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78.5,逆襲上岸!3點備考建議送給你!

我參加了2次省考和1次國考,國考未進面,第一次省考進面但筆試分差太多沒逆襲成功,這次省考成功上岸。前兩次的失敗和這一次的上岸,讓我明白行測的複習絕對能夠運用答題技巧的,學會了不同題型的技巧,學習效率完全能大大提高!個人經驗總結,

行測的答題技巧就是看你是否學會了合理安排做題順序、掌握規律技巧,以及是否真正學會了“捨得”。

01找到順序

做題的時候既沒必要按著考卷順序去做,也不必照搬“高分經驗”,考生應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做題順序。談哥給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1)類比定義搶先做

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是眾多題型中得分率最高的兩種題型,這部分的分值必須趁頭腦清醒時全力拿下,作答時間最好控制在15分鐘左右。

(2)資料分析重點做

資料分析題量穩定且佔比大,掌握一定的技巧後很容易做出來,因此得分率比較高,一般可以放到開考15分鐘之後來做,爭取在25到30分鐘之內做完。

(3)數學運算不全做

掌握基礎題型和技巧的考生,通過快速閱讀可以至少挑選出5至7道熟悉的題型,建議考生們把自己會做的做完,不會做的不要過度思考,應根據選項蒙答案。

(4)圖形推理閃電做

圖形推理部分題目屬於靈感型題目,有靈感的考生一眼就看出來了,沒靈感的看一天也不會做,因此,最忌諱的就是一直鑽研某一道圖形推理題。

02掌握方法

行測技巧性非常強,同樣一道題,掌握了技巧,可能幾十秒就能鎖定正確答案,反之則有可能浪費幾分鐘的時間。題型掌握+方法技巧>題海戰術。掌握規律和技巧,能幫你提多少分呢?

不使用規律技巧的情況:

你會的題目分數A分,不會的題目分數B分。對於不會的題目,你猜對的正確25%,因為是4選1。假如說你現在行測可以考50分,那麼A+B=100;A+B*25%=50;得出A=67分,B=33分,也就是說你能考出50分的成績,其實你真正會的分數是33分,不會的分數是67分,因為你67分的題目,你猜對的概率是25%,所以最終你能考出50分。

使用規律技巧的情況:

可以使用行測技巧的題目佔整套試題的60%,正確率是80%

你不會做並且不能使用技巧的題目:67*40%*25%=6.7分,

你不會做並且可以使用技巧的題目:67*60%*80%=32.16分,那麼使用技巧後,你的行測分數就從50分,提高到33+6.7+32.16=71.86分 ,

那麼可以得出一個公式,你不使用規律技巧能考出的成績是C,使用技巧後能考出的成績是X,有60%的題目可以使用技巧,你不會並且可以使用技巧題目的正確率是80%,(60%的應用率和80%的正確率是統計2002年到2011年國考省考200多套習題得出來的):

X=(C-100*25%)/(1-25%)+(C-100)*40%*25%/(25%-1)+(C-100)*60%*80%/(25%-1)

得出: X=(0.42C+33)/0.75

即: 如果你現在的成績C=50分,則使用技巧後成績提高到X=72分

如果你現在的成績C=60分,則使用技巧後成績提高到X=77.6分

如果你現在的成績是C=70分,則使用技巧後的成績提高到X=83.2分

另外,在掌握方法和開始練習的基礎上,一定要認真總結真題中的錯題,然後針對弱點強化練習,各個擊破。

03學會捨得

很多考生會疑惑,國考每一分都那麼寶貴,為什麼還要學會捨得呢,我們知道國考每道題留給我們思考和作答的時間不足50秒,全部認認真真做一遍的幾率基本為零,這裡就需要我們對題目有所捨得,為什麼提前做常識呢,因為常識會就會不會就不會,所以可以第一時間做出來,也不用糾結,為什麼數量資料最後做呢,因為耗時大,不要浪費自己在前面幾個熟悉的部分得分的機會,總之只要學會捨得,那麼在考試中就會遊刃有餘,也才能保障我們得分的最大化。

最後兩個月,行測的複習要從“多做題”轉化到“多做對”,就是要學會合理安排答題順序、運用不同的技巧來解答不同題型,在同樣的備考投入時間裡獲取更高的效率。

要記住:行測需要積累,行測需要專注,行測需要準確,行測需要速度,行測需要放棄,行測需要運氣,兼而得之,你也可以拿高分。就算拿不了高分,還有申論可以救命。

行測78.5,逆襲上岸!3點備考建議送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