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第三階段測試成果即將發布,商用產業協同在即

近日,國內5G試商用動作頻頻。華為在標準凍結後不足三個月,率先成功完成業界首個針對SA進行的5G無線側系統功能驗證,為全球運營商提供多種組網架構的驗證結果,從產品到方案驗證均體現商用網絡部署能力;中興通訊攜手中國電信在雄安新區白洋淀完成5G首個水面測試,完善了5G特殊覆蓋場景測試數據,為推動2020年中國5G商用打下良好基礎。


5G作為全球競爭的新一代技術革命制高點之一,今年我國在5G的推進可謂突飛猛進。在6月5G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正式發佈後,國內5G頻譜資源分配提速,8月24日,中國信通院副院長、IMT-2020(5G)推進組組長王志勤表示,計劃今年9月將正式發佈5G頻譜資源的最終許可方案,也就是頻譜分配,這是5G投資的重要分水嶺,頻譜分配完成後,相關運營商和設備廠商才能規劃後續組網成本和投資規劃,同時博覽會還發布了中國5G技術研究試驗第三階段的第二批規範,重點針對已在今年6月份凍結標準、並在今年第三季度展開的5G獨立組網(SA)測試而設計。

而在接下來的9月26日至29日在京舉辦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展),5G、人工智能、科技+文化跨界等內容將成為“吸睛”熱點,會議期間將發佈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5G系統方案驗證”測試成果。這將標著我國由工信部指導、IMT-2020(5G)推進組負責的三階段5G研發基本完成,5G第三階段試驗重點面向5G商用前的產品研發、驗證和產業協同。

縱觀移動信息技術的發展,每一次技術突破都為經濟產業帶來重大變革,推動著經濟產業發展。隨著今年夏天第一版5G標準鎖定,全球運營商已經開始快馬加鞭部署5G,佈局5G競速賽已經全面打響,我國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新政搶佔5G紅利。

與此前4G相比,5G擁有非常強的延展性,在促進數字化進程的關鍵技術包括軟件定義設備、雲計算、時延敏感網絡、虛擬現實等,5G是最為關鍵的連接支點,應用場景更多,且技術更迭週期更長。而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市場對貿易摩擦打壓我國5G產業表現擔憂,不過不同於半導體、信息安全等產業,好在5G這方面我國尚佔據一定的比較優勢,包括投資、技術專利、光纖網絡覆蓋水平等方面,中長期發展自主可控趨勢依舊較為確定。

5G第三階段測試成果即將發佈,商用產業協同在即

​我們認為,5G作為十年一遇的產業升級大機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將為萬物互聯構築新的網絡基礎。而我國正處於5G規模試驗階段,目前國內5G頻譜劃分有望在年內落地,隨後運營商5G網絡規劃甚至投資規模有望進一步明確,我國通信產業鏈在技術和產業產品上將進一步協同釋放。預計2019年二季度進入業績兌現期,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5G產業有望持續加速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