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個人,居然是兩個「要飯的」

一說到“要飯的”,很多人都會覺得地位低下,或者是瞧不上眼,但我們也都常說“人不可貌相”,只要有思想,準確的說,應該是有奇特的思想,那不管什麼職業,或許都能幹出一番成績來,這兩個人就是上個世紀德國和意大利的元首,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其實我們應該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曾經做過乞丐,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從一個乞丐變成一個國家的元首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他們的故事吧。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個人,居然是兩個“要飯的”

墨索里尼的家境本來就不好,他又生性活潑,自幼頑固調皮,在小學沒上幾年就被學校開除了,在年長一些的時候,他又去在師範學校上過幾年,畢業了也就順理成章的當了老師,但有滿腔想法的人怎麼會做老師那種安安穩穩的職業呢,於是,在1902年的時候,墨索里尼就辭去了當老師的工作,出去說是要幹一番事業。於是,在一戰的時候,他就來到了瑞士,在這個繁華的城市,他最先應該解決的問題就是晚上住在哪,於是他開始做起了一份建築工人的活計,當然這樣的工作也只是他為了有棲息之地的下下之選,他晚上住在工人們統一的工棚裡,這樣的工作終究是不能安放他聒噪的內心,然後他又放棄了這樣的工作,之後他就只能幹一些雜七雜八的活,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甚至搶別人的東西來吃,最後,他淪為了乞丐,後來墨索里尼在他輝煌之後也說過:飢餓才是良師益友。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個人,居然是兩個“要飯的”

在他窮困潦倒的日子裡,他堅持經常到一些大學聽課,不到幾年時間,他就成了在瑞士的意大利社會黨代表人物,1904年墨索里尼被瑞士趕回了意大利,在他回去之後就組建了法西斯黨,1922年就榮登意大利元首。

說完了墨索里尼,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希特勒,希特勒的家境雖然比墨索里尼好,但希特勒一直都心懷著想要成為一個優秀藝術家的夢想,成年時他抱著這樣的夢想來到了維也納,結果遭到了各個大學的拒絕,他的成年時期也是相當的艱苦,在那段被夢想拋棄的日子裡。他沒有了可以棲身的地方,又一直堅持己見不願出去幹活,只能睡在路邊,睡在橋下,住過一段時間的收容所。後來希特勒發現一個商機,他發現他的畫可以給自己帶來收入,就拉入另一個乞丐作為合夥人,他負責畫畫,另一個乞丐負責跑市場,兩人的生活也過的不再艱難,後來他參加一戰後就慢慢的崛起,成為了德國的元首,之後與墨索里尼相遇相識後達成共識,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個人,居然是兩個“要飯的”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