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即使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對“廖凡”不熟悉。

就算說得出他的名字,說得出他拍過的幾部電影。

但大都對這個低調的演員依然陌生。

2018年,有好一點了嗎?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今年,應該是廖凡的大年。

兩部最令人期待的電影,都是他主演——

《邪不壓正》《江湖兒女》。

如果你覺得這沒什麼。

那告訴你,從1997年開始正式演戲至今,廖凡擔綱主演的電影屈指可數。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03年,從上戲畢業6年之後,廖凡才遇到他第一部主演的電影《綠帽子》。

之後,過了五年

他才遇到第二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甚至導演仍是他第一部電影的導演。

直到第三部——《白日焰火》,又是五年。他已經40歲

別的演員可能不是,但對廖凡來說,機會是真的難得。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還好,每一次機會,他都沒有放過。

沒有量,那就保證質。

第一部,廖凡就獲得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

第二部,又讓他入圍臺灣金馬獎影帝

第三部,眾所皆知,他拿下了柏林電影節影帝。還是華人首位。

這種節奏,聽起來好像一踩一個準。

但在得到最高讚譽之前的10年,甚至入行以來的十幾年,等不到主角的廖凡在幹嘛?

就是守在那些我們哪哪都能見到他,但是說不出名字的角色裡。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隨手列幾部,都是經典。

不過對那些有印象的人可能不多。不提醒甚至都忘了廖凡曾經參演過。

《像霧像雨又像風》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好想好想談戀愛》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集結號》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非誠勿擾2》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讓子彈飛》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說出來,確實都是全民認知的作品。

從現代都市片,到民國戰爭戲,從鐵打的硬漢到陰柔的偽娘,廖凡什麼都演過。業務能力確實毋庸置疑。

但在經典影視裡當配角,能發揮的畢竟有限。

因為配角的臺詞、曝光、展現,肯定不比主角。

在上央視節目演講時,廖凡也毫不避諱自己總當配角這件事。

在我看來,我每一次演出都沒把自己當成一個小配角,我從來都覺得自己是一個男一號。我心裡邊特別明白,其實我缺少的是一個完全展現自己的機會。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其實到後來,真當了男一號,

廖凡卻依然低調。

他不像其他電影的主角,或是自帶流量,或是頭頂閃亮的明星光環。

甚至到他拿下了柏林影帝,後來幾部擔綱主演的片子上了之後,廖凡依然時時散發著一種誠懇的氣質。

很多人都替他擔心,這樣的廖凡,怎麼被現在浮誇的流量時代所接受?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直到這次專訪廖凡,查了些他的資料,跟他見了面,聊了幾句天。

十點君才發現,外界那些為他不火操碎心的言語,對他而言,真是沒多大事兒。

明明是湖南人的廖凡,性格里卻有種北方漢子的直接和簡單。

當別人問他為什麼之前都不火。

他說,他以為自己火過啊。

人家問,拿了影帝有什麼影響。

他說,影響就是後來每次採訪都有人問他拿影帝的事兒。

十點君:大家會覺得你是在成為柏林影帝后才爆紅的?廖凡:那就爆紅了?原來我也有爆紅的時候。十點君:現在描述你在演藝圈的堅持,都會用上一些稍微悲情苦澀的形容詞。廖凡:對,他們就喜歡這麼幹……一聊就要聊悲情。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大概是被某種認知影響,對於很多演員我們都要給他貼上一個認知的標籤。

比如“有流量沒演技的鮮肉”、“兢兢業業為戲拼命的老戲骨”、“黃金配角”……

而廖凡的標籤可能就是“最低調的影帝”。

說也沒錯,拿下歐洲電影節影帝的中國人一隻手數得來。

夏雨,得獎時,年少,不過像一個額外之喜。可以理解。

另外兩個,葛優,梁朝偉。

一個喂個鴿子都能傳好幾年的段子。

一個三十年前的一張葛優癱劇照都能被拿出來津津樂道地討論。影響力和認知度,可見一斑。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還有一個,就是廖凡。

但國內的影視環境,即使成了影帝,卻不一定打得過流量

在如今,想要成為萬千寵愛的流量男主,需要的不是一座獎盃。

需要的可能是顏值,是可愛的人設,各種花邊新聞,或者一張火遍全網的表情包……

而廖凡,拿得出來的,只有作品。

也從來只談作品。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而這必然是吃虧的。

但廖凡卻說了,看他的作品就夠了。其他的無需要了解太多。

十點君:觀眾對於你的認識和討論好像幾乎都只是關於角色和演技?廖凡:難道不應該這樣嗎?廖凡:觀眾瞭解的我不過就是看到了我工作的一面,他們看到的和認識到的我就是通過角色認識的,其他的還需要嗎?

連十點君也差點被廖凡的兩個反問給問住。

對啊,難道不應該這樣嗎?

也是在這樣的聊天中,連我們作為採訪者也才突然意識到,一個演員,本來就該做演員的事兒。

當我們在八卦一個演員的生活、喜好、和情感生活時,已經不止把他當成演員來看。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而廖凡,從來純粹。

他就是一個演員。

甚至,就只是一個演員。

雖然他也會開玩笑地說“我天天在大街上來回晃悠,沒有人拍我”。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所以,不管是以往的採訪,還是這次的聊天。

廖凡聊得最多的,還是演戲本身。

而且,不是那種縹緲的對演戲的情懷,或者虛空的理念。

就是直接的,對劇本的理解,或對某個角色的準備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比如為了演徐皓峰的《師傅》,他連續兩個月每天四點起來練拳。

為了尊重真正的功夫,他甚至和徐皓峰說好,練不好就不叫詠春,改叫別的名。

在知道姜文要拍《邪不壓正》後,他就自己去看了張北海的小說原著,想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角色。結果,姜文真的找上了他。

還有,為了這次的《江湖兒女》,他也苦練山西話,為了演出斌哥遲暮的樣子,還去醫院觀察病人的狀態。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為戲做準備的事兒其實聽過很多。

要是放在許多演員身上,隨便一點都能拿出來做個話題上個熱搜,炸出一堆“你知道我家誰誰有多努力嗎”的歌頌讚辭。

但在廖凡這兒,再平常不過。

所以他也不需要頂上那種“有顏值有流量還那麼努力”的人設光環。

因為更難得的是,從他身上,我們似乎能看到“演員”這個行業的樣子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在現在的影視圈,“演員”這個詞早已被裹上了層層包裝。

顏值高的,或者選秀火的,就可以去演戲。

演戲出身,慢慢被熟知了,就開始上綜藝蓄人氣。

各種路子都不火的,出出醜,編個段子表情包逗逗樂也能一夜爆紅。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不知不覺,演員這個詞已經變成了被粉絲寵愛的“明星”,或者哄粉絲開心的“諧星”。

但還好有像廖凡這樣的演員存在,讓我們想起來演員是一個職業。

並且是一個需要辛苦、投入、有門檻、有要求的職業。

所以在圍觀瞭解他們的時候,我們不需要瞻仰,也不需要俯視。

而是像一個行業的人在瞭解另一個行業的人一樣,平等,理解,尊重。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有件事,凡說到廖凡的時候,必逃不過。

那就是2011年,在拍《建黨偉業》時,廖凡從馬上摔下,肩膀留下了12顆釘子

這對哪個演員來說,都像個帶著英雄感的勳章。

但聊到這事兒時,我很喜歡廖凡的反應。

對,有12顆釘子。但是並不是圖釘、鐵釘,沒有那麼大。就是他們每次說起來的時候,我感覺我過安檢就會報警。是有,但是不像大家說的鋼釘,沒有那些好嗎。

這麼直率的演員也是不多了。

接著,在被問到為演戲付出那麼多,甚至付出身體和健康值得嗎?

廖凡的回答,直接可愛。

又帶著對自己所處行業的清醒認知。

這是工作的一部分。怪自己運動機能不夠好。

是啊,這樣的演員,不需要一直上熱搜被歌頌。

但他,已經得到了我們的尊重。

專訪|這麼低調的影帝,再不火我都要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