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來了嗎?

2018年9月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是一個不平靜的月份。

不平靜一、鬱亮拋出萬科要活下去的底線論

鬱亮的9月內部講話比較長,但核心內容其實很簡單,歸納起來就一句話“這次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真的來了,萬科未來三年的基本要求是活下去”。

實際上,萬科作為目前房地產行業中負債率和融資成本最低、市值最高的企業顯然是不會活不下去,我覺得這是鬱亮借內部講話來對外喊話,其實就是在警示其他房地產企業,“連我萬科都開始了擔心能否活下去了,你們中小開發商就自求多福了”。

不平靜二、預售製取消的傳聞

9月21日,一則預售制醞釀取消的新聞震撼了地產界,結果整個房地產板塊集體大幅下跌,顯然開發商是經不起取消預售制的考驗。當然我認為短期內預售制不會全面取消,此次傳聞可能只是一次“壓力測試”,相關部門先放個風出來,考驗一下市場的承受能力。

9月28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社科院又出來補刀,也建議推動有條件的城市取消期房預售行政許可,理由就是預售制度以政府信用為房地產企業融資背書,增加了行業槓桿,一旦房價下跌將引發諸多的經濟社會問題。此時已成驚弓之鳥的房地產板塊股票再次“撲街”,逆勢下跌。

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來了嗎?

不平靜三、高息債浮出水面

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來了嗎?

是的,我們沒有看錯,一家閩系大型房企最新的融資成本是13.7%,而且這還是美元債,存在美元繼續升值的潛在風險,其實在當下售價受限,稅負提高的背景下,房企非常容易出現融資成本高於資本回報率的倒掛現象。

不平靜四、房地產廣告越來越多了

最近明顯感覺到手機端推送給我的房地產廣告越來越多了(儘管我根本不打算買房),先看看這則推送廣告吧!武漢中心城區1萬元起的街鋪和寫字樓,要知道這個區域的住宅樓面地價可能就要上萬元。

怎麼感覺這價格一夜回到十年前,但願只是開發商的廣告噱頭。

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來了嗎?

不平靜五、業主大鬧售樓部再現

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來了嗎?

最後還是回到主題上來,鬱亮所說的房地產轉折點真的來了嗎?

其實我覺得具體的轉折點還真的不好判斷,這就像預測股市的最高點一樣,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但房地產行業的轉折期應該是真來了!

談到轉折期的買房選擇上,我覺得:

首先如果是剛需,遇到合適的該買就買,如果遇到轉折期就可以不買的剛需其實是“偽剛需”;

其次如果是改善性需求,作為升級版的剛需,遇到合適的最好採用置換方式購買,而且是先賣後買,這樣壓力小、槓桿低;

最後如果是炒房,想必已經有多套房產了,此時繼續加槓桿買房,勇氣可嘉,但請記住鬱亮說的那三個字“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