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時值千億,火鍋首富誕生

海底撈終於在港股上市了。作為最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之一,它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9月26日,張勇和夫人舒萍,以及另一對創始人施永紅李海燕夫婦上臺鳴鑼,海底撈(06862.HK)正式掛牌港股。交易第一天海底撈的表現不俗,總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港元;收盤時微漲0.11%,報17.82港元,市值944.5億港元。

其中,創始人張勇及其夫人持有62.7%的股份,是唯一大股東,隨著海底撈上市,二人也擁有了超600億港元身家。

海底撈時值千億,火鍋首富誕生

在中國餐飲服務業,張勇的影響甚至是跨界的,小米創始人雷軍也說得學習海底撈,如何做好服務和口碑營銷。

與此同時不管是A股市場還是港股,都是一片狼藉,在這樣股市行情一片低迷的情況下,為何海底撈一定要冒著破發的風險上市呢?

從四張桌子的小餐館到火鍋界的霸主

1994年,張勇在老家簡陽擺起了四張桌子,業餘時間賣麻辣燙;創業資本一萬元,後來才有了火鍋店。

海底撈以獨特的品牌形象和周到貼心的服務著稱,客人在門口等位時可免費享受擦皮鞋、美甲、小吃等娛樂項目,入位後的服務員一樣無微不至,提供包括保護手機的塑料小袋、眼鏡布等貼心贈品,更有自創的甩面舞供用餐客戶欣賞。

創業七年後,2001年4月,四川省簡陽市海底撈餐飲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2010年前後,海底撈更火了,當時海底撈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個城市擁有50多家直營店,四個大型現代化物流配送基地和一個原料生產基地,2011年營業額近22億元,擁有員工一萬多人。

和其他企業家相比,張勇不那麼愛高談闊論談計劃。甚至對於上市,他最初也是沒什麼熱情的。

現在是他認為合適的時機。張勇說:“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它一定會走資本市場的。我以前對這個事情不太熱情,是因為我沒有找的一個好的複製海底撈的方法,我感覺現在找到了。第二,海底撈也到了一定規模。”

可複製性其實早在2006年就開始佈局,當時第一條火鍋底料生產線在成都運營,供應海底撈門店,由此發展出頤海國際(01579.HK),主營產品是火鍋底料和火鍋蘸料等。為了支持頤海國際,海底撈允許其永久免特許使用海底撈商標。張勇也是頤海國際大股東,頤海國際也早一步已經上市。

上市之後,海底撈會有什麼變化?張勇說不會有變化,公司還會堅持以前的做法,“它的節奏不會因為上市而改變”。

霸主更有危機感

其實上市還是讓海底撈有所改變的。

招股書顯示,海底撈有363家門店,其中331家位於中國內地,同時有超過400份開店申請。海底撈從2017年開始加速開店,新開店98家,是2016年新開店數量的3倍;2018年計劃開店180至220家店,其中15~22家在海外;2019年計劃進軍英國、加拿大、越南等更多海外市場。

張勇也在變通:東南亞市場很喜歡海底撈,但美國人就不太喜歡海底撈傳統的火鍋模式,在美國新開的店是一人一鍋的日式火鍋,店裡六七十人位置,類似夜店風格,音樂和音響效果不錯,服務員也是美國人。張勇考慮把這種改良模式發展到更多國家。

想開遍全世界的海底撈,內裡考核員工用的卻不是利潤數字。據張勇介紹,他們看兩項柔性指標:顧客滿意和員工努力。

他的理論是,前述營業額等指標,是結果性指標——如果一個管理者非要等這些數據出來才知道生意的好壞,那黃花菜不就涼了?

核心其實很簡單,如果餐廳服務態度好、產品好,員工努力、顧客滿意,那這家餐廳一定沒有問題。具體管理就是“胡蘿蔔加大棒”,賞罰分明,其中罰,他不太主張對員工處以過多的物質上的懲罰。

按照張勇的說法:餐飲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客單價低、低附加值、碎片化,根本無法支撐起一個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因此,多年來海底撈不斷進行組織結構變革,就是“讓員工付出的勞動量與收入達到正比”,激發員工積極性。

而這也體現了,即便海底撈在火鍋界甚至整個餐飲界有著極高的地位,但在創始人張勇心裡依舊保持著很強的危機感。

張勇的大眾餐飲版圖

“海底撈”三個字現在是火鍋代名詞,但其實在四川麻將裡,它有另一層含義——最後一張牌自摸。

張勇今年47歲了,海底撈是他的第一張牌,不是最後一張。海底撈版圖之外,張勇家族還有頤海國際、新三板公司優鼎優、供應鏈蜀海微海餐飲管理培訓公司、蜀韻東方裝修公司等;張勇也是雲鋒股權投資中心、海悅投資、海景林羲域投資中心的間接出資人。

海底撈人均消費接近百元,在更平價市場裡,張勇胞弟張碩軼還經營著U鼎冒菜。

這家名為優鼎優的公司成立於2012年,由海底撈元老(董事)苟軼群、楊利娟和袁華強共同出資設立。2014年,與張勇一同創立海底撈的合夥人施永宏和李海燕夫婦向優鼎優增資,兩人合計持有公司63.82%股權。

2015年7月,張勇胞弟張碩軼成為優鼎優執行董事、總經理,2016年7月又擔任公司董事長。優鼎優實際控制人從無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施永宏、李海燕夫婦,再變更為張碩軼。1973年出生的張碩軼,曾任海底撈上海片區經理、老豆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等職位。

張勇說他對高端餐飲沒興趣,因為那通常不賺錢,他追求的是大眾品牌,這裡市場容量足夠大,能做到又便宜又好,賺錢會很多。獨立於海底撈之外的優鼎優,則是張勇的同僚和家族成員的另一個試驗場。

從目前這些佈局來看,這艘餐飲行業的“航空母艦”,也是中國餐飲企業最有希望成為國際餐飲巨頭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