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天下人物」卡瓦諾:引發爭議的美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

新華社華盛頓9月27日電(天下人物)卡瓦諾:引發爭議的美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

新華社記者劉陽 孫丁

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27日召開了一場萬人空巷的聽證會。接受聽證的主角之一是大學女教授克里斯汀·福特,另一位是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法官佈雷特·卡瓦諾。

30多年前,這兩人分別在華盛頓附近兩所高中就讀。但在聽證會上,卡瓦諾的身份是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而福特則自稱是曾經遭受卡瓦諾“性侵”的受害者。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卡瓦諾擔任大法官兩個多月以來,共和、民主兩黨圍繞這一提名展開激烈博弈,這場聽證會堪稱這場角力的高潮。眼淚、咒罵、敲桌子……長達8小時的聽證會令美國政治分裂和司法政治化的窘境暴露無遺。

到底誰是卡瓦諾?他的提名為何引起這麼大的爭議?

(小標題)醜聞爭議

9月以來,包括福特在內的多名女性實名指控卡瓦諾曾在高中或大學期間對她們實施性侵。這加劇了圍繞卡瓦諾提名問題的爭議。

在各方壓力下,卡瓦諾破天荒地以大法官提名人身份接受電視臺採訪,試圖洗清指控。而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也推遲投票,召開聽證會調查性侵指控。在27日的聽證會上,福特和卡瓦諾先後接受質詢。福特說,卡瓦諾上高中時曾在一個聚會期間將她推入臥室,壓倒在床上。卡瓦諾則在自我辯護中多次哽咽,堅決否認指控。

聽證會上火藥味十足。共和黨議員指責民主黨以此案為藉口試圖抹黑卡瓦諾;而民主黨議員則指責共和黨偏袒卡瓦諾,故意輕視性侵指控。

在聽證會後,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宣佈將於28日就卡瓦諾提名問題投票,並爭取於下週舉行參議院全體投票,以儘快批准卡瓦諾進入最高法院。

(小標題)完美履歷

卡瓦諾現年53歲,從簡歷上看可以說是大法官的完美人選。他家境優越,母親是法官,這使得他不僅從小就對法律事務耳濡目染,並有機會到華盛頓精英子弟匯聚的喬治敦預科學校就讀高中。

高中畢業後,卡瓦諾順利進入耶魯大學,以優秀的成績本科畢業後又在耶魯法學院繼續深造,於1990年取得法學博士學位。

卡瓦諾曾先後擔任多位知名聯邦法官和司法界高官的助理,其中包括已經退休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肯尼迪。而卡瓦諾這次被提名接替的正是肯尼迪原本的位子。在小布什擔任總統期間,他曾擔任過白宮秘書。

然而,卡瓦諾的名字在華盛頓廣為人知的原因卻與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有關。卡瓦諾參與了當年對克林頓性醜聞的調查並且表現積極,令不少當時參與案件的人印象深刻。

長期浸淫於華盛頓政治圈的卡瓦諾在保守派中擁有豐富人脈,其中不乏在特朗普面前說得上話的重量級人物,這為卡瓦諾在眾多大法官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提名埋下伏筆。

(小標題)“放心”之選

卡瓦諾在長期擔任律師和法官期間,參與了大量案件的訴訟或審判,顯示出明顯的保守傾向。有美國媒體評論說,卡瓦諾要比剛退休的溫和保守派肯尼迪大法官“保守不少”。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卡瓦諾比歷任大法官中66%的人更保守。

特朗普曾經表示,希望他提名的大法官能夠任職超過45年。因此,保守派最關心的是候選人能否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堅持保守理念。而縱觀卡瓦諾經歷,似乎保守派並不需要為此擔心。

在擔任聯邦法官期間,他曾在一份裁決書中表示,聯邦政府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的權力過大,應當予以限制。這體現了他限制政府權限的理念。在另一份裁決書中,他表示,總統在任期間不應受到民事訴訟和刑事調查困擾,也不應受到檢察官質詢。這一立場無疑讓正經受“通俄門”調查的特朗普感到寬慰。

(小標題)前景不明

拋開具體的法律問題,卡瓦諾提名爭議的大背景是美國自由派和保守派對立日益尖銳的現狀。美國社會近年來不斷走向分裂,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意識形態的高度極化。

從婦女是否有權墮胎,到同性戀能否擁有和異性戀同等的權益;從控槍能否改善社會治安,到學校招生能否依據申請者膚色……美國社會在諸多議題上都存在巨大爭議。而圍繞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的爭鬥就是這一趨勢的一個註腳。

不少美國媒體評論說,此次聽證會充分暴露了美國政治中最為醜陋的部分。它們質疑,一旦成為大法官,受黨爭影響嚴重的卡瓦諾能否公允斷案。

就像卡瓦諾在聽證會上所說的那樣,經過這些指控,人們對他人格的質疑或將永遠不能消除。(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