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隨想

驻村随想

驻村随想

在草原村駐村月餘,看到這樣幾個現象:草原村九組一農婦,三個兒子,兩棟大平房,但口口聲聲說條件艱苦,小兒子用小轎車送她到市人民政府要低保未果,逐到縣、鄉、村哭鬧不停,根據條件,我相信沒有一個幹部敢給她吃低保。

後來進村入戶,類似這樣要低保、要精準扶貧、要房子的,比比皆是,村民不是比如何勤勞,而是比如何窮,村支兩委長期被群眾無理哭鬧糾纏,嚴重影響了村支兩委的辦公氛圍;草原四組陳興連戶,平房兩層,條件還算可以,但省督查組在“春風行動”中是這樣通報的“房前家禽糞便滿地是,屋內蒼蠅到處亂飛,環境衛生極其糟糕。”鎮裡分管領導、村支兩委、包保戶等多次上門勸其整改,均沒有任何轉變,江河依舊。

驻村随想

草原村農戶喜歡養牛,養牛戶的房前屋後,都是成堆的牛糞,這個季節,味道實在不好聞。草原村的早晨是忙碌的,每天農戶出行和孩子上學,代步工具基本是三輪車和電動車,村組公路如此發達,這要得益於草原村的養牛場的建立,這個養殖場給草原帶來了三個明顯的變化,一是生態環境出現好轉,以前的荒山老百姓自發開墾種草,二是草原村養牛農戶比較多,都願意默默學習養牛的先進經驗,每家引進優良牛品種,開展小作坊式餵養,農戶利用養牛掙來的錢,一家修的房子比一家的大;三是牛的價格比其他地方要高,牛的個頭比其他要大,一頭牛賣一兩萬元是常事。

通過走訪,我發現,當前農村有幾個現象比較突出:一是產業在發展,環境在汙染;二是農民口袋鼓了,腦袋卻貧窮了;三是政府優惠政策多了,村民對政府的看法卻多了;四是條件改善了,年輕人住上新房子,老年人卻住差房子;五是農村經濟上去了,農村文化淡化了。這些現象的存在,現有“三農”問題出現了誠信危機、環境危機、衛生危機、孝道危機、文化危機,他們像夏天的蒼蠅,在農村的天空中縈繞。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了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和鄉村振興計劃,以此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同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村最終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讓城裡人也向往向一下農村。

驻村随想

當前,草原村工作隊一行6人,認真開展摸排工作,認真處理好幾個關係,一是處理好駐村幹部與村幹部的關係,二是處理養牛場與村和鎮裡的關係,三是處理好村裡和老百姓的關係,聚集草原村實際,在草原村以“五比五提升"為主題深入開展“兩學一做”活動,即比產業,提升就業門路;比收入,提升脫貧速度;比環境,提升生活質量;比思想,提升文明素養;比奉獻,提升責任擔當。這一主題活動由部領導提出並指導實施,為我們草原村駐村工作指明瞭方向,讓我們更好地聚焦工作重點,進行清單式、項目化、標準化管理,對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緊盯不放,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分解,一件任務一件任務落實,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推進。

驻村随想驻村随想
驻村随想驻村随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