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爸爸的爸爸,是做什么的?

马云爸爸的爸爸,是做什么的?

- 01 -

北京话里有个词叫“盘道儿”,就是起底一个人来龙去脉、成长经历,甚至还有幕后背景。八卦之心人人皆有,尤其是对知名艺人、首富这类巨星般的人物,公众盘他们的道从来都是乐此不疲。

互联网大潮席卷中国之后,很多新富豪横空出世,他们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自然成了照亮年轻人前途的明灯。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让社会资讯海量爆发,名人再无绝对隐私可言。

那些被视为时代偶像的富豪们如何成长,如何发家,甚至如何婚变,都已不是秘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些富豪们,其实大多并不是白手起家。在他们发家的过程中,不是家庭(主要是老爸或岳父)给予大力扶持,就是遇上贵人,总之,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捷径。

比如国民老公王思聪,其父王健林不但靠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房地产起家,而且王健林的父亲还是老红军,这层关系自然引起了人们无限的猜测和想像。

国内互联网电商的霸主阿里巴巴总裁马云,从来都是富豪中的明星,不仅数次荣登首富,还经常诲人不倦,到处演讲,甚至能用英语跟外国政要谈笑风生。马云也被网友们封为“马云爸爸”,这应该是大家希望自己的爸爸也能像马云一样有钱有势。

- 02 -

那么马云的成功是否也靠承蒙父荫?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马云爸爸的爸爸,究竟是何许人。其实这早就不是什么大新闻,马云的父亲叫马来法,是一位戏曲家,曾经担任过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的主席。

至于马云的财富神话有多少是得益于他的艺术家爸爸,很多网友争论不休。有人觉得一个艺术家,没法给马云的生意提供多少便利关系,更不用说什么保护伞;也有人认为艺术家粉丝多,有名望,自然手眼通天,能为马云打造神秘莫测的背景。

在富豪们的家事被曝光后,“白手起家”的神话自然穿帮,可大家的思维又转向另一个极端:能当富豪的人,绝对有背景,没有关系想干大事,门都没有!

有这么个流传很久的段子:

比尔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

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很多人读罢惊呼:难怪首富能够白手起家,都是背后有贵人相助,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不成功,是因为我没有一个好爹。

不仅自己的平庸有了借口,对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也变得理所当然。

有人说:王思聪他爹给了他五个亿,他赚了四十亿,翻了八倍。而我爹给我5块钱,我买了双手套和一瓶水,去了工地,一天就赚了200块,翻了40倍啊!事实证明我们能力还是有的,只是缺少资金!

是不是只要有了足够的钱,谁都可以成功呢?

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运作五个亿的资金和去工地搬砖,难度差着好几个数量级。能让五亿块不亏本,保值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说翻多少倍。要不我给你一百块,你觉得用多长时间可以翻40倍呢?何况王公子是伦敦大学毕业的,这水平应该也不差吧。

马云爸爸的爸爸,是做什么的?

-03 -

回到马云的话题上来,马爸爸的爸爸是省曲艺协会的掌门,自然会有些上层关系。儿子创业了,一点忙也不帮似乎不太可能。

但能帮到什么程度呢?能直接帮马云把大项目拿下来吗?恐怕没那么大的能量。要不然也没有那个96年,马云低声下气地跑商务部的视频了。后来阿里巴巴越做越大,马老爷子能帮的忙只怕更加微乎其微。

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最大帮助,是培养他的眼界和格局,这一点,却被那些热衷于寻找马云“背景”的人忽略了。

马云才十几岁的时候就在杭州公园找外国人练英语,21岁上大学那年,父亲凑了600元,支持他去北京办出国签证,然后去澳大利亚游历。这在八十年代那样还不开放的环境里当属难能可贵,因此足以窥见马老爷子的超凡远见。

马云的成功与其父亲的关系大不大,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的成功在整个时代都属于顶尖的,也远远超过了他父亲所能给到的条件。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比尔盖茨,尽管他妈妈是IBM的董事,但IBM公司数十年的历史,有多少人担任过董事?其中又有几个人的子女能够像比尔盖茨一样,成为改变世界的历史性人物?

甚至连当年聚美优品的老板陈欧都被挖出有背景,他爸爸当过市委副书记。这就很可笑了,陈欧如果是公务员,这层关系倒还值得一说。可他干的事跟官场几乎没有关系,书记老爸能帮上多大忙?

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一定要把他人的成功归结到某个外界强援身上,却刻意忽略他本身的品质和努力。

- 04 -

马云这样的巨富,他的成功史已经被无数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论证,结论也汗牛充栋,车载斗量。

我能看到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草蛇灰线,目光长远。他在大家都没觉醒的时候就预见到互联网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剧变,这就是商业眼光的明证。

二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马云虽然现在很成功,但当初创业失败可不止一次。

三是情商高、八面玲珑,也很会宣传造势。

这些优点,我们难道不能学?难道因为马云可能有“背景”,我们就能否定他的这些优点?

马云做的不是政府项目,而是最接近老百姓,也是竞争最激烈,最残酷无情的互联网电商。如果背景真的有用,那么中国还有千千万万比马云背景更强的人,他们怎么没有做出淘宝、支付宝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为什么那么多人锲而不舍地要挖出马云背后的“后台”,因为他们认定了,没有后台就没法成功。有了后台,其他的什么能力、积累、智慧、品德都不重要。

人家的成功就是成功,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何必纠结跟父辈的关系大不大呢?就算你最后查到了马云走捷径的证据,难道这就是世间所有成功的必由之路吗?然后就能大言不惭地告诉别人:他们能成功,还不是因为有背景吗?

任何大事业的成就,都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有关系固然重要,自身努力,机遇也同样重要。可以很现实地看待他人的成就,但不要以嫉妒之心去猜疑别人的努力。

马云爸爸的爸爸,是做什么的?

- 05 -

阿里的霸业是众人难以仰望的,但我们平常人需要这样大的成功吗?能从马云身上学个一招半式,也能在当前的工作中做得出色。为什么不能多看优点,少看阴暗面呢?

强调客观条件,很多时候只是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扯一块遮羞布。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如果说最早一批是靠“投机倒把”,现在的互联网新贵们又是靠爸爸,那我们这些没有好爸爸的人,是不是再怎么努力都白搭了?

难道像刘强东这样草根出身的富豪,也是有背景的?如果东哥的成功跟老爸没关系,那跟他祖上一定有关系,因为他的祖先是刘邦(汉高祖也是苏北人)!

爸爸再好,也不能代替自己走人生路。该学的还是要学,该吃的苦还要吃,该趟的雷还得趟。

与其像娱记一样八卦别人的成功是不是因为好爸爸,不如关注他们的眼光、决断和行动力。如果非要认为好爸爸的因素占主导地位,不如研究研究爸爸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传递和塑造了哪些优秀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