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的隱性貧困人口

他們,被譽為陽光下的職業,卻眼前盡是一片陰霾。他們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卻連自己的靈魂都拯救不了。

每天堅持著10多個小時的工作,卻因每月遲遲不到位的三四千的薪水而發愁。因為進入這個行業,他們被禁止搞副業,被人為地束縛在本職崗位上。因為他們是師者,似乎就該安於清貧,不該過分追逐財富。然而,他們不是不食煙火的神,他們也是父親、兒子、女兒、母親,他們也有巨大的房貸、車貸、教育費用壓力。如果辛勤勞動換來的薪水無法滿足養家餬口的需要,誰還會高高舉起道德的大旗。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教師、家長、學生之間形成了三股力量的博弈。在這場博弈中,教師似乎成了一個被隨意曲解的弱勢群體。家長唯恐教師管得不夠,學生反感教師無孔不入。放任自流,媒體批評其不負責任。嚴格管理,一旦出問題,輿論又會責之不注重方法,簡單粗暴。不知何時起,教師們變得裡外不是人,日子過得戰戰兢兢、緊緊巴巴。

在相當一部分人已實現月入過萬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教師工資不過三四千。有人開玩笑道:做教師的不如炸雞排的掙得多。若是一個教師群體既無財富保障,又無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他們又該以什麼塑造別人的精神、引領別人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