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訓練和普通的體育訓練有何不同?

目前有八成左右的孩子被感統失調所困擾。孩子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與身心健康都受影響,卻未被別人看見和理解。這些孩子都沒有得病。所以,家長和社會只會用正常的標準去要求、衡量與評論他們,孩子們唯有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家長總是這麼告訴自己 “我們以前不做感統訓練,現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嗎?”、“感統訓練不就是體育運動嗎?你帶孩子多跑跑步不就行了?”……

所以直到孩子上小學後無法正常上課、無法應對一般功課時,家長才開始著急、焦慮起來。

感統訓練和普通的體育訓練有何不同?


事實證明,感統訓練並非體育運動,也並非一般的遊戲活動。沒有針對性的玩耍和鍛鍊,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並沒有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最大限度的提升。

那麼,感統訓練跟體育運動有什麼區別?


感統訓練是通過針對性強、刺激力度恰當的足量身體感官刺激活動,來促進大腦形成新的網絡連結,以便更加完善機體的神經系統功能,進而展現出更良好的生命狀態、生活能力與學習能力。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感統訓練強調針對性因人而異,需要專業測評後根據個案身體能力發展水平、心理狀態、能量高低等來設定訓練方案。

感統訓練和普通的體育訓練有何不同?


而體育運動,就拿跑步來講,長時間的跑步,機體已經習慣同一動作的節律和速度,如要引起大腦的反應,需要更大的刺激量才能達成,這樣很容易引起肌肉和骨骼的勞損。

另外,長期跑步,身體已經形成慣性反射,無需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也能輕鬆地進行。聽歌邊聊天,感覺不在身體上,各感官得不到刺激,大腦對肌肉和骨骼的動作無法產生新的反應。

所以,對於身體平衡控制不好的孩子,需要多角度的刺激前庭覺才能改善平衡情況。如果只是跑步,或做單一運動,幫助不大。更重要的是,體育運動無法給予孩子提供針對性的訓練。

感統訓練和普通的體育訓練有何不同?


家長和體育老師如果不懂感覺統合理論,就無法理解孩子的“做不到”,甚至會認為“就是不會才要練,練久了就會”而強迫孩子去做,給孩子造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幫孩子把身體這個一切能力的根,用針對性的感覺統合訓練打造好。讓他在成長過程中,能客觀、理智、輕鬆、愉快地面對一切人事物,創造出自己輕鬆、美好的愉快人生。

太優全腦優能中心

合理的訓練方法 專業的導師團隊

6大科系18大課程 全面提升孩子能力

給孩子金色未來

點擊“瞭解更多”,免費領取太優競思體驗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