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有些人利用騰訊漏洞不想讓我們說話。

但我們偏要說,還會說的更大聲,更加肆無忌憚。

因為我們相信正義,相信真相,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會迴歸價值, 所有的跳樑小醜終將Go Die.

我知道你們是怎麼選幣的:

跟投派:

小A真正入場,是在去年10月底。

一個週末深夜,小A被拖進一個十幾人的小群,群裡的人都是被花哥拉進來的,多是互聯網圈子的人,雖沒見過面,但其實早已“神交“多時。

花哥在群裡開門見山:“H幣”莊家要拉盤了,馬上要漲3倍。他認識人知道內幕消息,讓大家趕緊上B交易所買幣。

聽到花哥的話,群裡瞬間炸了鍋,大家紛紛問他內幕。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花哥沒有多說,只表示讓大家聽他指揮、一致行動。小A怕錯過機會,趕緊私信問他要不要投、投多少合適,他回,“3、4萬就行了,量力而行。”

接下來的事,則有些像賭徒押注:群裡大家紛紛在討論都買了多少,最少的買了5萬,還有人說自己買了10萬、15萬的。

但那個週末則讓人心裡沒底:“入場”時價格接近80元/枚的H幣,一天之內就跌到了66元。小A一邊看著B交易所裡的一片綠,一邊安慰自己:“花哥說了會漲起來,那一定能漲起來的吧。”

忐忑三天後,小A早晨醒來,看見群裡有人突然喊了一句:

“H幣現在90塊!”

到了下午,H幣又從90元/枚漲到了120元,等到晚上就漲到了150元。第二天,H幣繼續猛漲,白天漲到了180元,晚上已經到了220元。

大家的情緒都興奮起來,甚至有人在微信群裡蓋起了樓,一起發著“跟著花哥有肉吃”。

1小時後,花哥在群裡喊話:“可以賣了。”小A看到消息後,立馬登錄交易所,把H幣清空,並且迅速提現到銀行卡。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群裡狂歡的高潮,來自於“Z幣”的投資。這個主打“人工智能”概念的區塊鏈項目,一開始就得到了幣圈大部分投資人的看好。

小A投入了20個以太坊(當時大約8萬元人民幣),之後Z幣的漲幅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半個月內,從2毛/枚漲到了4元/枚。小A看著交易所內賬戶裡的數字,先從10幾萬人民幣漲到了50萬,再到100萬,再到160萬,直至240萬。

每天早上一起床,小A第一件事就是看Z幣又漲了多少。每次看到火箭般的漲幅後,都會臉紅心跳。

花哥把Z幣的投資稱之為群裡“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為了慶祝Z幣的上漲,要求小A這些靠Z幣“賺”了100萬的人在群裡發1萬元大紅包。

那天下午5點,紅包雨在群裡飄了下來,8個人在群裡發了9萬塊。每當有人搶到紅包時,都會發“謝謝老闆”的表情包。半個小時裡,小A的手機直接震到發燙、然後死機,那天單是搶紅包,就搶了幾千塊。

群裡的人幾乎無時無刻不在聊幣市的行情,經常是從早上7點開始,一直聊到凌晨2、3點結束。小A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投資機會,每隔半個小時就看一遍群聊的信息。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花哥和小A都沒想到,Z幣是他們這群人最後一個賺錢的項目。

在接下來的政策監管和做空浪潮之下,幣市的行情急轉直下,比特幣從13萬人民幣的高點跌到了5萬人民幣/枚,以太坊也從1萬人民幣腰斬到了4000人民幣/枚。

兩種“母幣”的下跌,讓其他掛鉤的雜牌幣種更是“跌跌不休”。花哥後來帶他們投資的4個幣種,都沒賺到錢。

這其中,“W幣”的起伏最為誇張:3天前它在一家韓國交易所還是3倍漲幅,群裡剛剛樂開花,以為這次又賺了。但3天后W幣上線國內交易所,直接跌到了成本價。

花哥說:“不要急,再等等,上線國內交易所之後,項目方肯定要‘拉盤’的。”結果15分鐘內,W幣就從1塊錢跌到了3毛,所有人都傻了眼。

W幣賠本之後,“A幣”和“P幣”又給了這個群更沉重的打擊:P幣一上交易所就腰斬,A幣上線一天就跌了90%。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花哥之前每天還都會在群裡和大家聊上幾句,說說行情如何,但是隨著熊市越發慘淡,群聊越來越冷清。每天偶爾才有人冒個泡,回應的聲音也是稀稀拉拉。

群裡討論的內容,已經不再是哪個項目又漲了,而是哪個項目又破發了、哪個項目跌得更慘:

“以太坊又跌了啊,4000一枚,大家要不要抄底?”

“還沒到底呢!3500一枚我就買!”

……

“以太坊跌到2600一枚了,大家抄底嗎?”

“2500一枚我就抄底!”

……

“大家的W幣賣了嗎?我剛割肉清倉了。”

“沒賣!等著看看啥時候能漲回來吧,無所謂了。”

……

閒言碎語最後的結論,都是:“我們還是裝死吧,搞不好半年後再看,就都漲回來了。”

小A以為這場投機,最終會以大家心知肚明的體面結束,但接下來的事情,卻直接導致了很多人和花哥的決裂。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小B在進入“財富自由群”之後不久,就天天研究區塊鏈和虛擬數字貨幣,甚至自己辦了個區塊鏈媒體,3個月不到,就基本摸清了這行的玩法。

前不久,小B去查了花哥的“數字貨幣錢包”——這東西就像是個公開的支付寶,每收一筆賬、轉一筆賬都是對外公開的,只要有心都可以去對賬單。

查完清單,小B發現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花哥的“錢包”每次都會收到比原本兌換比例更多的“幣”,在小B看來,花哥這是“兩頭通吃”,一頭吃了群裡大家5%的“代投費”,另外一頭也在吃項目方的“回扣”。

第二個問題更嚴重——花哥帶大家投項目時,雖然每次都吼著說要投100個以太坊,但有些項目他其實一個以太坊都沒投(比如那個最後縮水到只剩10%的W幣),小B認為花哥是這在忽悠大家,讓大家幫他分擔風險。

小B先是直接在微信上跟花哥對質,花哥也很不服氣,回問:“我帶你們掙錢難道是義務勞動?一點好處都不能拿?”

小B氣不過,最後把群裡和他關係好的人全都拉到了個新群,揭露了花哥的“罪行”,大家看到信息後立刻炸開了鍋:

“去年W幣虧成那樣,當時我很想收拾他的,睜眼說瞎話。”

“其實我跟花哥不熟,沒想到他連你們這些兄弟都坑。該打的貨,自有天收。”

......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花哥就是在用幣圈信息差騙人罷了。”

看到群裡人把花哥批判一番後,小B拿林肯的名言扔群裡:“你能一時欺騙所有人,也能永遠欺騙有些人,卻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

批判完畢,小B又拋出一句:“群裡的人都是我兄弟,以後大家跟我‘梭哈’,我給大家介紹靠譜項目!”

群裡一夥人,又跟過去在花哥的群裡刷“跟著花哥有肉吃”一樣,一起排隊刷起了“跟著小B有肉吃”。

一場“政變”就這樣完成了。小B從此和花哥結了仇。

只是,小B後來也沒給大家介紹過項目,他大概知道,大家都玩疲了,對空氣幣缺乏信任,對人更缺乏信任。

自選派

小C是一個不擅交際的人。

她炒幣純粹是因為周圍的人每天在她耳朵邊叨逼區塊鏈,這一來二去,加上暴富神話的刺激,小C就對區塊鏈產生了濃厚興趣。

但她不想加進任何群裡去,不知道為什麼,從心理上,她對這些群很抗拒,除了買幣外,小C每天還有許多日常工作要做,也實在是沒功夫泡在群裡打聽各種“小道消息”。

小C決定踐行“價值投資",每次投某個幣之前,都要了解下發幣背後的項目是做什麼的,去官網上查下白皮書,看他們研究的是哪個方向。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但白皮書上覆雜的算式,小C是看不懂的。

接著小C就會去看團隊。

她對這個比較清晰,幣圈,鏈圈大佬如數家珍。

小C看這個還不像一般人,光著大佬名字就激動不已,好歹在互聯網圈摸爬滾打了幾年,知道一些事情。

比如有次,小C看波場TRX 白皮書時,

就發現上面寫著: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挺牛逼啊!高端大氣上檔次。

小C決定查下實際情況。

她通過檢索得知,優雅space 是“北京華夏宏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項目,該公司後來更名為“北京順聯信誠商貿有限公司”,而天眼查,歷史股東中,並沒有出現“張晨”的名字。

小C心想這也沒多大關係,說不定“張晨”的股份是被人代持,或者是約定俗成意義上的聯合創始人呢,並非法律意義上的。

接著她去“在行”檢索了下“張晨”。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發現這人對“如何將微信公眾號與社群運營完美結合”很有想法。

小C於是生出一些信心,決定看一下號稱擁有“10萬”社群的微信公眾號究竟運營的怎樣?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結果卻讓她大跌眼鏡,整個公眾號,無論是17年還是18年,就沒有哪一篇閱讀數超過200。

“張晨或許是奇才吧”,小C心想,坐擁10萬社群粉絲,同時對社群與微信運營結合“見解獨到”,卻依然能交出“慘不忍睹”的答卷。

團隊看完後,小C會著重瞭解下項目方發的鏈是公鏈還是私鏈。

大多數時候,小C心裡是呵呵噠的。

“做公鏈真好,項目死活落不下去怎麼辦?

沒關係!

反正TPS可以吹上天,反正一直可以拖著不上線,反正都是技術概念也沒人懂.......

就看你方唱罷我登場,也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小C還會順帶搜一下幣的輿情。

大多數情況下檢索出來的全部是通稿。

什麼是通稿呢?就是通用於各家媒體傳播的新聞稿件。

一般由發幣團隊或合作的宣發公司攥寫,然後再將文章發給各大媒體,媒體幫忙發佈。通常會出3-5個版本,內容基本相同,由媒體自由選擇發哪篇,以避免每家媒體發佈新聞內容一模一樣的尷尬。

實際內容價值有限的很,多數為自吹自擂。

小C甚至還看過某個鏈的通稿,大意是說V神與BM小屁孩,而他們老大不一樣,已經在互聯網浸淫多年,對社會負責balabala........

當時看到這裡,小C幾乎笑叉氣。

這些都看完後,小C還會看下K線,然後再決定是否購入。

有些時候看著什麼都好,結果買入一筆大的不到幾天,一波震盪,全數字貨幣都開始飄紅.......

小C發現過往的炒股經驗在幣圈根本不適用,心情也開始鬱悶起來。

傻逼 你不能再這樣買幣了(內附波場TRX 吹水實例)

煩悶時,她也會想想別人說的信仰:信仰哈耶克的自由主義經濟學,信仰公開、透明的區塊鏈技術,信仰數字貨幣將取代法幣全球流通......

但小C心裡是希望賺錢的,因為只有賺錢才有所謂的信仰。

故事講得再好,也只是故事。

群體永遠在沒有意識的範圍內漫遊,會時常聽從於一切暗示,顯露出不為理性的影響所動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們喪失了一切判斷能力,只剩下了極端輕信。

——烏合之眾

是時候迴歸價值了。

文章來源於韭菜天團(king14.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