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爲你揭祕,從事哪些職業的畢業生滿意度最高?

大數據為你揭秘,從事哪些職業的畢業生滿意度最高?

上大學為了找份好工作,從填報志願那天起就擔心畢業沒工作。據新聞報道,個別畢業生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竟跳了三次槽。相比以往的求職者,不少90後往往更注重就業“幸福感”。那麼問題來了:從事哪些職業的畢業生滿意度最高?答案請往下看~

1

本科畢業生就業滿意度

最高/最低的前十位職業

大數據為你揭秘,從事哪些職業的畢業生滿意度最高?

大數據為你揭秘,從事哪些職業的畢業生滿意度最高?

可以看出,2017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就業滿意度最高的職業是“稅務專員”(85%),最低的職業是“化學設備操作員和管理員”(47%)。

2

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滿意度

最高/最低的前十位職業

大數據為你揭秘,從事哪些職業的畢業生滿意度最高?

大數據為你揭秘,從事哪些職業的畢業生滿意度最高?

可以看出,2017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半年後就業滿意度最高的職業是“航空乘務員”(87%),最低的職業是“搬運工(不包括機器操作人員)”(34%)。

3

數據說明

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於2018年3月初完成,回收全國總樣本約30.6萬份,其中本科生樣本約15.6萬份,高職高專生樣本約15萬份。

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出爐

●就業滿意度方面,博士生最高,專科生最低

●學校及網絡招聘、熟人介紹是求職重要渠道

●工作能力、實習經歷、求職技巧等影響最大

為及時準確地瞭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為教育決策和畢業生就業提供更豐富有效的信息,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繼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對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之後,於2017年6月又進行了第八次大規模的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包括我國東、中、西部地區20個省份的33所高校,其中“原985”重點高校5所、“原211”重點高校5所、一般本科院校11所、高職院校9所、民辦高校2所、獨立學院1所。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8076份。本文是對2017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統計分析的節選。

1. 畢業生平均起薪4537元

收入是反映就業狀況的關鍵指標之一。在本次調查中,由已經確定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對自己的起薪進行了估計。為了排除奇異值,我們只統計了月起薪在500~30000元之間的觀測值。統計結果顯示,2017年高校畢業生月起薪的算術平均值為4812元,中位數是4000元。按照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分別賦予43%、47%、8%和2%的權重計算,高校畢業生月起薪的加權算數平均值為4537元。

畢業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點:

學歷越高起薪越多。從算術平均值看,專科生為3185元;本科畢業生為4825元;碩士為8556元;博士為10774元。從中位數看,專科生為3000元;本科畢業生為4500元;碩士為8000元;博士為10000元。

性別之間存在差異。從算術平均值看,男性為5034元,女性為4592元,兩者相差442元。

學校類型之間存在差異。從算術平均值看,“原211”(包括“原985”)重點高校為6988元,一般本科院校為5151元,高職院校為3152元,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為3256元。

就業地區之間存在差異。從算術平均值看,京津滬為7877元,東部地區為4756元,中部地區為3870元,西部地區為3600元。最高與最低收入之比為2.2倍。

就業地點之間存在差異。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平均收入最高,為5574元;地級市的平均收入為4064元;縣級市或縣城的收入平均為3446元;鄉鎮和農村的收入分別為3119元和3416元。最高與最低收入之比為1.8倍。

工作單位性質之間存在差異。幾個單位類型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

(1)科研單位6939元;

(2)三資企業6753元;

(3)高等學校5446元;

(4)國有企業5190元;

(5)黨政機關4846;

(6)私營企業(民營、個體)4362元;

(7)其他企業4343元;

(8)其他事業單位4332元;

(9)中小學4318元;

(10)醫療衛生單位4281元。最高與最低收入之比為1.6倍。

工作類型之間存在差異:專業技術工作、企業管理工作、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收入位居前三,分別為5383元、5133元和4913元;商業和服務人員、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的收入居中,分別為4773元和4491元;最低的是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收入分別只有3371元和3193元。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1.7倍。

行業之間存在差異:19個行業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

(1)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為6220元;

(2)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為5947元;

(3)金融業為5657元;

(4)文化體育娛樂為5108元;

(5)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為5038元;

(6)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為5006元;

(7)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為4982元;

(8)房地產為4900元;

(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為4829元;

(10)教育為4723元;

(1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為4351元;

(12)製造業為4256元;

(13)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為4202元;

(14)建築業為3950元;

(15)農林牧漁為3874元;

(16)採礦業為3864元;

(17)批發零售為3846元;

(18)住宿餐飲為3608元;

(19)居民服務為3370元。

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1.8倍。

2. 就業滿意度普遍較高

由於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選擇權,因此畢業生對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滿意程度較高。在已經確定就業單位的畢業生中,有28.5%的畢業生對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滿意;50.7%的畢業生感到滿意;17.3%的畢業生感到一般;2.7%的畢業生感到不太滿意;只有0.8%的畢業生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

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具有以下特點:

學歷之間存在差異:博士生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碩士生和本科生,專科生的滿意度最低。

性別之間存在差異:男性的滿意度高於女性。

學校類型之間存在差異: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原211”(包括“原985”)高校,再次是一般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滿意度最低。

就業地區之間存在差異,但差異不大:在京津滬地區就業的滿意度最高,第二是東部地區,第三是中部地區,在西部地區就業的滿意度最低。

就業地點之間存在差異,城市越大滿意度越高: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就業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級市,第三是縣級市或縣城,第四是鄉鎮,在農村就業的滿意度最低。

工作單位性質之間存在差異,11個單位類型按照滿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

(1)黨政機關;

(2)科研單位;

(3)高等學校;

(4)國有企業;

(5)中小學;

(6)三資企業;

(7)其他事業單位;

(8)私營企業(民營、個體);

(9)其他企業;

(10)醫療衛生單位。

工作類型之間存在差異:7個單位類型按照滿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

(1)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事業單位管理人員;

(2)企業管理人員;

(3)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

(4)商業和服務人員;

(5)專業技術人員;

(6)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

(7)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

行業之間存在差異:19個行業按照滿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1)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

(2)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3)採礦業;

(4)農林牧漁;

(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

(6)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

(7)文化體育娛樂;

(8)教育;

(9)住宿餐飲;

(10)居民服務;

(11)金融業;

(1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

(13)房地產;

(14)建築業;

(15)製造業;

(1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7)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

(18)批發零售;

(19)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