊:《中國改革大邏輯》對改革開放的相關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進行深層次追問,以“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這個重要的歷史判斷作為全書的序言起點,相繼展開對問題的探索,從不同方面對核心關鍵話題進行回答。
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楊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講好中國人在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努力奮鬥中,通過自身的改革開放和平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既傳承優秀傳統又吸納外來精華,創造出偉大事業的故事。陳培永博士的新書《中國改革大邏輯》,就是以全景框架講好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的一本好書。
閱讀更多 廣東人民出版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