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博士盤點:別被霸座男嚇壞,其實博士們很有愛!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高鐵霸座男孫某“火了”

該男子霸佔他人座位且撒潑耍賴

當乘務員讓他起身歸還座位時

他卻說“起不來,給我找個輪椅吧”

“好吧,心想事成!”

該男子又被扒出“考博作弊”,“博士在讀”,“論文抄襲”等

讓人唏噓不已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最近,許多社會熱點人物都被貼上了“博士”的標籤

上交博士相聲夫婦怒懟郭德綱

知乎大V、哥大博士李家暉人設崩塌

博士

這一人類世界能夠賦予的最高學歷

正逐漸變為一個貶義詞

正如當初“專家”變成“磚家”

好多人會嘲笑說:讀博讀傻了

但是

博士真的如此不堪嗎?

當然不是

打鐵還需自身硬

博士們應該如何提高自我修養

做一個優雅的博士呢?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清華博士李寅飛:博士也有正常人

“如果是為了自己過癮就得,那讀不讀博士恐怕差別不大。如果為了說出點兒名堂,讓更多人知道並且掙錢能活著,我覺得清華博士四個字給我加了太多分了,實話說,如果我擁有和今天同樣的相聲表演和創作水平,但我不是清華的博士,可能就沒什麼媒體關注採訪我了,這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點,應該說很有助於我的相聲事業發展。”當被問及“如果讀了五年博士,最後卻說了相聲,這個博士是不是白讀了”,李寅飛這樣回答。

李寅飛,清華大學2005級本科,2009級碩士,2012級博士研究生,曾在“德雲社”學習相聲表演,現為大逗相聲演員,於2016年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中聽了上交博士夫婦“公式相聲”的高論之後,李寅飛表示“他們(李宏燁博士夫婦)是拿自己的東西當真了”,“此次登臺就是為了證明博士裡面也有正常人。”在臺上,他們的柳活好,包袱新,功底紮實,引得一片叫好聲。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只是相聲領域,音樂界也活躍著一大批博士,《中國新歌聲》裡的生物學博士宿涵,利用AI幫助改編周杰倫的《止戰之殤》,成功獲得導師轉身。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寫到這裡,喜歡寫打油詩的小編也情不自禁rap幾句:

yo~yo~yo~

如果你不會western blot

How can u be my dear friend?

中國科技的日新月異

全出自博士勤勞的brain and hand~

有人說博士只會搬磚

卻對我們的fashion視而不見

請去掉我們的博士頭銜

看看我們真正的王冠

skr~~~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近幾年“轉行熱”、“勸退熱”、“萬般皆下品,唯有CS高”等口號甚囂塵上。其實,轉行本就是個偽命題。中國高校的博士與博導比例一般在5:1至10:1之間,也就是說,十個人裡只有一個將來會從事科研工作。一項調查顯示,化學類專業博士畢業從事本專業的僅佔20%左右。這是因為博士的研究領域要麼過於基礎,要麼過於超前,工業界沒有對應崗位,無法直接應用於生產,想要靠著博士五年的所學吃一輩子,只怕會餓死~

修學儲能,先博後淵。——楊昌濟

李沐,前百度少帥,2012年放棄在百度的高薪工作,前往美國開始了五年的博士生涯,帶著工業界的難題去學術界尋找答案。

五年後,學成歸來的他又將學術圈中的新技術應用到工業界,推動了AI的進步。在我看來,這是博士的理想型。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李沐,亞馬遜AI主任科學家

李沐說,答辯前一天的晚上,我想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博士收穫最大的是什麼”,另一個是“如果可以重來會怎麼辦”。對於第一個問題,這五年時間自然學到了很多東西,例如系統的學習了分佈式系統,緊跟了機器學習這五年的發展,寫文章做幻燈片做報告水平有提升,代碼能力也加強了些。自信上有所提高,覺得既可以做一流的研究,也可以寫跟大團隊PK的代碼。只要努力,對手沒什麼可怕的。

但更重要的是博士的五年的時間可以專注的把一些事情從技術上做到最好,做出新的突破,這個氛圍沒有其他地方能給予。

第二個問題的一個選項是當年留在國內會怎麼樣? 當年百度的夥伴們多數現在都做得很好,都在引領這一波AI的潮流,甚至有好幾個創造了上億價值的公司。所以從金錢或者影響力角度來看,一直在工業界也不差,說不定現在已經是土豪了。

不過我覺得還是會選擇讀博。賺錢以後還有大把時間可以,但是能花幾年時間在某個領域從入門到精通甚至到推動這個領域發展的機會就一次。站在這個領域的高點會發現世界雖然很大,但其實其他領域也使用差不多的技術,有著同樣的發展規律。博士期間領悟到的學習的方法可以在各個方向上都會大有作為。

更重要的是理想和情懷。人一生要工作五十年,為什麼不花五年來追求下理想和情懷呢?

回首往事,有多少人在當初選擇讀博時不是懷揣著理想與情懷而來呢?又有多少人真的把這份純真堅持到了最後?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不堪忍受挫折和失敗提前退場,有的人因為看清了所謂的“科研的本質”而開始養老混日子,佛系科研,有的人堅持到了最後,卻發現自己五年的成果是一堆廢紙,自己都不想去看一眼自己發表的paper。

這說明了什麼?科研僅僅靠情懷是不行的,理想不能靠愛發電,想不出idea情懷不會給你一個實驗方案,做不出實驗來情懷也不會幫你解決,到頭來,理想和情懷都在談笑間灰飛煙滅。

博士最需要的是求知慾,將人類在某個領域的知識邊界最大限度地推向未知的方向。正如李沐博士那樣,發現工業界無法解決的問題,帶著問題去讀博,這樣才有激情去搞研究。如果只是緊跟熱點,做一些“跟班式”的研究,只能是瞎子趕廟會——湊人腦。到頭來,自己都會看不起自己,更有甚者,狗急跳牆,搞出學術造假和學術不端的醜聞。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讀博,那你一定不適合讀博。——博士悖論

前些天,知乎大V,中科院生物學博士李雷撰文控訴自己被割了韭菜(被騙錢的一種委婉說法)。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他說:我寫這個內容,只希望讓更多的人避免像我一樣經歷。似乎自己是一個白蓮花般的受害者,畢竟自己一年的繼續付諸東流,理應引起眾人的憐憫。

但是,問題似乎沒有這麼簡單。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說白了,這位李雷博士就是割完韭菜,又被別人收割了。然而,他最起碼說出來了,承認了,不像某些更壞的人:如果自己被騙了,就要加倍地去騙別人。

現在的社會中,最讓人寒心的一個現象是高知人群中,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越來越多。前文中提到的霸座博士就是典型的代表。俗話說不怕流氓膽子大,就怕流氓有文化!博士中的利己主義者的存在讓社會對知識不再尊重,反而引發了民眾對知識分子的反感甚至敵意,專家變“磚家”就是因為一些所謂的專家自作聰明,亂出餿主意,損害人民的利益,導致了群眾的負面情緒。

有的博士,希望藉助自己的知識,通過所謂的割韭菜,迅速擴展自己的財富,實現階級跨越。這種思路是浮躁的社會造成的,也是博士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造成的。古人云,未曾學藝先學禮。明辨是非善惡,做坦蕩正直的人比發100篇nature,science對社會的貢獻還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海歸,女博士,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帶著這些光鮮亮麗的標籤,30歲的于娟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自己會與癌症聯繫在一起。

2009年確診乳腺癌晚期的時候,一歲多的女兒才剛會叫媽媽。留給於娟的時間卻僅剩下不到24個月。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已故復旦女教師 于娟

“我曾經的野心是兩三年搞個副教授來做做,於是開始玩命想發文章搞課題,雖然對實現副教授的目標後該幹什麼,我非常茫然。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標的事情拼了命撲上去,不能不說是一個傻子乾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去。”作為高校教師的她,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隨著博士畢業生的增加,如今的高校對於青年教師的要求水漲船高,有人把青年教師稱為“工蜂”一族,原因是工蜂承擔了蜂群中的大部分工作,高校“工蜂”族也是高壓人群。調查報告顯示,作為近九成擁有博士學位的高知群體,72.3%的受訪者直言“壓力大”,其中更有36.3%的人認為“壓力非常大”,而壓力主要來自3個方面——科研任務重、教學任務多和經濟收入少。七成“工蜂”的收入來源主要還是工資,五成人的年均“工資外收入”不足兩萬元。

于娟的悲劇是無疑來源於學術圈中青椒的壓力過大,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她的生活習慣。

對於自己得癌症的原因,她反思了當時的生活方式:“我認識的所有人都晚睡,身體都不錯,但是晚睡的確非常不好,回想10年來,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學習、考GT之類現在看來毫無價值的證書、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與此同時,聊天、網聊、BBS灌水、蹦迪、吃飯、K歌、保齡球、吃飯、一個人發呆填充了沒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個夜晚,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博士們由於巨大的畢業壓力,每天的工作時間很少低於12個小時,相應的入睡時間也都在後半夜。長期的熬夜,缺乏鍛鍊導致博士們的身體狀況基本處於亞健康狀態。另外,實驗的挫折,導師的壓力,對未來的迷茫都會產生莫名的焦慮,甚至是輕度抑鬱。身體和精神的長時間亞健康,你還優雅的起來嗎?

開心每一天,活過一百歲。——浙江某985大學材料學院院長

以上講述的的四位博士的故事,分別是對應了功、名、利、祿,他們或堅持本心,或走了彎路,但我相信博士應懷著赤子之心去做人做事。

博士,古為專通一門或精通一藝的人。如今,博士已經突破了學術的範圍,成為了一個社會標籤。作為一群擁有最高學歷的人,博士對於科技進步的推動是毋庸置疑。在生活中,博士往往被認為是高素質的代表,更應當謹言慎行,做一個知行合一,優雅從容的博學之士。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 END -

正能量博士盘点:别被霸座男吓坏,其实博士们很有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