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退堂鼓打得最響的地方 其實真的需要更多孩子

在農村,生產資料比較匱乏,工作崗位單一,農民以種植為主,一般都是幹力氣活兒的時候居多,所以農民迫切需要勞動力,而獲取勞動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生養孩子,所以在農民的老觀念裡,能生就生是基本的理念。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在這種思想的作用下,農村出現了勞動力過剩的情況,新增的勞動力遠遠地超過了實際需求,給農村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造成了較大的干擾,這才有了後來的計劃生育。

二胎政策退堂鼓打得最響的地方 其實真的需要更多孩子


由於這些年有計劃地控制人口,農村的發展完善的速度特別快,農民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到了現在,各項條件都比較成熟了,所以對於人口的控制,又逐漸的放開了。根據農民的意願,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可以再要一個。畢竟多要一個孩子很多農民的心願。對於這樣的好事兒,曾有專家預言,農村的人口將很快進入一個小的"爆發期",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因為談及二胎,農民都打了退堂鼓。如果說哪些地方退堂鼓打得最響?農村要數其中之一了。

二胎政策退堂鼓打得最響的地方 其實真的需要更多孩子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農民對孩子的教育慢慢的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從最初的多生幾個,粗茶淡飯,只要餓不著,破衣爛衫,只要凍不著就行到現在的集中優勢資源,培養家族精英。而要集中優勢資源,資金投入就必不可少,從小時候的奶粉開始算起,喝到3歲,估計就得好幾萬。這才是一項,再加上孩子後續的教育投入,對農民來說,這怕是一筆龐大到不敢細算的數字了,所以生養一個已讓人身心疲憊,哪裡還敢要第二個呢?

二胎政策退堂鼓打得最響的地方 其實真的需要更多孩子


但專家似乎並不贊同農民的這種想法,專家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農民不一樣,專家直接放眼十幾二十年後。真到那時候,生活壓力會更大,而農民如果只有一個孩子的話,他就要承擔起至少4個人的養老,這對普通農村的青年來說,幾乎是難以完成的任務,所以他需要兄弟姐妹要共同承擔父母的養老義務,這樣以來大家的壓力都不至於太大,同時還能享受天倫之樂。從這個角度來說,生育二胎也是為農民好。

二胎政策退堂鼓打得最響的地方 其實真的需要更多孩子


客觀來講,農民想的和專家說的其實都有道理,無非是哪種情況更適合哪種農民而已,所以農民也要正確的看待二胎的問題,如果家裡條件比較適宜要的話,該要也可以要。當然,如果條件比較有限,那最好還是要三思,省的一個都照顧不好,好要照顧多個。當然,也有少數農村出了獎勵政策,鼓勵農民要二胎,具體的農民可以諮詢村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