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機智著稱的吳用最後爲何選擇自殺?讀者無法理解,原因卻很簡單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作者施耐庵曾為我們刻畫了很多形象生動的人物,比如脾氣火爆的李逵,為人正直卻遭陷害的林沖,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等等。他們一個個武藝高強,直來直往,看得讀者痛快不已。

以機智著稱的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殺?讀者無法理解,原因卻很簡單

但是,這本書中也有很多讓人看得非常窩囊的地方,尤其是他們被招安之後的故事,據說當年央視拍攝的大型古裝電視連續劇《水滸傳》開播後,一位杭州的觀眾在看到梁山好漢被招安之後的場景,氣憤不已,為此還把自己家裡的電視給砸了個稀爛,央視為此還賠償了這位代入感極強的觀眾一臺全新的電視。

以機智著稱的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殺?讀者無法理解,原因卻很簡單

宋江被招安,為此很多的人都不喜歡他,而身為他的智囊,吳用也被很多人厭煩,甚至有人給他起了個外號:無用。最後這個吳用和“小李廣”花榮在宋江的墳墓前選擇了自殺,這個結局也算是令人嘆息的了。

有很多的讀者和觀眾對水滸傳的這個結局都是很不滿的,他們認為這麼寫有“匆忙收尾”的嫌疑,吳用和花榮這兩個人其實都不是非死不可的,他們完全可以退隱江湖,或者繼續在朝廷中當官,為曾經的梁山好漢保留火種。

以機智著稱的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殺?讀者無法理解,原因卻很簡單

但是,在小編看來,吳用這個人物是非死不可的,他如果不死,他的人物形象就不完整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吳用就是為了輔助宋江而生的,如果宋江死了,他就必須為他殉葬,這才是他身為梁山智囊的使命。

在當初宋江沒有出現之前,是吳用的聰明才智體現的最淋漓盡致的時候,那時候的他一手讓七星聚義,之後他們導演了一出智取生辰綱的好戲,之後更是火併王倫,智激林沖,這個時期的吳用簡直就是諸葛亮一般的存在。

以機智著稱的吳用最後為何選擇自殺?讀者無法理解,原因卻很簡單

但是,宋江出現之後呢?吳用就黯然失色,失去了自己的主見,他們面對遼主的時候,面對遼主的質疑,他竟然不加反駁,反而覺得有道理。當他們滅到王慶之後,進不了城門時,他也想不出主意,只是尋思怎麼才能讓他的宋公明哥哥高興。

可以看出,晚期的吳用已經成為了宋江的一個附庸,宋江的存在就是他存在的價值,這也就是為什麼宋江死後,吳用會選擇自殺的原因。作者為了突出這一點,還特別提到了,吳用自殺之後被人葬在了宋江墳墓的旁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