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工作時最看重什麼?HeadCount

楠楠是東北林業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大四學生,目前一邊積極參加校招,一邊在北京的互聯網公司尋求產品運營類的實習機會。

你找工作時最看重什麼?HeadCount

楠楠從今年春節後一直在獵聘網校園部實習,擔任產品運營助理。期間參與過網站SEO(搜索引擎優化),策劃並執行了2場校園招聘線上活動,還獨立負責運營團隊的校招公眾號,管理過大學生校招社QQ群,做了很多細緻的接地氣的工作。

在面試中,我問楠楠,為什麼要離開目前實習的獵聘網呢?她回答說,“我所在的團隊沒有人員編制,無法留職轉正,所以想尋找新的機會。”

在面試結尾,我向楠楠提問,“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楠楠脫口而出,“請問您這個實習崗有轉正留職的機會麼?”

“這個問題我晚一點詳細回答你。請問,你還有其他的問題麼?”“沒有了。”

我大吃一驚,楠楠沒有問崗位的工作內容,沒有問面試後續的錄取安排,沒有問團隊目前的人員構成,甚至沒有問薪資待遇,單單問了HeadCount問題。

HeadCount,英文簡稱HC,翻譯過來就是職員人(頭)數,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人員編制”。如果應聘團隊有相應的編制,實習生表現優異即有留職轉正的機會;如果應聘團隊沒有相應的編制,實習生在這家公司只能從事短期的工作,無法留職。

我非常理解楠楠希望自己能早點確定offer的想法,畢竟現在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壓力很大。

但在我看來,既然離畢業還有近10個月(2019年6月底畢業)的時間,是不是讓自己去更多的互聯網公司實習體驗一下,多參與一些運營類的細分工作,讓自己多一些經驗和能力呢?如果能在某家公司留職轉正固然是好,如果不能留職,但可以獲得業務能力上的提升,還愁找不到好下家麼?!

因此,我建議楠楠不要把HeadCount作為找工作的第一考慮要素,原因如下:

1、離畢業還有較長的時間,可以多走幾家公司“比一比”、“看一看”。

現在剛剛9月份,很多公司的校招還處於網申和筆試階段,像楠楠這樣簡歷不賴和經驗不錯的應屆生完全有能力在秋招中獲得更多公司的認可。她可以再給自己一點時間,多接觸幾家公司,全面比較,綜合決斷。

2、找工作應該首先考慮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實習期間個人能力的提升。

如果我告訴楠楠,我團隊(XX上市公司)有HeadCount,提供的崗位是QQ客服(泛運營的工作),工作內容是在QQ上回復解答用戶的各種諮詢。楠楠會接受我提供的offer麼?恐怕不會吧(很多人會認為QQ客服工作缺乏技術含量)。

其實在很多時候,HeadCount不是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是否適合、你是否喜歡、能否讓自己“增值”,才是更應該被考量的。

3、如果在實習過程中切實提升了能力,瞭解了行業,根本不愁拿不到好offer。

對於應屆生來說,如果可以在實習中提升個人能力,積累經驗,在找下一份工作/實習時,能夠快速上手,有籌碼與下家公司談判,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而且,只要拿到了名企實習的經歷,求職者之後拿到其他企業面試機會的概率遠比別人要高得多。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秋招沒獲得offer,春招機會又那麼少,應屆生們該怎麼辦?”

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以我所在的互聯網行業(也是楠楠求職的行業)為例,北上廣深杭的公司往往業務發展迅速,人員流動性大,永遠都處於缺人招人的狀態,一年四季都能夠給實習生提供大把的工作機會。如果大學生立志在互聯網行業發展,只要你做好充分準備,機會肯定是足夠多的。

4、求職過程中要放平心態,不要過分焦慮。

楠楠說,她之所以這麼在意HeadCount,是因為上一屆的師兄師姐們勸她,“找工作要趁早,趕緊確定一家公司保底”。同時,楠楠也經常在各種媒體上面經裡看到麵霸們拿到5個8個甚至10幾20個offer的例子,這也導致她更加著急上火、緊張不安。

當下,焦慮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如果我們對求職路上的大學生說“不要焦慮”幾乎沒用。但是,求職者一定要適當調節自己的心情和狀態。

針對就業前產生的“求職焦慮”,我給出一點緩解建議:

大學生們在校期間要紮實學好專業知識,還要鍛鍊其它方面的能力,像筆試面試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邏輯思維等;同時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瞭解自己擅長什麼,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還要儘可能多地瞭解應聘行業、應聘公司、應聘崗位,多多參加實踐,在實戰中提升職場競爭力。只要你對求職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緩解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