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工作真的存在嗎?

完美的工作真的存在嗎?

24歲時,蘇菲·布朗(Sophie Brown)終於得到了自己夢想的工作,成為了一家頂尖國際新聞網站的記者。她在那裡努力工作,沿著既定的職業道路循規蹈矩地發展——從老師到父母,所有人都給她提供同樣的建議。只不過,還有一個小問題:她討厭這份工作。

"我討厭這份工作,討厭那裡的人。"她說,"我原以為我會不停地向上爬,而等到我獲得晉升後就會更加幸福,或者當我加薪時,情況會好轉。"但現實並非如此。

"深夜、清晨、週末……我和我的同事都像夜行船一樣。我好幾年沒跟家人在一起了。我發現,這個夢想的工作,這個我為之努力奮鬥的工作,其實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她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她辭職了。

如何提升工作職場幸福感?

幸福的員工都能帶來哪些好處

擁有一個"工作配偶"可以讓你更加幸福

談到工作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如今的人們都面臨巨大的壓力。光是認真工作已經不夠了,你還應該熱愛工作,充滿激情。你應該追隨夢想,遠方的星辰才是你的目標。但完美的工作真的存在嗎?這是不是一種不可實現的理想主義,不過是為了讓你多些努力,少些抱怨?

幸福諮詢師薩曼莎·克拉克(Samantha Clarke)就是這樣一個堅信能夠獲得夢想工作的人——她的工作是幫助企業讓員工快樂起來。

"我們都是自己職場幸福的經紀人。"她說,"我們應該自己走出去,尋找哪些東西適合我們,哪些不適合我們。你應該真正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

克拉克試圖重新構建企業及其員工對職場幸福的理解方式。職場幸福不是在Instagram上面曬一些免費啤酒照片那樣的"小確幸"。"而是要思考你如何才能展開更好的對話;我們能否創造各種各樣的環境或區域,讓人們可以更好地工作。"

她提倡人們學著去了解自己在什麼情況下、通過什麼方式才能實現最好的工作效果。錯時工作或遠程工作的方式可以給人們帶來自主感——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你覺得能夠提高生產率,就能在早晨自由地練習瑜伽,然後再回來查看電子郵件。

那麼,僱主能做些什麼呢?克拉克認為有很多可做的事情。當一家公司培育了自己的職場幸福模式後,便可衡量生產率和效率。但從本質上講,克拉克承認,她所合作過的很多公司最終還是看重利潤。更幸福的員工應該生產率更高,進而創造更多利潤。

儘管如此,還是有研究支持這樣一種理論:當你感覺能夠更好地控制工作,而不只是工資的奴隸時,感受也最為幸福。在家工作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一些求職專家表示,最終還要靠自己去發現夢想的工作

英國卡迪夫社會科學學院教授阿蘭·菲爾斯泰德(Alan Felstead)進行的研究發現,遠程工作的人對職業滿意度更強。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更加熱心,對自己所在的組織也更加效忠。

"人們往往持有這樣一種假設,認為在家工作的人逃避責任,拖拖拉拉。"菲爾斯泰德說,"但實際證據表明,這些人反而會更加努力地工作。例如,從自稱經常加班的比例來看,他們就比普通職場人士高出15個百分點。而從努力程度來看,則要高出6個百分點。"

你那麼成功,為什麼還不幸福?

怎樣才能重新熱愛自己的工作?

在家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

但過程不會一帆風順——這項研究還發現,在家工作會加大人們停止工作的難度。無法清晰界定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界限,就可能導致加班工作。那麼,如果在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之後,還要更早起床、更晚下班,甚至凌晨3點查看電子郵件,這種控制力還有什麼用?

布里斯托大學認知科學教授史蒂芬·萊萬多斯基(Stephen Lewandowsky)也心存疑慮:雖然讓人們可以自己控制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似乎能夠減少壓力,但卻未必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幸福。

他表示,人們往往會把幸福等同於工作上的成功。"你開始越來越努力地工作,"他說,"直到你突然發現,如果不工作就會心懷愧疚。這時,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以及家庭責任都會受到衝擊。"

在工作上給予人們更多的控制力未必意味著他們就能做好決策。只要問問那些直到半夜才做完報告,或者要在週末給客戶發郵件的人,就知道了。

創造力的夢想又該如何實現呢?很多人都夢想著能創造偉大的藝術品——繪畫、雕塑、寫作,甚至希望把這變成自己的工作。這確實是對理想職業的定義。

究竟要賺多少錢才能快樂?

法國向"永遠在線"的職場文化宣戰

8時工作制究竟對誰有利?

但如果你想從事創造性工作,那就面臨兩種選擇。要麼為別人工作一整天,等到晚上再去搞創作,要麼找到那些出錢讓你一直搞創作的人。作家、演員兼播客主播羅斯·薩瑟蘭(Ross Sutherland)就這樣做過。

"我大約15歲的時候就看過《X一代》,這大概是最適合讀這本書的年齡。"他指的是道格拉斯·柯普蘭(Douglas Coupland)創作的小說,書中還杜撰了"McJob"一詞,專門指代收入和地位低下的工作,往往來自服務行業。"我肯定記得那個時候,比如,我要做一份工作來維持生計,但隨後還要憑藉興趣追求內心喜歡的工作,後者會給你帶來動力。"

薩瑟蘭顯然也做過很多McJob,包括:在酒吧和文具倉庫裡工作,擔任摔跤賽主持人,在監獄裡教創意寫作,教小學生學說唱音樂,幫助賭場發送郵件,從而鼓勵人們花掉退休金(他認為這是他職業生涯的低谷)。

但他並沒有對早期的職業路徑感到絕望,而是認為這是創作靈感不可或缺的因素。

從教學到酒吧服務員,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夢想的工作

"所以,人們早期的工作往往最為重要,因為這是他們步入社會、尋找自己真正的位置、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並爭得大家認可的突破。有多少偉大的說唱歌手第一張專輯令人驚歎,第二張專輯就完全跟巡迴演唱會和成功有關了,這就說明他快速地得到了滿足、開始變得平庸。"

很多人會終其一生追求夢想的工作。但真正完美的工作會不會只是一種幻覺?

文章開頭那位痛苦的記者蘇菲·布朗,現在成了一名可以自由安排時間的自由職業者,還是一位很有志向的糕點廚師。她在家裡工作,還養了兩條狗,晚上則會參加烘焙課程。

"我見到了一些比以前更加喜歡的人,我的生活也比以前更快樂。"她說,"我現在意識到,總有一些能讓你快樂的賺錢方式。"

她似乎抄了近路,提前做到了很多人直到四、五十歲才能做到的事情:看透了夢想工作的海市蜃樓,開拓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