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可結果,那麼多富人「投敵」移民了

1978-2018,改革開放40年,經濟騰飛,國力大增,總體看來,形式一片大好,欣欣向榮。

但是,不可否認:在這一過程中,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國家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富人,從商人到明星,甚至到某些官員,涉及社會多個階層,按開放初期的口號,這些人可稱之為:先富起來的人。

而且,存在一個不爭事實:許多先富起來的移民了,或者家人移民了,沒能去完成口號的後半部分——先富帶動後富。

說好的,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可結果,那麼多富人“投敵”移民了

為什麼要走?

第一、古人說“貧賤不能移”。富貴可以移!

第二、為了優質教育、環境、食品和醫療等。

第三、為了“避稅”。

第四、近代以來的“崇洋迷外”的特質和基因。

第五、一些不能點破的因素。

接下來,逐點分析。


第一點,是規律,沒辦法,人往高處走,他有他自由,而且古人已訓,早點破了。

很明顯,移民加拿大、美國、澳州的主要方式就是要鉅額投資。這對於富人來說小菜一碟;對於窮人,比登天還難,想象早已被限制


第二點,教育與環境不好說,但食品和醫療與富人的移民目的地差距較大,故無可厚非。


第三點,最可惡!也最可恨!這對於商人和明星最為明顯,比如柳永、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等。

這些移民國外的富人,在國內有著強大人際關係、而且資源也在國內,去了國外根本就無法立身。他們通過移民搖身一變成了外國人,這下可以享受到國內的減稅政策了。

移了,不但可以避稅,等老了,買一張機票,享受的“國外的鮮甜”的空氣、吃著有機食品,舒舒服服地養老,一舉多得。


第四點,這是在清政府時代就落下的病根,雖然一部分人基本痊癒了,但是大把的人還帶有“崇洋媚外”基因,短短的幾十年,想根除?難!況且,外面確實有很多方面比裡面做的好,所以這種病,還有加劇的可能,一時半夥,難以治癒。

說好的,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可結果,那麼多富人“投敵”移民了

如何評價這群人?

一、大部分都是崇洋媚外的人,但不能說他們完全不愛國。

二、他們不會與國榮辱與共,比如,發生戰爭他們很可能會說: 我不是中國人,大部分都會跑到國外,不會與中國人民共度患難。

三,簡單的說,他們這些“先富起來,然後跑路”的人,就是見好就上,見難就躲的人。對國家未盡忠誠和義務。所以,須加強富人階層的移民監管,提高移出去的門檻。

四、這些人會帶來惡劣的示範效應。民富,國才真強,富了,卻走了,說白了就是國家的財富流失了,這應引起高度重視,建議國家稅務部門,對移民外國的大款、明星、富人收取:放棄國籍稅,用於補償其在國內獲取財富時對環境的破壞、各類資源的消耗。

說好的,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可結果,那麼多富人“投敵”移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