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舊上海灘,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有人說30年代的上海充盈著燈紅酒綠,瀰漫著靡靡之音,在昏暗曖昧的暮色軟風中買醉銷魂,跑洋行的買辦,穿旗袍的太太,在教會學校讀英文的小姐,從法國留學回來的少爺紛紛粉墨登場以及匯豐銀行,聖約翰大學,百樂門夜總會,仙樂斯舞廳背景……那濃濃的老上海風情撲面而來。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這裡也是中國乃至東亞的時尚最前沿,在國際上幾乎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同一級別,當時的香港比之上海都略有不如。幾十年過去了,曾經風靡上海灘的紅顏們已不在,但那段沉香卻留了下來,直到今天,還是一種風情,一個別致。今天給大家扒一扒老上海的十大美人。

1、阮玲玉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因為當工人的父親早逝,孩童時代的阮玲玉就隨母為人幫傭;母親節衣縮食,讓她上學讀書,就讀於上海崇德女子中學,後輟學。1926年為自立謀生奉養母親,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處女作《掛名夫妻》,從此踏入影壇,代表作有《野草閒花》、《神女》、《新女性》、《三個摩登女性》等。後來阮玲玉成為中國無聲電影時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藝術最高水平,被譽為“中國的英格麗·褒曼”,在民國時期的影壇地位僅次於影后胡蝶。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阮玲玉成名後陷於同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誣陷糾紛案,於1935年婦女節當日服安眠藥自盡,噩耗傳來震驚電影界,各方唁電不可勝數,上海二十餘萬民眾走上街頭為其送葬,隊伍綿延三里,魯迅曾為此撰文《論人言可畏》。

2、張愛玲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屬於遺少型的少爺,母親是新式女性;張愛玲12歲的時候就在聖瑪利亞女校校刊上刊載了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張愛玲去世前兩年,70多歲高齡的張愛玲,還完成了《對照記》。

1944年,張愛玲與才子胡蘭成成舉行婚禮,完成了她的第一次婚姻,由好友炎櫻證婚。不幸的是,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是張愛玲人生中一段不尋常的經歷,也是讓她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歷。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後來在美國遇見了她的第二個丈夫賴雅先生。賴雅比張愛玲大三十歲,是一個很有才氣的美國劇作家。1956年8月,張愛玲與賴雅相識半年後結婚。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

3、胡蝶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胡蝶被稱之為民國第一美女,是中國早期最著名的女演員,橫跨中國默片時代和有聲片時代的電影皇后,被譽為“中國的葛麗泰·嘉寶”。1931年主演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後轟動國內外。

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報》發起“電影皇后”評選,胡蝶以21334票的最高票數當選,同年英商中國肥皂公司發起的“力士香皂電影明星選舉”及1934中國福新菸草公司發起的“中國電影皇后競選”中,兩年之內“三連冠”,被稱為“老牌影后”。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1960年日本第七屆亞洲電影節上,《後門》獲得最佳影片金禾獎,胡蝶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同年,該片再獲日本文部大臣頒贈的最佳電影獎。52歲的胡蝶躍登“亞洲影后”的寶座,1986年年近八十的胡蝶又獲得臺灣金馬獎殊榮,1989年4月23日病逝於加拿大的溫哥華,享年81歲。

4、周璇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11歲加入明月歌舞團,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關注。12歲發行個人首張唱片《特別快車》;14歲憑藉歌曲《五月的花》成名;同年她在上海《大晚報》舉辦的“廣播歌星競選”中名列第二;15歲進入電影圈。

17歲主演的劇情片《馬路天使》成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華人地區流行。18歲簽約上海國華影業公司。21歲時《上海日報》舉辦“電影皇后”評選,周璇在當選後婉拒了“電影皇后”的榮譽。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26歲時離開混亂的上海,赴香港發展。27歲主演愛情片《長相思》,由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夜上海》成為華語歌壇的代表作品之一,30歲時從香港返回上海。31歲時因突發精神病而被送入醫院治療。1957年9月22日,在上海病逝,時年37歲。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5、潘玉良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潘玉良是中國著名女畫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費赴法留學,先後進了里昂中法大學和國立美專,與徐悲鴻同學,1923年又進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潘玉良的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意大利政府美術獎金。1929年,潘玉良歸國後,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系主任,後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

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潘女士為東方考入意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潘玉良的油畫不論是氣度、修養,還是技術,在中國早期女西畫家中,無人可比,在男性西畫家中,也數上乘水準。她的畫風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為基礎,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畫不嫵媚,不纖柔,反而有點“狠”。面對她的畫總讓人有一種毫不掩飾的情緒,她的豪放性格和藝術追求在她酣暢潑辣的筆觸下和色彩裡表露無遺,天生一副藝術家氣質。

6、王人美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1927年入上海美美女校就讀。1931年後主演或參加演出電影《野玫瑰》、《芭蕉葉上詩》。所主演的電影《漁光曲》在1935年蘇聯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1949年赴香港,1950年從香港返回內地,在北京電影製片廠相繼拍攝《兩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

1952年被誣衊為曾是J T特務頭子DL的情婦,受到極大刺激,被送入瘋人院。1957年FY運動中再次受到衝擊。WG爆發後又慘遭批鬥。1979年獲平反,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名譽理事。1987年逝世。生平著有《我的成名與不幸》等。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1980年,王人美中風,癱瘓在床。1986年12月,再次中風,成為植物人。1987年4月12日,王人美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1987年4月23日,王人美的遺體在八寶山殯儀館火化。

7、上官雲珠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她幾乎走遍上海灘大大小小的演出團體,即使沒有報酬也要參加演出。因在《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麗人行》《希望在人間》《萬家燈火》等經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而蜚聲影壇。上官雲珠於1962年入選“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之一,“WG”爆發後遭到JQ集團迫害,跳樓自殺,年僅48歲。

8、黎莉莉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黎莉莉是命運最好的一個女人了,為何呢?他的父親是ZG傳奇地下黨員錢壯飛,所以註定了她的後半生的安穩無憂的。但是早年的黎莉莉卻是四處漂泊的,父母的特殊工作性質,導致他們註定無法一直陪伴黎莉莉。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所以黎莉莉自幼就很有自制能力,後來黎莉莉被父母送到了歌舞團,在歌舞團中,黎莉莉備受團長黎錦暉賞識,著重培養黎莉莉,黎莉莉擅長舞蹈,王人美則在歌唱上很突出,明月社鼎盛時期,黎莉莉與王人美、薛玲仙、胡笳並稱“四大天王”。後來黎莉莉又投身影視業,同樣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9、秦怡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1922年2月4日,秦怡出生在上海浦東的一個封建大家庭,自幼就對文藝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讀商科的時候,秦怡就曾參加話劇《放下你的鞭子》的演出。不久她離開自己封建的家庭,參加“中萬”劇團。

1938年進入中國電影製片廠擔任話劇演員,1941年成為中華劇藝社演員。1946年憑藉在影片《遙遠的愛》中的演出成名。建國後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50年代因主演《馬蘭花開》被中國觀眾所熟知。1983憑藉電視劇《上海屋簷下》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2004年被授予上海市慈善之星稱號,2005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2008年獲選第7屆中國十大女傑,2009年獲得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及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生成就獎。

10、龔秋霞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在上海紅顏沉香裡,龔秋霞獨以“梅花”驚豔上海灘。她十四歲加入“梅花歌舞團”,與張仙琳等因歌喉動人舞姿優美而被喻為“梅花五虎將”。舊上海的輿論界曾這樣讚揚過她:龔秋霞的歌則最宜於清晨聽,因為她的歌充滿著青春朝氣,抑揚頓挫,甜潤婉轉……。此絕妙之喻讓現在的歌迷身有同感。

龔秋霞於一九三七年主演的電影《古塔奇案》中的插曲《秋水伊人》是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老歌。在影片中,由龔秋霞扮演的鳳珍,每晚臨睡前望著女兒小珍,百感交集,以她那高亢哀傷的優柔嗓音唱著那曲悽婉哀怨的《秋水伊人》,讓人動情。“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更殘漏盡,孤雁兩三聲……”此曲教人回味不已!

舊上海灘10大美女,芳華絕代風靡東亞,大多數結局淒涼!

影片公映後龔秋霞出色的表演及演唱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由此一炮而紅,插曲《秋水伊人》及《思母》更風靡了全中國。龔秋霞留給觀眾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歌曲動聽,唱得好外,還有她那深厚的藝術修養與嫻熟的演技。在她漫長的三十二年演藝生涯中,龔秋霞曾拍過百餘部電影,灌唱過逾百首歌曲,就如同她梅花般的特質,內斂而沉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