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大搬遷,原因大多相同

7月1號到7月2號,華為有多個部門進行搬遷,據悉將有2700多人從廣東深圳搬遷到廣東東莞上班。據華為員工介紹,華為將在今年大規模搬遷,由於人數較多所以將分3次搬遷。7月1號為第一次搬遷將有2700多人,第二次為7月30號搬遷人數有3000多。第三次搬遷為8月30 號,人數為8000多。

華為公司CEO接受採訪時談到華為“外遷”,任正非說道“深圳的營商環境總體已經很好了“,“我們從未想過要外遷,我們總部基地永遠在深圳”。

對於華為大規模搬遷有專業人士表示,華為,在業務人員等地方處於高速發展期的大型企業,所需要多生產基地較多,也就是說需要的土地較大。深圳近幾年的土地資源比較緊張,而且任振飛在之前也說過“深圳房地產太多了,沒有大塊的工業用地了”所以華為需要找更為廣闊的地方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搬遷部分業務部門也是較為機智的。

科技巨頭大搬遷,原因大多相同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 眾多大小型科技企業都紛紛將一些部門搬遷出一線以及二線城市。其中就有華為,阿里巴巴,中信,大疆科技等。說是搬遷其實只是將一些研發和生產部門搬到二三線以及三四線城市。

科技巨頭大搬遷,原因大多相同

大疆搬到東莞松山。中信搬到河源,小米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阿里在西安設立北總部。這裡所說的搬遷只是在這些地方建立一個部門等。之所以搬到這些地方是因為這些地方土地充足,土地價格低,房價也更低。

科技巨頭大搬遷,原因大多相同

除了房價問題,科技生產和研發也離不開人才的挖掘,就如松山來說,這裡有東莞中科大學制造研究院,盈動科技以及固高科技等一些知名研究院和高科技企業。武漢也是中國大學較為集中的城市。院校眾多,擁有大批高端人才。西安也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也是人才傑出的地方。搬到這些地方也是有所考慮的。

科技巨頭大搬遷,原因大多相同

當然了有人會問到騰訊不打算搬遷嗎。當然不是騰訊董事馬化騰也曾提到過將研發中心遷移到二三線城市。同時也表態說:“我們一定要跟著人才走,哪裡人才多,就要在哪裡設立基地。”

科技巨頭大搬遷,原因大多相同

以上就是小編對於那些科技企業搬遷的見解,不過他們搬遷也都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規劃以及商討後得出的結論。正所謂無風不起浪也許就可以用來表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