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电荷不存在?我们在这里做一下科学普及

其实当代主流科学界是不相信电荷不存在的(尽管电荷不存在这是一个事实),所以,所有学术期刊都拒绝刊登电荷不存在的文章。(希望大家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其实是最独裁和专制的,还依然完全没有民主和自由的,学术界和学术期刊只能存在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缺乏制衡的机制,我希望通过各位的努力,在任何学术期刊都可以发布不一样的声音的那一天的到来)

一:电荷的起源

1:因为希腊人发现摩擦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也就是摩擦起电现象),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的存在的,假设出了“电荷”的存在。(这个假设未知去解释另外一个未知)

2:另外,电荷还用来解释电流,在全世界的所有教科书中,都认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转移形成的。即:电子通过传导电荷来产生电流。(这个也是用未知去解释另外一个未知)

3:认为验证了电荷存在的实验有三个:

A:验电器; B:库伦测到到电场作用力平方反比的库伦定律(库伦定律);C:密立根测量电荷量e的油滴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

(注意:所有实验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直接测量到电荷,测量到的都是一种作用力的存在,这种作用力是不是电荷发出的,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所以,如果有人宣称电荷不存在,就需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二:电荷的发展

1:因为认为存在电荷,所以延伸出正负电荷,其次延伸出电场,再其次延伸出强相互作用力,如果电荷不存在,这些东西都将不存在。

2:因为电荷的存在,还延伸出库伦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注意:麦克斯韦是人类排名第三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方程组被视为人类10大最美方程组之首),如果电荷不存在,整个电磁学都会被推翻。

3:因为认为电荷的存在,化学的基础,化学键理论就是用电荷来解释的,如果电荷不存在,就需要修改化学键理论,这会动摇整个化学大厦。

4:电荷还用来构建当代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解释正反物质,解释夸克。如果电荷不存在,当代物理学近100年建立起来的标准模型都会被推翻。

5:其次,无数人通过传教电荷理论,获得了工作,收入,荣誉和社会地位,同时电荷理论还成为了一种科学信仰。所以,如果电荷不存在,会冲击无数人的科学信仰和破坏无数人的既得利益。

所以,你可以看出,如果电荷真不存在,这个是一个比“哥白尼革命”还要伟大的革命。

三:为什么说电荷不存在呢?

1:摩擦起电现象不用电荷也可以解释;

2:也可以解释电流没有电荷;

3:库伦定律没有电荷和电场也可以解释;

4:密立根油滴实验不用电荷也可以解释;

5:验电器不用电荷也可以解释;

解释如下:

A:对于摩擦起电现象,可能跟大家想的差距太大。理由是摩擦并没有产生静电,而是消除静电,摩擦物体的表面,其实是给物体表面上的电子施加一个作用力,这样会导致电子定向碰撞运动(就像打台球一样),进而就产生了一个动量流/力流(电流),因为这个过程是产生运动的电流,所以是消除静电,我们在干燥的季节被静电电到,其实是被一个动量流冲击了,这个根本不是静电,而是电流(动量流)。

而摩擦过的尺子之所以会吸引碎纸屑,理由是摩擦会产生动量流(电流),电子具有磁矩(通常磁矩混乱),动量流的存在会极化(理顺)电子混乱的磁矩,进而对外显示磁性(任何物体都具有内秉磁性,因为任何物体都有电子,电子都有磁矩),也就是说,摩擦可以产生电流(动量流)和磁场,也就是说,摩擦过的尺子,其实变成了一个电磁铁,因为电磁铁磁力非常强,所以可以轻松磁化碎纸屑(碎纸屑有内秉磁性),进而摩擦过的尺子能吸引碎纸屑。

所以,我当时预言:1)电磁铁可以吸引碎纸屑;2)永久磁铁(强力磁铁才能观察到)可以吸引碎纸屑;3)摩擦的尺子能引发小磁针偏转;4)被尺子吸引的碎纸屑有两个磁极;5)摩擦过的尺子具有电磁辐射;6)摩擦过的尺子有电流。等

我也真是把实验视频发给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奖得主约瑟夫森教授,才获得他的青睐,也才有他支持我的实验,也才有亲自写推荐信推荐我去清华。(要知道,他最开始看了我的结论,觉得这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所以,摩擦起电现象不用电荷就可以解释,用已知就可以解释未知,不用假设电荷这个未知去解释摩擦起电现象另外这个未知。

B:对于电流,上面也提到了,电流的本质其实是电子直接定向碰撞运动产生的动量流或力流,电子之间传导的并不是电荷,而是电子的动量,对这个动量精确的表达是“电子角动量的冲量或者增量”。

所以,电流不用电荷就可以解释,而且我们用已知“电子的动量”去解释电流现象,不用假设未知电荷的存在,来解释未知电流。是否先进,一目了然。

C:在库伦定律中,库伦只是测量到一种平方反比作用力的存在,并没有测量到电荷或者电场。而这种平方反比的作用力,其实是磁场力,因为摩擦可以产生电流,电流激发的磁场是电流元磁场,电流元磁场正好是平方反比,在不考虑矢量的情况下,从磁场就可以得出库伦定律。所以,所谓的库伦电荷电场的平方反比定律,其实是磁场的平方反比定律。所以,库伦定律被推翻了。

D:密立根曾经用油滴测量出了电荷量的大小,事实上,密立根没有测量到电荷,而是测量到一种作用力的大小,而这种作用力可以用磁力来解释。所以,密立根油滴实验不能证明电荷的存在。

E:在初中的时候,为了证明电荷的存在,物理老师会用验电器的铝箔排斥和吸引现象来证明,事实上,这个排斥和吸引,是磁场的作用,因为摩擦可以产生电流(动量流),电流激发磁场,金属铝箔通电后会产生磁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验电器那个证明的不是电荷存在,而是电荷不存在。

四:如果电荷不存在,为什么前人都没发现?只有等到凡伟了才发现?

答案跟大家想的可能不一样,并不是凡伟比前人聪明。

原因是:我们现在学习的电磁学建立在19世纪,人们在20世纪了才发现电子的存在,19世纪以前,普遍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不知道原子核模型,不知道电子的存在,更不知道电子有磁矩,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库伦和麦克斯韦只能认为有东西在原子之间传递,这种东西被称为电荷,所以有了我们现在学习的传导电流。

如果库伦和麦克斯韦时代知道电子的存在,知道电子磁矩,知道原子核模型,电荷不存在和电流的传导动量流学说就被他们提出来了,跟轮不到我,也就是我捡了时代的认知的便宜,而不是智商更高。又由于上个世纪的人们忙着研究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根本不会顾及被他们视为已经非常完美的基础电磁学理论了,而到了21世纪,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很多认知基本趋向成熟。加上我对电荷、电流和磁场的好奇心,才让我捡了便宜。

五:人类历史上有类似“电荷说”一样的学说吗?

有的,人类历史有一个学说,非常的像电荷说,被否定了,那就是“热质或者燃素说”。

当时的人们认为,温度越高,热质越多,温度越低,热质越少,一样的是假设未知解释已知,逻辑没毛病,包括化学之父拉瓦锡都奉为真理。后面的人们发现,热是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温度是碰撞速率,并不存在“热质或燃素”这种客体。

所以,我今天要否定“电荷说”,就像当年否定“热质说”一样。

总结:因为电荷不存在,所以电场不存在;因为电荷和电场不存在,所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就被改写了(我论文里有改写后的方程);因为电荷不存在,强相互作用力也就不存在,因为强力是因为认为电荷存在,为了圆谎提出的新的谎言,当时的人们发现原子核中的质子并不会相互排斥,反而形成致密的原子核(这个完全不符合电荷学说),因为根据电荷学说,电子带负电,质子就要带正电,质子带正电,质子之间就会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产生静电排斥。这里可以看出,原子核的存在已经彻底否定了电荷说,为了圆实验与理论的矛盾,只能假设出一种强相互作用力的存在,是这种强力客服了质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力,最后才让质子结合为原子核的。(现在想想,多可笑)

年纪大的人,已经不太可能接受新的学说了(有也很少),所以,未来的科学真理掌握在我们年轻人的手里。希望大家看到后广为传播,杜绝学阀的独裁专制。你我都是亲身经历和见证历史的人。

凡伟

2018.8.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