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衡商欲將總部從深圳遷回「家」

編者按:營商環境好不好,“春江水暖鴨先知”,自然是企業家最有發言權。企業家就像是候鳥,哪裡的營商環境好,它就在哪裡停,就在哪裡生長。如果說“刀刃向內,敢於自我革命”是給優化營商環境指出了方向,那麼“企業家滿意”就是衡陽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紅網推出系列報道從在衡企業家的角度出發看問題,找尋不同的企業眼中的“衡陽吸引力”是什麼,它們需要的又是什麼?

順勢而為,因時而動。衡陽開放機遇前所未有,營商環境正不斷優化,不同的企業已站在新時代的跑道上,迎接全新的起點。

“回归”衡商欲将总部从深圳迁回“家”

衡陽瑞達電源有限公司。

“回归”衡商欲将总部从深圳迁回“家”

生產車間。

“回归”衡商欲将总部从深圳迁回“家”

瑞達國際集團董事長鬍家達。

紅網時刻 記者 王敏 衡陽報道

“我在深圳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就夢想建立一個瑞達園,裡面有幼兒園,有小學,有職業技術學院,有瑞達村……”

“這個瑞達園我一直想的就是放在衡陽。”

這個夢,瑞達國際集團董事長鬍家達做了15年。這些年裡,企業不斷成長,從400萬資金創業做到了年銷售額80億元,做到了納斯達克主板上市,做到了將產品賣給美國航天局......而如今,終於要實現了。

9月28日下午,胡家達語氣輕鬆但又飽含深情地向紅網記者透露,繼2007年在衡陽投資建廠後,近期,他正著手將企業的全部研發人員從深圳遷入衡陽,這意味著,衡陽不將再只是瑞達電源的製造端,而是真正成為了瑞達國際集團的“大本營”。

而胡家達這名“遊子”也真正意義上回到了家鄉。

實體經濟是立市之本 越是困難越要堅守

大跨步從“新能源、新材料與智能製造”專題論壇的會場走出,胡家達不時與相熟“老朋友”握手寒暄,笑容滿面。

這場論壇是2018年衡州經濟論壇的其中一個子論壇,作為衡陽高新技術企業的負責人,胡家達受邀聆聽了一場“頭腦風暴”。

“觀點很新穎,受益匪淺。”胡家達評價,“衡陽能有這樣的視野,請來頂尖的專家討論最前沿的領域,鄭建新書記的眼光是非常超前的。”

在胡家達看來,儘管近幾年實體經濟式微,但是,政府和企業都需要保持警醒,“實體經濟才是立市之本,沒有實體經濟,就業怎麼解決?越是困難,我們才越要堅守。”

“衡陽不可再等待了,一定要奮發圖強,想方設法把實體經濟抓上來。”這是衡陽市委書記鄭建新的呼籲,也與胡家達的想法不謀而合。

真正的產業轉移是企業創新力量的轉移

2002年,胡家達創辦瑞達國際集團。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瑞達國際集團已經成長為一家集儲能鉛酸電池,智能手機觸摸屏,黃金、白銀等稀貴金屬加工、深加工及電源適配器,充電器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跨國公司。工廠遍佈深圳、東莞、越南、衡陽、郴州等地。

2007年,胡家達在衡陽大力招商引資下在衡陽松木工業園建設了中國最大鉛酸蓄電池生產基地。此舉不僅節約了瑞達的運輸成本,也進一步延伸了湖南鉛鋅礦的產業鏈。

在此之前,瑞達電源都是從衡陽水口山買鉛,然後運到福建加工成極板,再運回深圳組裝成為成品電池,運輸成本高昂。而在衡陽建廠後,可以在衡陽當地生產極板並組裝成品電池,然後直接出口。

“然而,這僅僅是製造端的轉移,並不是真正的產業轉移。”胡家達介紹,和瑞達電源一樣,目前,許多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城市轉移的產業鏈大多都是製造端,“它們就像'候鳥工廠',哪裡用工成本低,它們隨時能‘飛’走。”

在胡家達看來,真正的產業轉移是要打破沿海地區的“總部經濟”,實現研發端的轉移、創新能力的轉移、核心人才的轉移,“對於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研發能力才是真正的生產力。”

“萬江之水必有其源,合抱之木必有其根,我的根在這裡。”

選擇將研發人員遷入衡陽,這是胡家達下的一盤長久而深情的棋,“我是衡陽人,二十幾年前從農村裡面'跳出了農門',對這塊土地是有情懷的。我不再是淘第一桶金的人了,要做貢獻我希望也是給家鄉做貢獻。”

同時,通過這樣的舉動,胡家達也希望能在外地衡商裡起到一個“帶頭”的作用,帶動他們一起回到家鄉,建設家鄉。

政企協力引進人才 實現企業的“安居樂業”

企業的城市佈局本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涉及設立、搬遷企業總部的決策,除了家鄉情懷之外,背後往往還涉及到資源聚攏、生產成本等等方面的考慮。

“這是一個方向,研發、製造不分離,組織協調成本便能大幅減少。”胡家達坦言,深圳適合創業不適合企業的做大,考慮到目前用工成本相差無幾且深圳的人才的流動性太強,胡家達終下決心搬遷。

研發人員整體搬遷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胡家達也曾為之十分苦惱,“這些人都是隨我打拼的元老,他們許多都在沿海地區安家置業了。而深圳、東莞的居住環境、教育環境相對三、四線城市要好很多。”

要解決這個問題核心的關鍵,胡家達認為需要政府和企業一同努力。不管是新引進來企業也好,還是留下已有的企業也好,都要想方設法留住人才,給他們提供好的生活環境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絕對支持,讓人才來到衡陽能夠安居、樂業。

目前,胡家達已經得到了衡陽有關部門領導承諾,幫助瑞達電源建設“瑞達園”,為瑞達電源企業員工在衡陽的“落地生根”提供全面支持,保障員工們的生活品質。

“新能源市場非常大,目前,我們已經具有國際領先技術的膠體、複合膠體電池也已經開發成功並投入市場,將在未來給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胡家達介紹,“我們現正計劃擴大在衡陽的投資規模,預計3-5年內會實現稅收翻倍。”

在外闖蕩幾十年,胡家達說話還是時不時蹦出衡陽話,既是“鄉音難改”也是“鄉情難忘”。商人重利,而企業家在謀求基本經濟需求之後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胡家達兩者皆可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