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東:只要自己不關門,強大的步伐阻擋不了——德國之行的感觸

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

出國走馬觀花的機會並不少,但近期由於受國內股市低迷、民企舉步維艱、中美貿易戰升級、經濟指標回落等悲觀氛圍的影響,心情像倒翻的五味瓶,這次再有機會在德國呆一段時間的時候,對他們的城市和企業,觀察的視角以及由此產生的感受自然與以前並不一樣。

就像以前覺得德國人大白天很多人坐在街邊喝啤酒聊天,似乎很愜意,但這一次似乎覺得他們的行為與國內有些人在街邊打麻將、鬥地主沒什麼兩樣,無聊的消遣時光。這種看法的變化可能與心情高度相關,可能會影響我的判斷,但還是把它呈現出來與大家分享。

1

德國企業家眼中的中國企業家

在與一家企業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該企業的運營主管Marda,就好奇地問他,對中國企業家的印象。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也保持了德國人的嚴謹態度。

他說:任何事物都符合辯證法,有好的一面就會有不好的一面,我就先說中國企業家的三大優點,然後再說三個缺點。

三大優點:

1、 辦事迅速,執行很快;

2、 辦事靈活,很會變通;

3、 商業意識很強,能敏銳地撲捉到商業機會。

他說既然符合辯證法,那麼優點往往也就伴隨著缺點,三大缺點也是優點衍生出來的。三大缺點:

1、 辦事迅速,執行很快,但缺乏持續性,一件事往往缺乏耐心,堅持不了很長的時間;

2、 辦事靈活,很會變通,但很多時候不講規矩和程序,有些規則朝令夕改;

3、 商業意識很強,能敏銳地撲捉到商業機會,但很多時候只關注短期利益,不太關注中長期持續發展。

看到Marda的回答,我們還會去懷疑老外不瞭解我們嗎?

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

2

AI技術的運用,

勞動力緊缺不再是發展的制約因素

在離法蘭克福不遠的一個小鎮,我們參觀了一家給寶馬汽車做配套零部件的企業。在生產線,我們看到除了有幾個工人在做搬運,其他的流水線都已經是機器人在操作。

帶領我們參觀的技術總監介紹,他們公司是從2014年開始引進機器人代替人工,這四年發展迅速。由於德國很重視勞工的保護,工會的力量很強,所以從生產線置換下來的工人,只能逐步裁減和更換工作崗位。在與工會談判的過程中,他們會陳述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企業經營的困境,並列舉一些同類型企業已經開始把加工製造搬到勞動力便宜的東歐國家。他談到,在德國只要理由充分,工會都會支持企業的決定。

在與這家企業的管理人交談中,我們瞭解到:由於德國的勞動力成本比較高,自2014年之後,AI技術在德國的製造業企業得到加速推廣。儘管推廣AI技術在開始的時候資本的投入會比較大,但考慮到產品的良品率和後續的維護費用,AI技術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從這家企業瞭解到,生產線採用機器人之後,良品率能達到95%以上,以前採用人工操作,良品率只能達到60%—70%。

過去我們一些經濟學家一直認為中國經濟換擋走向低增速主要的理由是人口紅利的消失,但從AI技術的運用來看,勞動力並不是制約製造業快速發展的因素,智能化工廠只需要一些後臺管理人員和搬運工。

這讓我們聯想到近期平安資管準備加大AI技術的運用,裁撤一些投資人員。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在談經濟增長的時候,需要把勞動力修改為人力資本,經濟增長研究也需從過去的索羅—斯旺模型過渡到內生經濟增長模型。未來制約一國經濟發展的將是資本和創造技術的人力資本。

這對目前工資成本上升的“製造業民工”和“金融民工”而言可不是什麼好消息,迫於人工成本壓力的企業可能更願意選擇技術替代。

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

3

德國企業

家如何看待中國企業的海外擴張

我們與一家被中國企業收購了的製造業企業進行了交流。他們的高管仍然由德國人擔任,與收購前相比,變化不大。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問道目前一些西方經濟體提到中國資本的收購都很敏感,不知現在德國的企業界怎麼認為。

他談道,近幾年來,中國資本確實在德國收購了很多企業,例如去年7月份以來,德國政府已審查50多起企業收購案,其中超過三分之一與中國企業有關。這樣德國的一些政治家就提出要求限制中資企業購買德國企業股份,還有的政治家建議審查中企收購德國公司股權的觸發線,從目前的25%降低到10%。

但他認為這是政治家的看法,作為企業家賺錢是核心,一個企業不賺錢很可能會經營不下去,政治家在臺上和在臺下都不會去關心、也關心不了你的企業能不能活下去,你要聽了他們的話,企業經營不善,最後破產了,沒有誰會對你的企業負責,況且政治家很有可能任期滿了,下臺了,想關心也關心不了。

對於技術存在對中國溢出的影響,他認為,企業要是經營得不錯,誰願意被國外的公司收購?已有的技術讓企業經營都很困難,都可能面臨破產,這個時候還能被海外企業併購,並且還能賣個不錯的價錢,對企業而言,並不是壞事。至於同行企業擔心技術外溢,那他們可以來收購呀。就像他們企業,發出可以併購的意向很長時間了,可是歐美沒哪家企業對他們企業感興趣,現在中國資本進來,有什麼好指責的呢?

當然對於去德國收購企業的中國資本,他也建議收購後需要尊重和適應德國的企業文化,避免收購後出現企業核心人員的流失和引起勞資糾紛。

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

4

德國人對中美貿易戰的態度

在德國的行程中,我們會有意無意地與德國人交流當前中美貿易戰,想知道他們是怎麼看待的。交流的答案還是超出了我們之前的預期。

很多交流的德國企業人員認為,中美都屬於大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有14億人口,而德國只有8千萬人口,與兩個大國比較起來德國屬於小國,小國是很難得罪大國的。所以他們建議德國兩邊都不要得罪,努力地與兩個大國都做好生意。

儘管這些話可能是他們看到我們是來自中國,即便對中國近年來的快速擴張有怨言,出於禮貌這樣說。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他們說得也不無道理。德國是一個製造業強國,產品需要銷往全球,中國和美國自然是他們的重點客戶。從務實的角度來看,在一個消費市場為主導的市場體系,沒有哪個企業會去得罪自己的客戶,也沒有誰願意去選擇站在哪個客戶這一邊。

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

5

德國人也開始擔心“房產泡泡”

在國人的印象中,德國對房地產的把控是最為成功的,國內一直把“德國模式”與“新加坡模式”相提並論,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應該效仿的楷模。

假若新加坡更多是政府作為結果,那麼德國是有一套針對房地產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例如:根據德國的《經濟犯罪法》,如果房價超過指導價的20%就被認為是超高房價,如果不立即將價格降至合理範圍內,出售者將面臨最高5萬歐元的罰款;如果超過指導價的50%,則被認為是房價暴利,除了鉅額罰款以外,還有可能被處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在針對炒房方面,更是嚴格限制,在住房交易中,假若未住滿10年就出售,需要繳納25%的資本利得稅。

在與德國人交流的過程中,得知很多人年輕人、甚至中年人都沒有買房,哪怕首付只需要付三成,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德國人不像咱們中國人,他們青年人買房只能靠自己,不太可能從父母那裡獲取到支援,這跟中國的年輕人不一樣,國內的很多年輕人購房都是父母提供首付款。所以德國很多年輕人只能靠租房過日子。

從交流的情況來看,德國目前購房和租房的家庭大概各佔一半。為了穩定租金價格,德國的州政府與行業協會根據地區與收入差異制定了“合理租價”,一旦房東所定的房租超出“合理租價”的20%,即構成了違法行為。同時德國房地產市場價格調控機制有效,合同一經簽訂後房東不能隨意漲價,房東無權隨意終止租房合同。2016年,執政的社會民主黨(SPD)頒佈了一項名為“禁止房產濫用”的法律,向違法短期出租手中房產的房主徵收最多10萬歐元的罰款。

即便是這麼嚴格的法律,也並沒擋住這兩年來德國房地產市場的劇烈升溫。與我們一起隨行的德國小夥子,一聊到德國的房價,就開始不停地抱怨,說兩年前法蘭克福的公寓新房才4-5千歐元/平米,現在已經漲到6-7千歐元/平米。他還說整個德國的大城市的房價都在上漲。

在解釋房價為何上漲時,他說道,柏林和法蘭克福的房價上漲還可以理解,因為柏林出臺了很多政策,吸引了很多搞技術產業和創新企業進駐柏林,人口增加自然對房地產的需求會增加。法蘭克福房價上漲是因為英國脫歐,法蘭克福將成為歐洲的金融中心,很多金融企業的總部將遷向法蘭克福,這將帶動需求增加。但其他城市跟著上漲,很難理解。

從公開的資料我們也可以看出近兩年來德國房地產的情況。英國倫敦的房地產顧問公司Knight Frank最新公佈的2017年全球城市房價指數排行榜顯示,德國首都柏林房地產的平均價格上漲了20.5%,名列全球第一,漢堡房產價格14.1%的增幅名列全球第7,緊接著就是第8名的慕尼黑(13.8%)以及第10名的法蘭克福(13.4%)。報告還稱,在2016年房價漲幅超過20%的12個城市裡,只有柏林一個城市2017年也實現了超過20%的漲幅。

從中看出,只要存在價值窪地,哪怕限制條件很苛刻,同樣會受到青睞。根據Knight Frank的分析,2016年柏林精品房的買主中,來自中國的買主佔了14%,加上美國和中東的買主,這3個地區一共佔了42%。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加和國際買主的加入,自然會打破已有的均衡,其他的城市在柏林、法蘭克福等城市的帶動下,有比價效用的作用,價格也就會跟進。

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依然在加速,人口的不斷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自然旺盛,與此同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改善性住房的需求也會旺盛,這就要求我們要想實現房地產價格的相對平穩,就需要加大房地產的供給,加大保障房和廉租房的建設來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單靠嚴刑峻法、苛刻的政策調控是很難改變這一趨勢。

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

6

市場為王,過去是,未來也是

中美貿易戰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看到有緩和的跡象,與此同時,國內經濟回落的跡象比較明顯。此時大家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擔憂似乎在加重,目前“國運”一詞也成為了網絡的熱詞。

由於改革開放之後,融入到了西方的市場經濟體系之中,中國經濟才迎來了近四十年的快速發展。現在中國與我們最大的出口國出現了貿易摩擦,兩國之間的經貿關係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很多人擔心中國未來的出口以及國際貿易發展空間是否會受到擠壓,也就順理成章。

但我們需要看到的是中國目前的經濟體量已經今非昔比,並且擁有14億人口的市場,對全球的企業而言,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沒有哪一家企業願意放棄這麼一個巨大的市場。政治正確對發達經濟體的政治家而言也許是第一要務,但對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家而言,賺錢永遠是第一要務。德國的企業家這麼想,可以推廣的是美國的企業家也會這麼想。所以,只要我們自己不改變開放的國策,我們繼續的融入到全球的分工體系之中,發達經濟體總會盯著咱們這14億人口市場的“肥肉”,過去是這樣,未來也會是這樣,國際貿易不斷擴大的趨勢不會停止,經濟體量進一步做大的趨勢也不會停止。

因此,面對外部的壓力,政策的關鍵是把內部經濟激發出活力,一個充滿活力的14億人口的市場,誰都會流口水!

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

END

新時代證券宏觀研究團隊

潘向东:只要自己不关门,强大的步伐阻挡不了——德国之行的感触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實施指引(試行)》已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上述規定,新時代證券評定此研報的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因此通過公共平臺推送的研報其適用的投資者類別僅限定為專業投資者及風險承受能力為C3、C4、C5的普通投資者。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及風險承受能力為C3、C4、C5的普通投資者,請取消閱讀,請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報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於訪問權限的設置,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與配合。

負責準備本報告以及撰寫本報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師或工作人員在此保證,本研究報告中關於任何發行商或證券所發表的觀點均如實反映分析人員的個人觀點。負責準備本報告的分析師獲取報酬的評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質量和準確性、客戶的反饋、競爭性因素以及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體收益。所有研究分析師或工作人員保證他們報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具體的推薦意見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