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李雪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一個“因戲而生,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他是中國最貴的男演員,卻清貧的讓人心疼落淚!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1954年2月,李雪健出生于山東省菏澤市的一個農民家庭。1980年,憑藉話劇《九•一三事件》林彪一角,奪得首屆“梅花獎”。1990年,主演電影《焦裕祿》,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和第十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老戲骨”李雪健並不是專業演員出身。1965年,11歲的李雪健隨父親前往貴州三線支邊,16歲進工廠勞動。70年代後半期,跟隨文藝團體的恢復,李雪健獲得了跑龍套、幹雜活的機會,後來進入劇組,獲得了考入空政話劇團的機會。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2001年11月,在拍攝電視劇《中國軌道》時,李雪健脖子上長了一個小疙瘩,嗓子很難受,沒想到隔些天他便咳出了血。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電視劇拍攝過半,一切都在正常地進行著,李雪健以為是勞累過度,也沒有在意。突然傳來李雪健得鼻咽癌的消息。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知夫莫如妻。李雪健的妻子於海丹知道李雪健不會立刻暫停拍攝去治療,因此,拒絕了總武裝備領導人的建議。“讓雪健把戲停下來治病是不可能的,這不符合他的為人和性格,邊拍邊治的方法他才能夠接受。”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李雪健說:“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著,就是美麗的,有了這段經歷,會更加珍惜生命,不光是珍惜自己的,也包括愛人、朋友的;更珍惜情感,珍惜人生的每一次機會,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少帥》中,李雪健扮演張作霖,他將“老帥”身上那股來自綠林將軍的霸氣與匪氣拿捏得恰到好處,獲得眾多網友的“零差評”。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李雪健很早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是一幅油畫,可以擺屋裡百看不厭。“我沒有這個條件,所以我要不停地變換。”他演過林彪,演過李大釗,演過宋江,演過李鴻章,演過秦始皇;演過北京胡同裡的好人宋大成,演過老舍筆下的鼓書藝人;演過“文革”題材的電影《藍風箏》,演過1980年代的實驗話劇《WM》;演過一系列中共樣板幹部,也演過國民黨的省長李培基,並因此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憑著“傻小子睡涼炕”的勁頭,大龍套在1980年的話劇《九一三事件》中嶄露頭角。為了扮演林彪,李雪健在一個月裡餓瘦二十斤,為了找“手冰涼”的感覺,每次上臺前還要少吃。同事說:把這小子化裝後擱天安門上能把人嚇死。演出結束,王光美上臺慰問,堅決不與“副統帥”握手。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這是成功的開始。十年之後紅遍大江南北的《渴望》和當年的主旋律票房奇蹟《焦裕祿》讓李雪健嚐到了走紅地毯的滋味,“確實有些頭暈。”1991年,京、津三次舉行李雪健表演藝術研討會。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2002年,李雪健復出,表哥田壯壯誇他的表演有了很大變化。“我自己沒有這種感覺,但我有一個念頭特別強烈:珍惜每次機會,拍一個少一個了,我還想多拍幾個。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大家說我有變化,我跟得獎了一樣高興,說明我在走向成熟。到了我這個年紀,我想把我的審美和世界觀通過表演,傳達出一些給觀眾。”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2015年,李雪健在電視劇《嘿,老頭!》裡扮演老年痴呆症患者劉二鐵。這不是李雪健第一次扮演阿爾茨海默病患者。1993年,與張艾嘉合演的電影《往事如煙》中,李雪健扮演一個1949年從天津漂泊到臺北的相聲藝人,晚年患上老年痴呆,只記得年輕時的事情,從臺北回到天津。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二十年後再演老年痴呆症患者,李雪健想的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誰都躲不了”,“這個題材像一面鏡子,放在家裡,讓每個家庭成員照一照”。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現在沒有藝術圈,只有娛樂圈”。李雪健說。這也是一個人民老藝術家目睹演藝圈亂象的肺腑之言。 “我們趕上一個好時代,要珍惜演員這個名號。在舊社會,演員是戲子,讓人瞧不起,新中國把演戲變成職業,優秀的演員還能成為藝術家——文藝工作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和鼓勵”。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雖已至花甲之年,李雪健卻始終秉持著一條個人原則:“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對於自己所演的每一個角色,他都有著近乎瘋狂地認真和執著,不達完美的目的誓不罷休。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提到這個演員,他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為觀眾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影視形象。我們記得宋大成,記得焦裕祿,記得宋江,記得楊善洲,記得張作霖,記得劉二鐵……

一個“用骨血在演戲”的人民藝術家,胡歌曾讚譽他“當之無愧”

胡歌曾讚譽:都說他是戲骨,這個“骨”字在我的心裡,是敬重觀眾,敬重生命的風骨。面對名利,他淡泊而低調,但是在藝術的世界裡,他是富足而高貴的。他擁有一顆始終如一的赤子之心,巨匠之心。他就是我們敬愛的李雪健老師。這一次,面對李雪健老師的得獎,他再一次用四個字做了總結——“當之無愧”,以回應一年前的那句自謙“受之有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