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合:打造智慧生態供應鏈共享平台

企業介紹:

北京源合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打造全渠道服務營銷為發展方向,供應鏈管理整合提升垂直度為目標的新型供應鏈管理企業。2016年11月由太原市一谷源商貿有限公司、炎農(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前海廣渠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

源合以“生鮮商品供應,保障餐桌消費”為目標,立足社區零售,從生鮮商品切入,上推消費互聯網全渠道營銷,下延產業互聯網城市流通對接。通過打造全渠道社區商業服務平臺、智慧供應鏈賦能平臺、產業孵化平臺,實現消費產業互聯的轉型升級。

轉型背景:

1. 外部環境

(1) 零售市場前景廣,生鮮交易佔比高

近年來,我國經濟加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費結構也逐步升級。而在中國“民以食為天”的社會,生鮮產品一直是全球消費品市場中最重要的品類之一。與其他品類相比,生鮮品類的同店重複購買率更高,生鮮產品是零售商最有效的引流武器。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2017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斷增長,五年間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82%,增長較為迅速。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2017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897億萬,預計2018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19135億元。

(2) 互聯技術促轉型,企業變革贏先機

互聯網20年來的發展主要是消費互聯網的發展。而近年來互聯網對產業的影響正在凸顯,互聯網主體已經逐漸滲透到企業和全產業鏈條、全生命週期,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等智能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的升級轉型。產業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

未來產業互聯網中的龍頭企業將影響到信息、交易、定價、流通各個環節大數據的把控,公司的價值將由收入、利潤等財務指標延伸到客戶數、服務能力和可擴展空間等互聯網要素進行重估。產業互聯網對生產、銷售流通、融資、物流交付各個領域都會產生較大影響,互聯網+金融+各個領域的全新商業模式、新微笑曲線將在各個產業環境中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平臺公司。

(3) 產業轉型受重視,政策支持助發展

近年來,我國生鮮實體零售規模持續擴大,業態不斷創新,但也暴露出發展方式粗放、有效供給不足、運行效率不高、交易方式單一、渠道疊加複雜等突出問題,粗放式的傳統銷售渠道急需升級和改造。同時,社會個體組織存在面廣,經營結構分散,無法從產業結構上做到改變和突破,也給政府管理帶來困擾。而隨著互聯網發展誕生的生鮮電商行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如難以保存,運輸耗損大、配送成本高居不下,用戶需求的配送量少,客單價低、交易誠信度較低等,制約著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

國家出臺了許多相關政策支撐零售業的創新轉型。從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發,以體制機制改革構築發展新環境,以信息技術應用激發轉型新動能,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推動零售業由粗放式發展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向融合協同新生態轉變,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

2. 內部發展動因

(1) 打造全渠道社區商業服務平臺

源合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圍繞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升級及消費體驗為中心,以社區便利店構成的消費網點為依託,以線上全渠道營銷為方式,進一步實現全渠道發展體系,形成集團化管理、區域化運作、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的經營管理一體化新格局。通過全渠道社區商業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供給服務,使原來只有單一渠道變成相互貫通的多個渠道,實現線下消費場景的覆蓋,線上用戶的導流,增強用戶黏性,最終增加用戶復購率,藉此來提高零售商的銷售效率。

(2) 搭建F2b智慧供應鏈交易平臺

源合秉承搭建智慧供應鏈體系的理念,致力於運用互聯網技術推動生鮮行業的產業變革,通過打造“F2b智慧供應鏈交易平臺”(F:供應商,b:前端門店),整合社會上閒散的供應鏈資源,打通供應商與前端門店的信息壁壘。同時平臺只建立撮合交易的場所,並不通過加價的方式獲利,而是讓供應端商品直達零售終端,降低商品在物理條件下流通所產生的損耗及成本,實現價值最大化。

(3) 自建全冷鏈倉儲物流配送體系

源合全冷鏈倉儲物流配送體系從2012年開始立項,由北京國內貿易設計院設計,建設成為具備集檢驗檢測→冷藏冷凍→分揀(加工)→包裝倉儲→冷鏈運輸於一體的現代化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該項目由9000㎡的配送分揀中心及1萬噸的-18º冷凍與7000噸0 º- 4 º的低溫保鮮庫三部分組成。配送分揀中心採用了合理的東進西出中間分揀的物流標準建設,並且建有先進的水果催熟庫,實現了生鮮產品的全溫控全產業配置,充分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汙染。配送中心擁有40多臺各類車輛輔以GPS構成的信息化物流配送平臺,藉此滿足配送需求。

(4) 信息化全產業功能鏈接

為更好地推動業務的發展,投資了上海炎農科技有限公司,集合國內頂尖技術人才,現已率先集成了信息化的ERP系統,包括倉庫管理系統(WMS)、加工管理系統(PCS)、銷售時點信息系統(POS)、網絡數據庫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監控系統、條碼追溯系統、F2b2c自由信息交易平臺系統,涵蓋了企業的信息採集、數據分析、角色溝通、信用保障、服務配套等功能,支撐全企業產業鏈的運作和各項業務、各項職能。通過對客戶及供應商等海量數據的交換、整合和分析,發現新的需求,為“上游”種、養殖戶進行科學的指導,為“中端”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營銷策略提供決策支持,為“下游”消費者提供更加及時、優質和個性化的服務。

(5) 建設自有品牌生產基地

源合加強自有品牌生產基地建設,擁有自建農業基地500餘畝、8000平方米產業化中央廚房基地、多個合作基地種植的生產體系。從源頭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安全、放心的商品。中央廚房通過標準化體系建立,規範的流程管理,確保原料新鮮優質,營養豐富,保證了所生產的各種食品無食用安全風險,各種食品、食材源頭的安全可追溯。中央廚房品牌也可滿足客戶的私人訂製需求,提高了零售業對抗競爭的能力,在新的商業模式基礎上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源合緊跟時代發展趨勢,立足新時代消費者需求,通過傳統產業+互聯網創新模式,藉助自由交易信息化平臺,依託“最後一公里”的社區資源,有效解決了生鮮流通體系問題,助推客戶買賣便捷,實現消費新升級。

轉型歷程:

1. 商業模式創新:

通過打造全渠道社區商業服務平臺、智慧供應鏈賦能平臺、產業孵化平臺,實現消費產業互聯的轉型升級。採用 “社區生鮮+互聯網+智能物流”的產業模式,藉助社區生鮮“最後一公里”的實體網點,通過互聯網與消費者建立全渠道、全天候的聯繫,實現線上線下互動創新。在此基礎上,通過建設智慧供應鏈賦能平臺,在社區門店與供應商之間搭建F2b智慧供應鏈交易平臺,鏈接供應商、生產商、基地一體化的信息共享,實現從顧客到零售商,再到供應商、生產商、基地、保障供應等分散產能的信息交易互動,實現交易價值最大化,銷售渠道智能化、電子商務網絡化。同時,源合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為創業者搭建了創業基礎服務、投融資服務、技術共享服務、信息化服務、孵化政策支持,努力打造產業孵化平臺。

源合:打造智慧生態供應鏈共享平臺

2. 管理機制優化:

為規範平臺運營,讓平臺中各角色能夠公正、公開、誠信地參與平臺運營,保障平臺的良好運營,公司建立了扁平化的組織結構。由於平臺是商品和服務的主要流轉站,平臺上緊貼商品的互動角色供應商/服務商/生產商(F)和社會加盟門店(b)又是商品的後端和前端,因此公司設立專門的顧問服務中心專職為社會化加盟門店進行經營指導,完成源合品牌和潞卓文化的輸出,以實現平臺對b的賦能;設立F2b2C平臺運營中心,專職為供應商/服務商和生產商進行賦能輸出,以優化平臺商品結構、培養優質產品/服務供應商等。為管理這些社會化角色,設立平臺運營委員會對所有社會化加盟店及社會化供應商的信用進行管理,對其經營行為進行評估和指導。為便於管理所有社會化平臺角色成立了由供應商組成的“供應商聯盟”和由社會化加盟門店店主組成的“加盟門店聯盟”

兩個社會化組織構成的產業聯盟委員會,以聯盟的鬆散組織對所有平臺參與者進行橫向溝通,保障平臺交易的公正、公平、透明。除以上圍繞平臺而設立的組織結構外,為更好推動平臺的建設,還設立了包括人力資源、行政服務及財務核算服務的產業服務中心等部門。

3. 平臺搭建:

公司秉承搭建智慧供應鏈體系的理念,致力於運用互聯網技術推動生鮮行業的產業變革,通過打造“F2b2c自由交易平臺”,把供應商/生產者/服務提供者(F)、產品/服務銷售者(b)、消費者(C)三者整合到一個平臺中,打通供應商與前端門店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壁壘,讓供應端商品直達零售終端,降低商品在物理條件下流通所產生的損耗及成本。平臺建立在源合e家便利店、基地+農戶、批發加盟等基礎上,可實現訂單、商品、會員、庫存、金融等數據的全網通,從而打通生鮮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科學實現物流、供應鏈管理,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實現“互聯網+”全渠道資源整合。利用整合後的供應鏈將分散於各處的產能集中,將產能在平臺中向任何需求方共享。這樣,就可以構建一個低成本、快反應、高定製的產業供應鏈高度整合的網絡服務共享平臺。

源合:打造智慧生態供應鏈共享平臺

F2b2C模式圖例

4. 產融互動:

為了從源頭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公司積極與各生產基地對接,在滿足消費者食品供應需求的同時,有效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公司與長治市炎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長治縣荊圪道潔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改良土壤3000畝,建設生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小雜糧培育基地、禽畜養殖基地、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等三個基地。從田間地頭開始形成“生產放心菜、買賣放心菜、消費放心菜”的良性大循環,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藉助互聯網技術支撐,利用大數據分析,為“上游”種、養殖戶提供科學的指導。

為引進更多優質的生鮮商品,源合還於農貿市場內建立物流中轉倉,派專人定期走訪調研,積極引入優質供應商。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廉價、新鮮、安全、放心、無公害的蔬菜產品,還有效擴大了市場批發商的銷售渠道,有效解決生鮮產品流通難的問題,加強農產品流通業的供應側改革,促進三產融合。

源合:打造智慧生態供應鏈共享平臺

運營服務圖

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源合一步步找出行業裡最值得突破的改革點,先由傳統商貿流通業向貿易綜合服務運營商轉變,最後發展為現在的產業互聯企業。即在原來的連鎖經營方式下不斷建設網絡物流配送體系,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性商貿服務,進一步解決價值鏈條長的問題;同時在電子商務的影響下,源合也不斷進行網上系統開發,從而實現現在的線上線下經營一體化,不斷縮短產業鏈、為客戶帶來豐富性和多樣性,並進行跨界整合,形成產業互聯平臺。

轉型成效:

目前,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以北京源合為集團主要戰略發展中心,炎農(上海)互聯網科技為集團技術研發中心,太原源合分公司和長治潞卓商貿為兩大主要業務市場的集團產業體系。旗下擁有源合e家、潞卓e家、鑫隆達等生鮮品牌,且擁有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戰略合作伙伴,完善的信息系統和百餘人的專業運營團隊,共同打造智能化、標準化、一體化的垂直生態供應鏈體系。

源合的產業範圍主要涉及蔬果種植基地、食品供應商、社區生鮮便利店,建設了獨立的全冷鏈倉儲物流體系,以及建設了自有品牌生產基地,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