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毅:基於產業網際網路PAAS平台,打造安全的供應鏈金融體系

近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指導的“2018產業互聯網峰會暨產業生態建設高峰論壇”在上海楊浦成功召開。楊浦正式啟動產業互聯網集聚區建設,將打造一個包含萬億產業互聯網平臺交易量和萬億供應鏈金融結算的產業互聯網集聚區,吸引和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型獨角獸企業在區域內集聚。AMT產業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源天軟件CEO顧毅先生在會上進行主題分享“

基於產業互聯網PAAS平臺打造安全的供應鏈金融體系”,向與會者系統介紹了作為集聚區建設的核心基礎設施——產業互聯網與供應鏈金融PaaS平臺如何有效為產業互聯網平臺型企業提供共享賦能。

顧毅:基於產業互聯網PAAS平臺,打造安全的供應鏈金融體系

顧毅AMT產業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源天軟件CEO

產業互聯網平臺需要向3.0階段的集成化服務轉型,實現能級提升。我們把B2B平臺的發展歷程按照商業模式分成了三個階段:在B2B1.0階段:“信息撮合平臺”,供需企業將信息發佈在平臺上,平臺主要提供撮合交易服務,並提供部分代理報關報檢、代開信用證等增值服務;在B2B 2.0階段:“行業電商平臺”,企業利用建立平臺後上下游信息不對稱優勢直接參與到產業鏈中,以自營業務為主的第三方垂直行業交易平臺,以及利用核心企業自身資源優勢,解決企業內部的招標採購問題的平臺;在B2B 3.0階段:“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不是直接介入到產業鏈當中去,而是為產業鏈參與主體提供金融、物流、技術、質檢、資訊等綜合集成服務,然後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第三方的產業資源聚合到平臺上來,實現產業鏈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四流合一,構建起產業的生態圈。

近年來國家政策大力推進供應鏈創新和供應鏈金融發展,並推出層層落地舉措。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

《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2018年4月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各省市積極響應,上海商委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企業試點。文件中提到創新發展流通的供應鏈,推動企業供應商、生產商實現系統對接,構建流通和生產深度融合的供應鏈協同平臺,實現供應鏈需求共存和物流共享等,這也是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核心內容。另外,在最近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具體的金融如何支持小微企業已經有了具體落地政策,包括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小微企業,和1400億的放貸目標

在這些利好的產業和金融政策下,大量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孕育而生,然而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平臺的經營並沒有政策規劃的那麼順暢。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平臺只能是提供簡單的交易撮合服務和自營業務,很難落地產業鏈上需求最強烈,且最有價值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金融機構雖然也有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但現有的信貸管理制度很難對接上產業互聯網平臺上的這些小微企業。

產業互聯網平臺在供應鏈金融服務落地過程中的具體痛點:其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供應鏈金融需求迫切,但是結合具體產業場景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實現需要相關金融專業背景和配套IT技術的支撐,但是平臺一般只具備產業背景和傳統互聯網技術,難以支持供應鏈金融產品的研發和運營;其二,產業互聯網平臺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需要直接對接到產業端,因而需要大量的結算資金支撐供應鏈原料和產品的流通,但目前平臺可利用的自有資金或者銀行授信的資金,和供應鏈流通所需資金比起來,額度太小,而且缺乏其他和資金端對接的通道,無法通過結算資金形成可控的供應鏈閉環。

另外,銀行等金融機構想參與供應鏈金融服務也有很多痛點,主要包括:其一,缺少產業背景,很難對產業的具體運營和風險情況有詳細的瞭解;其二,目前的信貸制度,需要提供多年的報表和合同、銀行流水單等憑證,

難以直接對接初創型的平臺和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其三,金融機構現有的風控科技手段,對放款資金的真實用途,和資金在產業鏈上的流轉情況,無法進行可視化的追蹤;其四,平臺上的中小企業至少有上千家,如果金融機構採用傳統手段逐家盡調的話,成本太高,和收益不成正比,產生不了落地的動力

那麼,如何破解產業側和金融側產生的鴻溝呢?源天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自主研發的產業互聯網PaaS平臺,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穿透,可有效連接資產側與資金側,為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提供了安全通道。

我們借用PaaS這個雲計算領域,用於對接“雲應用服務”和“雲基礎架構服務”的平臺服務這個術語,通過一系列核心技術手段,實現在產業互聯網的供應鏈金融領域提供資產側、資金側的對接,包括實名認證、電子簽章、線上結算、數據資產等。在需要對接到資金側時,我們可以為資產側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提供交易保障、物流追蹤、金融服務、信用體系等相關產品,幫助平臺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實現業務的在線化,資產化。對於資金側的金融機構,我們可以幫助提供資產監管、資金跟蹤、風險預警、智能分析等風控服務產品,幫助他們實現資金對於資產的全穿透、供應鏈全程的可追溯、風險的可控。

我們再來看PaaS平臺中一個比較有特色的產品:基於區塊鏈的電子商票。傳統銀行的電子承兌匯票有幾個問題:無法拆分,無法跟蹤資金的具體流向。通過PaaS平臺和SaaS平臺的對接,讓產業鏈上的交易、結算、合同、物流、倉儲等業務數據上鍊,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溯源、可拆分的特性來實現資產的透明化,並通過電子商票作為結算憑證穿透整個產業鏈,然後對接到資金端,從而幫助金融資源實現國家提出的金融脫虛向實的要求。

下面我們講一個農糧產業供應鏈的SaaS+PaaS平臺提供供應鏈金融的具體案例。這是一個大宗產品貿易的產業鏈,上游是大型油脂加工廠,下游是小而分散的油脂消費企業。整個產業當中下游企業存在價格波動頻繁、資金週轉壓力大,物流成本高等諸多顯著的痛點,僅通過產業鏈內部無法進行有效優化。於是,產業客戶通過與源天的合作,首先搭建一個產業互聯網SaaS平臺,提供期限結合的交易服務,幫助下游中小企業對沖價格波動的風險;提供鐵海江多式聯運集採服務

,幫助客戶顯著降低物流採購和操作成本;提供銷區動態庫存體系,解決下游中小企業採購週轉資金的問題,實現按需採購,隨付隨提。該平臺上線三個月左右,就實現了6.7億交易額,10.2萬噸交易量。另外,通過源天產業互聯網PaaS平臺和SaaS平臺的對接,向平臺注入供應鏈結算資金,初期即可幫助平臺實現交易量近20%~30%的增長。後續隨著SaaS平臺業務擴大和資金端的不斷加入,交易量可以實現成倍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