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專欄」搬出貧窮窩 邁向新生活——寧蒗縣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點擊上方“寧蒗宣傳”關注我們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寧蒗彝族自治縣是一個集“山、少、邊、特”為一體的深度貧困縣,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2001年被列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7年被列為全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社會發展背景特殊,是“一步跨千年”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殊縣份。全縣仍有深度貧困村61個,佔麗江市深度貧困村的55.5%,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809戶、77789人。目前尚有10988戶45459人未脫貧,約佔麗江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60.1%。

“出門就下坡,行路羊腸道,運輸靠馬馱,有病無法醫。”這是寧蒗縣高寒山區、偏遠地區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這裡生存條件惡劣,自然災害頻發,“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寧蒗貧困山區舊貌

按照省市下達的計劃,寧蒗縣易地扶貧搬遷規模內建檔立卡貧困戶3026戶12676人,佔麗江市搬遷總量的80%;同步搬遷戶2660戶9762人,佔麗江市的83.125%。現仍居住在“六類區域”新增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1787戶7694人(其中,新增在國辦系統標識6406人,佔麗江市的98.88%),同步搬遷戶1630戶6039人。搬遷任務十分艱鉅,如何啃下易地搬遷這塊硬骨頭,是寧蒗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攻克的短板。

非常之時,非常之勢,當謀非常之計。寧蒗縣委、縣政府立足搬遷規模大、搬遷資源和條件受限的實際,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扶貧政策重點和導向,理清思路,主動作為,走出了一條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加快城鎮化進程和鄉村振興相結合的路子。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新建成的新營盤鄉毛菇坪新村集中安置點

截止目前,全縣已建成6個新村集中安置點,入住281戶1056人;依託28個老村建大村安置入住1087戶4359人;投親靠友插花安置入住447戶1970人。進城安置542戶2343人的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項目一期,7月底前入住。安置在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項目二期的660戶2839人中,392戶1698人為2017年安置任務,8月份搬遷入住。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項目三期安置943戶4068人,已完成土地收儲,完成前期工作,確保在10月30日前開工建設。集鎮安置60戶258人的大成新村主體房項目已竣工,7月份實現搬遷戶喬遷新居。

為了實施好易地搬遷工程,確保貧困群眾實現挪“窮窩”、斷窮根,啟航美好新生活,寧蒗縣主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聚焦精準要求確定搬遷對象

一是嚴格聚焦“六類區域”,精準識別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堅持“應報盡報、應搬盡搬、真搬實搬”的原則,嚴格按照“戶申請、組審議、村初定公示、鄉鎮複核、縣審定公告”的程序,認定安置對象。開展“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和動態管理精準識別工作,將不符合搬遷對象的814戶3200人剔除出易地搬遷範圍,對2016年實施項目全面進行整改。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一期住戶完成入住

二是嚴把進城安置條件審核關。為了確保進城安置的貧困戶能夠穩定立業、實現穩定脫貧,避免“水土不服”,嚴格確定進城安置三條標準:1、堅持群眾自願。搬遷群眾自我脫貧、改變生活現狀及希望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願望強烈,具有很強的脫貧致富主觀能動性。2、堅持能力優先。被鎖定為進城安置的貧困戶,必須具有一定的自我發展基礎,家庭勞動力必須滿足“至少有1人能夠穩定外出務工”的條件。3、嚴格篩選程序。進城安置由農戶提出申請,按照“三評四定”提出初步名單,鄉鎮初審審核,縣級複核確定。經過嚴格篩選,最終鎖定2336戶10002人為進城安置對象。

聚焦脫貧致富編制安置規劃

制定《易地搬遷三年行動計劃》,按照靠近縣城(鄉鎮)、公路沿線、旅遊景區和中心村“四個靠近”的總體思路,通過進城、建新村、擴老村、投親靠友等方式實施易地搬遷工程。為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以進城安置為主攻方向,在縣城規劃用地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選擇黃金地理位置,拿出155畝建設用地分別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項目一、二、三期,建築面積預計達17.49萬平方米,總投資預計達6億多元,規劃安置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2145戶9250人。

聚焦紅線標準制定搬遷政策

一是嚴守“不讓貧困群眾因搬遷負債、因搬遷影響脫貧”的紅線,堅持宅基地、主體建築面積不超過150平方米,人均建築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貧困戶建房自籌資金不超過1萬元的紅線底線,正確引導、嚴格把關兌現政策。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項目嚴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積,規劃建設戶型為60㎡、80㎡、100㎡三種戶型,分別安置3人戶、4人戶和5人及以上貧困戶。嚴格控制安置住房建設成本。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項目住房實際造價每平方米控制在1800元以內。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二期住戶完成抽籤

二是堅持“六個到位”,確保搬得出。駐村工作隊、掛聯人員必須做到:搬遷戶原居住地舊址要到,搬遷戶選擇新址要到,建設安居房地基平整要到,建設安居房放線要到,建設安居房主體結構要到,安置房竣工驗收要到。

三是堅持“四個靠近”,確保穩得住。按照靠近縣城(鄉鎮)、公路沿線、旅遊景區和中心村的總體思路,通過進城、建新村、擴老村、投親靠友等方式進行安置。

四是嚴格規範項目建設程序,抓好質量監管。聘請第三方監督工程建設各環節全過程,確保住房質量。

五是嚴格兌現安置住房建設補助和獎勵政策。對安置戶給予人均2萬元的補助;拆除原居住地住房、復墾複綠的每人再獎勵0.6萬元,獎補資金基本抵消建房成本,安置戶只需進行簡易裝修即可入住,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因建房舉債而影響脫貧。

聚焦自我發展落實幫扶措施

按照易地搬遷“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對易地搬遷貧困群眾的產業扶持和增收工作,實施了“四個一”工程:即安排戶均1萬元的扶持資金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每戶加入一個合作社,每戶至少有一人穩定外出務工,每戶至少落實一畝的退耕還林指標,切實保障搬遷群眾的收入來源,確保“扶上馬,送一程”。按照產業發展短期靠勞務、中期靠種養業、長期靠教育的思路,去年以來共培訓15294人,技能培訓1792人,新增穩定就業5600人。

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項目重點抓好四項工作:1、著眼發展前景選址。項目位於“產城教”融合的核心規劃區,路、水、電、訊、環衛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文化、養老、休閒等公共服務設施齊備,搬遷戶真正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服務,同時緊鄰商業區以及正在規劃的農特產品展示園區,為安置戶的就業帶來方便,發展前景良好。2、抓好素質提升工程。對進入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項目一期的貧困戶開展勞動技能培訓2053人次,適時組織搬遷貧困戶參加縣內外企業的勞動力轉移就業招聘會,有2100餘人實現外出務工。3、優先保障就業。建立就業脫貧臺賬,公益性崗位優先用於保障搬遷安置戶就業,積極引導縣內企業在用工方面給予貧困戶優先照顧。4、切實做好教育衛生保障。堅持就高不就低,由搬遷貧困戶自主選擇城鄉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對大病患者全部納入安置地醫療救助範圍,對搬遷貧困戶子女上高中、大學的給予免除部分學雜費等優惠政策。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一排排新房如雨後春筍般生長

在集中安置點建設中,同步推進基礎配套、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產業開發、基層黨建及新風培育工作。幹群一心,其利斷金;廣袤彝鄉,展露新顏。如今,在寧蒗縣各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一排排新房如雨後春筍般生長,一幅幅“規模化、特色化、城鎮化、生態化”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攻堅戰猶酣,逐夢未有期。為了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戶,全縣上下齊心聚力,百倍用心,千倍用力,感恩奮進。

當高山峽谷的貧困群眾搬離窮窩,當山坡地角的果實滿園飄香。我們堅信,寧蒗縣一定能夠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建成涼山地區最美彝鄉。

(寧蒗縣易地扶貧搬遷辦公室 供稿)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承辦:寧蒗縣委新聞辦

審核:郭衛華

終審:李學忠

歡迎您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關注我們,也歡迎您向我們提出寶貴意見建議。新聞線索或來稿請發QQ郵箱:

2467571908 54450226

「脱贫攻坚专栏」搬出贫穷窝 迈向新生活——宁蒗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