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周」四川6個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推進「雙創」見實效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成都發展改革

記錄解讀成都發展改革偉大進程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為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引擎,國務院決定在部分地區、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建設雙創示範基地。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截至目前,已發佈兩批共120家雙創示範基地名單,四川成都市郫都區、四川大學、四川天府新區、巴中市平昌縣、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等6個基地入圍。

一、成都市郫都區

成都市郫都區著力培育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創建“黨建引領、政區合一”雙創工作領導新機制,探索“接力孵化、飛地孵化、離岸孵化”多元孵化鏈條新模式,深化知識產權管理改革,以政策牽引、完善配套、優化服務聚集創新項目和高端人才,“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不斷湧現,為推動郫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源動力。

截至目前,打造雙創載體空間112.47萬平方米,引進孵化器68個、高層次人才59名,聚集大數據、新材料、新型顯示等項目1959個,助推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聚勢成形。

獲評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全國創新創業百強區,2018年5月郫都區雙創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通報。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二、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作為國家在西部的重要戰略部署高校,深入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雙創示範基地建設與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相結合,堅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雙輪驅動,全面深化雙創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體制和師生雙創的全方位保障機制,發揮基地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努力實現高端雙創人才供給側內涵式發展和高水平科技創新成果供給側的重大突破,引領產學研融合新生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學校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實踐,成效初顯。在連續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7金3銀1銅,金獎總數名列全國高校第二。獲得金獎的項目——實唯科技Swaylink物聯網平臺、“樂樂醫”患者診後隨訪及慢病管理平臺、“Medlinker”醫生聯盟學術交流平臺、SMART MED雲病理共享平臺、Niceky自抗凝性高通量血液透析器、DeepNet肺結節人工智能、Lifeline生命續航專家等充分體現了學科實力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同時,在校園周圍打造了“武侯區川大科技園青年(大學生)創業園”,首創了“地方+高校+科技園”模式,吸引大學生創業團隊55家入駐,其中48家創業團隊已註冊公司經營,孵化成功率達87%,大學生創業企業累計實現產值12886.35萬元,湧現出如樂樂雲、奇蹟蟲洞科技、知用科技、天渝慧科技、基因匯、實唯領客網絡科技等有特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企業。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三、四川天府新區

四川天府新區規劃面積1578平方公里,2014年10月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2017年6月納入國家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區域示範基地)。目前,四川天府新區雙創示範基地已引進培育中科曙光、亞信安全、商湯科技、海康威視等科技型企業9400餘家,引進以江雷、張景中為代表的院士和以齊歡、賀大瑋為代表的國家“千人計劃”、四川省“千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1300餘人,打造天府新經濟產業園等科技創新載體500萬平方米,聚集IDG、賽伯樂、洪泰基金、英特爾投資等國內一流創投機構300餘家,正打造以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和軍民融合創新為特色的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四、巴中市平昌縣

巴中市平昌縣地處四川東北部,幅員面積2229平方公里,轄43個鄉鎮、9個管委會、1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08萬,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秦巴山區連片特困地區縣、川陝蘇區革命老區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縣,有7個國家AAAA旅遊景區、14張國字號旅遊品牌。

作為國家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區域示範基地),巴中市平昌縣聚力回引創業、彙集雙創要素、培育雙創主體、激活雙創動能,編制完善“一帶、兩鎮、三園”雙創規劃體系,出臺了27條扶持政策,統籌推進“五項任務”,大力實施“十大工程”。

截至目前,建成眾創空間15.8萬平方米,集聚項目106個,表彰“雙創之星”49名,培育創客1.2萬人,帶動就業13萬人,兌現回引創業扶持資金2億元。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五、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企業示範基地),積極探索“服務型製造業推動雙創”新模式,全面推進產業網絡化、企業平臺化,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眾創空間、孵化器,設立創投基金,建設規模化產業園。截至目前,已催生69家內創公司,成功孵化智能廚房系統、液態產品自動售賣機、果汁機等成果,累計收入突破50億元,為800餘家企業開放了資源,解決了2500多個就業崗位。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六、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雙創示範基地以服務綜合體、全球科技研發創新中心和多個創新創業示範園建設為主要任務,加強10萬新農民培訓、一站式孵化服務、社區終端延伸等重點工程建設,著力打造具有農業特色和行業影響力的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內部創業孵化平臺圍繞消費升級、“互聯網+”等領域成功孵化100多個項目,外部創業示範園通過“公司+農戶”模式成功帶動幫扶近1萬名農戶創新創業。同時,以涼山為起點,創造生豬養殖精準扶貧新模式,帶動 50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双创周」四川6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进“双创”见实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