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狗日的文學 紀念已故作家路遙

路遙,原名王衛國,陝西作家,去世於1992年11月,那時候我兩歲。記得自己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大概是十二歲左右。

也許家在陝西,根在黃土裡,所以讀起來更有共鳴感吧!那時候特想見見這位陝西作家。(當時不知道路遙先生已經去世的消息,曾幻想未來像他一樣。)

路遙:狗日的文學 紀念已故作家路遙

依舊抽著那劣質的煙

一段歷史孕育一段故事,一種文化傳承一種精神;記得路遙第一部作品《人生》獲獎,因為領獎要去北京,於是找弟弟借錢買了車票,滿懷憧憬、滿懷期望。那時候路遙先生的稿費僅夠生存,弟弟二話不說直接給了他幾百塊錢。那幾百塊錢也是弟弟從別人身邊湊的,因為哥哥給他家增光,讓他們老王家有面子。

路遙:狗日的文學 紀念已故作家路遙

生命進入倒計時的路遙

得獎後的路遙,生活再次陷入了平靜。生存是為了寫作,而寫作也僅僅夠生存。多少個不眠夜,嘴裡吸著那劣質的香菸,濃濃的煙霧彷彿在創造一個世界。

1984年,路遙開始籌備創作《平凡的世界》,1985年秋,路遙為了尋求素材來到了銅川陳家山煤礦;1988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路遙因此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且該書未完成時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

再次領獎,不知是喜是憂。同樣的情景彷彿上次出現過,依舊是車費,依舊是弟弟。車站裡,兩人無聲,路遙依舊吸著那劣質的香菸。弟弟手裡緊攥著再次借來的幾百塊錢說道:“哥,我沒錢了,下次別得獎了”。路遙狠狠地吸了一口香菸罵道:“狗日的文學”。隨後他無聲,他亦無聲。沉默,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路遙:狗日的文學 紀念已故作家路遙

路遙和他的作品

1992年8月,一個秋收的季節。肝硬化腹水,路遙將生命定格在了42歲!或許這是他唯一不在為生存忙碌的時刻。那一刻,他不再寫作,文學不再和他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