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真實的歐巴馬父親:一個才華橫溢的大混蛋

解讀真實的奧巴馬父親:一個才華橫溢的大混蛋

貝拉克·奧巴馬,以黑人身份當選美國總統,早已成為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人之一。然而,他的父親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卻並不為多少人所熟識。美國《新聞週刊》最近刊登文章,介紹了由薩莉·雅各布斯撰寫的傳記 《另一個奧巴馬》,向人們揭示了現任美國總統的父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才華橫溢、雄心勃勃的“混蛋” 在這本傳記的開頭部分

奧巴馬的一名兒時玩伴回憶到,老奧巴馬經常會厲聲呵斥他,說他“不知道在說些什麼”老奧巴馬還曾衝進夏威夷大學文學雜誌主編的辦公室,無故指責雜誌中的一篇詩歌“不值一讀”。肯尼亞一名政府官員則回憶道,老奧巴馬會“用拳頭猛擊桌面”,聲稱自己的對手“對數學或經濟一無所知”。老奧巴馬還會把同事稱為“智障人士”,正如昔日的同事、現任夏威夷州州長尼爾·阿伯克龍比所說,老奧巴馬“每當遇到不如他的人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毫不猶豫地就會出口不遜。 ” 根據雅各布斯收集到的關於老奧巴馬的資料,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混蛋”。

解讀真實的奧巴馬父親:一個才華橫溢的大混蛋

奧巴馬與母親

作為一個酒鬼,老奧巴馬多次酒後駕車釀成車禍摔斷腿,卻還逼著朋友們為他掩飾酗酒的惡習;工作方面,他對待任何工作都是隨隨便便,還常常說不幹就不幹,多次被“炒魷魚”。個人生活方面,老奧巴馬也是風流成性,先後拋棄幾任妻子——前往美國時,他拋棄了第一任妻子;離開夏威夷去哈佛大學求學時,他又拋棄了第二任妻子、奧巴馬的生母安·鄧納姆;第三任妻子露絲·貝克跟著老奧巴馬去了肯尼亞,結果也遭到他的虐待。 當然,如果老奧巴馬僅僅是這樣一個壞事做盡的混蛋,那麼即使他的兒子是美國總統,也不會有人會關注他的傳記。事實情況是,與奧巴馬一樣,老奧巴馬其實是個才華橫溢、充滿雄心壯志的理想主義者。他能夠擺脫自己出身背景的限制,離開非洲到全世界最好的學校之一求學,就已經說明了他的才華。

離開校園後,老奧巴馬還曾試圖進軍政壇,不過遭遇了慘痛的失敗。相比之下,他的兒子則在政壇獲得了巨大成功,榮登美國總統寶座,兩人截然不同的成就,很好地詮釋了“性格決定命運”。 風流成性丟失博士學位 老奧巴馬最大的問題在於太希望支配他所碰到的每一個人,而原因就出於他“巨大的不安全感”。兒時的老奧巴馬算是幸運的,儘管出身肯尼亞農村,但他還是獲得了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教育;隨後,儘管他沒有抓住1959年東非學生大批留學美國的機會,但他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去了美國;他還曾在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希望藉此加入當時肯尼亞的“新統治階層”——一大批年輕的、有海外留學經歷且滿懷抱負希望改變肯尼亞未來的精英。 但當哈佛大學的權威部門得知老奧巴馬風流成性的情況後,取消了他的獎學金,並在他完成畢業論文前逼迫他回到了肯尼亞。

由此,老奧巴馬從未獲得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接下來數年中,老奧巴馬開著一輛老爺車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四處遊蕩,堅持讓人們稱他為“博士”。 除此之外,老奧巴馬還開始酗酒,不停標榜自己比起其他人聰明多少,抱怨現實社會對他的不公,令許多本該支持他或贊助他的人離他而去。“他總是假裝自己有多了不起,但我們都知道,真正自信的人不需要向他那樣自吹自擂,”貝克對雅各布斯說,“他們也不需要時常喝醉,來填補自己虛假的自信心。 ” 公然發表言論挑釁總統 儘管老奧巴馬聰明過人、魅力十足,但他從未學會在體制內生存的技巧,將自己的才幹和政治抱負轉化為行動。相反地,老奧巴馬將過多的精力耗在了應對不安全感以及斥責他人方面,並經常觸犯那些有權勢的人物,無暇顧及其他。

1964年末,老奧巴馬甚至以薪酬“過少”、同事“無知”為由,拒絕了在政府的規劃工作。而被老奧巴馬稱為“無知”的那位同僚,最終成為了肯尼亞國內政界和商界的領袖人物之一。在老奧巴馬拒絕政府工作後幾個月,肯尼亞獨立不久的政府發佈文件,闡述政府的經濟發展理念:藉助自由市場經濟和外來投資帶動國內經濟高速發展。 除了肯尼亞的左派人士表達了反對意見,鮮有其他人冒險表達自己的抗議。然而,老奧巴馬卻又公開站出來發表反對意見。按照雅各布斯的說法,老奧巴馬提出的理念“創造性地混合了多個飽受爭議的、對立的經濟原理”。

解讀真實的奧巴馬父親:一個才華橫溢的大混蛋

老奧巴馬與夫人

不幸的是,他的理念同時帶有對總統的“挑釁言論”,令他與從前的一位贊助人之間的關係 “蒙上了陰影”。因為這位贊助人恰好是政府文件的起草者。肯尼亞政客彼得·阿林戈說:“我經常跟他說,要謙遜一點。但他從來就聽不進去。 ” 酗酒惡習導致車禍連連 1966年中旬,老奧巴馬更是闖下了一個大禍。某一天,被眾人拋棄的他醉醺醺地開著朋友阿德勒·阿比埃羅的菲亞特汽車,與另一輛車相撞,事故造成慘痛後果,陪同他以防不測的阿比埃羅不幸死亡,當時他還只有26歲。 儘管車禍造成的骨折可以癒合,但老奧巴馬卻從此沒有完全復原。老奧巴馬變得越來越暴躁,經常在深更半夜與妻子貝克發生爭吵,並且暴力傾向越來越嚴重。

貝克逐漸意識到,自己以前深愛的哈佛才子已經淪為了一個大男子主義的酒鬼,她最終選擇了離開。 當時,老奧巴馬還是個旅遊部門的高級官員,但他在工作時候假冒上司,結果不到三年就被解僱了。不久後,老奧巴馬還失去了自己的住所,不得不在各個朋友家的沙發上過夜。在僥倖從另一場交通事故中生還後,老奧巴馬怨天尤人的程度更加嚴重,宣稱:“你看。現在連上帝都不要我了。 ”

1975年,老奧巴馬又得到了一份工作:寒磣的財務崗位,通常這樣的職位是留給大學剛畢業的畢業生的。老奧巴馬的老闆告訴雅各布斯:“他曾經負責主管一個機構,但說實話他的性格並不足以讓他勝任。”這份工作也成了老奧巴馬最後一份工作。 1982年,老奧巴馬又出了車禍,開車撞在了樹樁上,這次他沒有再獲得好運。 ◎書評:反襯奧巴馬的傑出 雅各布斯花費了2年的時間,在各個大洲行走了75000英里,才最終寫出了 《另一個奧巴馬》這本書。 《新聞週刊》評論說,讀了《另一個奧巴馬》的人,一定會為了奧巴馬總統沒有一直被父親的陰影所籠罩而為他感到幸運。

《新聞週刊》文章指出,在《另一個奧巴馬》這本傳記中,作者雅各布斯並沒有著力於刻畫老奧巴馬和兒子之間的差異,但讀這本書的人不禁會聯想到這個,並得出一個結論,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奧巴馬已經成長為一個接近完美的人,儘管與父親老奧巴馬同一個模子出來,性格輪廓卻完全兩樣。 與老奧巴馬不同,現任美國總統是個熱愛家庭的男人,很少喝酒,隨時都保持頭腦清醒,並且更看重實用主義而非理想主義,以和為貴、遠離爭端,充分掌握了在體制內工作的技藝。

《新聞週刊》指出,如果把奧巴馬的成功僅僅歸結於他超乎尋常的理性和剋制力,似乎有點以偏概全。如果說他的性格是對從未了解的出格父親的叛逆,又有點過於簡單。無論如何,《另一個奧巴馬》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將現任美國總統的傑出品格反襯地更加鮮明。老奧巴馬與奧巴馬的經歷一對比,就讓人意識到,大膽的期望固然好,但改變世界還需要付出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