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昂首挺胸

王爺這幾天心情很不好。他屢次為朝廷排憂解難,可說除了前朝開國元勳外,本朝就數他功勞最大,但是皇上看他越來越不順眼,老是挑鼻子豎眼睛,吹毛求疵。不過一遇到事情又要他出面。王爺有心不管,卻怕皇上怪罪,想管又怕更加激怒皇上,真是進退兩難。他心裡明白,這是功高震主。

思來想去,王爺決定派師爺去找多索大師想個法子。

老半天,師爺回來了,卻是一人去一人回。師爺告訴王爺:“多索大師要您親自去金佛寺見他。我曾對他說這樣不合適,他居然說是您想見他,又不是他想見您。”

王爺心頭忿怒,多索大師雖然曾經幫過自己,但自己也滿足了他的那些要求。而且往日自己也從未親自找過他,有事時也只是派人去請,他也一直都來了。唯獨這次,而且派去請的人還是師爺,他居然敢不來。

師爺又說:“多索大師說了,他本來準備今日雲遊,為了王爺決定明日動身。王爺若想見他,就只有今天下午,過期不候。”

王爺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好,我去見他!”

王爺想多帶些人去。師爺勸他:“咱們今天就只是見見他,好度過眼目前的難關,人帶多了恐怕會節外生枝。再說今天下午即使他言語衝撞了王爺,這禿驢雖可一走了之,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咱們事後找他徒子徒孫算賬也不遲。”

王爺於是僅帶了幾個隨從前往金佛寺。進入寺門,他看到多索大師正站在菩提樹下張望。王爺忍不住說:“好你個死禿驢,居然敢跟本王擺架子!”

多索大師一言不發,轉身進了禪房。

王爺只得跟進去,幾個隨從也連忙跟過去。守在禪房門口的和尚說:“只王爺可以進去,其餘之人皆隨我去知客堂小坐。”

王爺無奈,只得朝坐人揮揮手。守門的和尚便帶著眾人離開了禪房。

王爺說:“好呀,皇上對我不滿,你居然也趁火打劫!”

王爺說著,便邁步朝禪房裡走。無巧不巧,禪房門框上方掉下一根木棍,正好打著王爺的額頭。王爺頓時感到額頭火辣辣的,伸手一摸,額上已經凸起一個大包。

王爺大怒,伸手要扭斷木棍。多索大師說:“王爺千萬不可用強,一切都要順其自然。”

王爺說:“破木棍都不能動麼?”

多索在師說:“既已存在,必有存在的理由。”

王爺沒聽明白,但知道和尚愛鬧玄機,問也是白問,倒不如不問。他伸手想推開木棍,結果發現木棍右端固在禪房右邊門框上,左端用一根細繩吊著,繩子系在多索大師所坐的椅子上,木棍就自然高高懸起。王爺進去時,多索大師一鬆繩釦,木棍也就掉了下來。若是往前推木棍,木棍必然折斷。王爺只好用手將它往上抬。

多索大師說:“別動它,就直接進來吧。”

即使不能用手動它,但一根細木棍還是擋不了王爺,王爺遂徑直往裡撞,想用身子擠斷它。多索大師說:“王爺可別為進禪房而弄斷了木棍。”

王爺頓時怔住:木棍齊額,自己沒法跳過去,既要進去,又想讓木棍完好無損,就只有彎腰而入!他沉吟良久,終於咬著牙,埋頭鑽了過去。

多索大師見王爺臉上露出憤憤的神色,搖搖頭:“難怪皇上會對你心有所忌……”

王爺不解:“這與皇上心有所忌有何關係?”

多索大師說:“你頭昂得高高的,別人難免會認為你趾高氣揚。”

王爺頓悟。他朝多索大師施了一揖。多索大師連忙彎腰施禮,嘴裡說:“阿彌陀佛,我要是受了你這一禮,你也難免會認為我趾高氣揚……”

王爺去知客堂叫隨從跟自己回王府。大家見王爺額頭居然給打腫了,都大驚,忙問原因。王爺笑笑:“也沒什麼,回去吧。”

第二天,王爺去見皇上。禮畢,皇上吩咐王爺抬頭敘話,王爺才始抬起頭來。皇上有些奇怪:“御弟的頭?”

王爺恭恭敬敬地說:“承蒙皇上問及,昨天被高僧當頭棒喝。”

皇上大笑:“從來棒喝也是有所悟,而非有所傷。也罷,你還是回府安心養傷吧。”

這次王爺的目光沒再直視皇上,而是躬身而退。

事後聽皇上的貼身太監說起,那天皇上不知怎麼,特別的高興。

既然皇上很高興,王爺也就自然跟著高興。他於是親自跑去金佛寺向多索大師道謝。多索大師問:“你看眾大臣有沒不高興的?”

王爺一怔,旋即說:“多謝提醒。”

過了一段時間,眾大臣每每提起王爺,都說:“王爺,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