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微信朋友圈大逃亡!


什麼叫微信朋友圈大逃亡!

從當前的用戶數量來看,微信以10億月活成為全球應用第一梯隊。

在他前面只有20億月活的Facebook,15億月活的WhatsApp,12億月活的Facebook Messenger,和10億月活的Instagram。

這四款都是Facebook旗下的產品矩陣,也就是說以公司為單位,微信在全球範圍內只有Facebook一個對手。

且看全球活躍封神榜

什麼叫微信朋友圈大逃亡!

2010年-2018年微信每個季度的月活躍用戶數

什麼叫微信朋友圈大逃亡!

2008年-2018年Facebook每個季度的月活躍用戶數

Facebook月活用戶達到10億用了8年時間(2004-2012),微信則用了7年(2011-2018)。雖然微信速度更快,但是兩者起步時的互聯網環境大相徑庭。

如今,“微信之父”張小龍已經是全球應用封神榜的榜眼,而且風頭正勁,畢竟在去年如此大體量的情況下,它的用戶量依然增長了10%。

在微信的後面是日漸下滑,月活只有7億的QQ;定位於電話通信,月活3億的Skype;還有曾經學習的對象,月活2億的Line。

在人類歷史上,能夠達到這個傳播規模的產品,在全球,可能只有《聖經》,在中國,只有《三國演義》。

從產品層面比較,微信IM通訊和微信朋友圈,正好對應Facebook Messenger和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是後來Facebook為了對抗WhatsApp 而推出的IM即時通訊工具。

在美國社交互聯網的格局中,社交網絡是主打產品,即時通訊是輔助產品。在中國則是相反,是IM即時通訊為主,社交網絡為輔。

從現在QQ空間的下滑速度遠快於QQ(2018年上半年QQ 月活同比下滑5.5% ,QQ空間月活下滑9.5%),就可以看到,用戶從QQ空間社交網絡逃出的速度比QQ即時通訊要快的多。

從能力圈層上來說,騰訊的第一圈核心是IM即時通訊,即微信和QQ,第二圈才是社交網絡朋友圈和QQ空間,第三圈才是遊戲,第四圈是支付和廣告,第五圈才是第三方生態,包括拼多多。

那麼接下去微信是否會繼續會以目前的速度繼續增長,甚至超過Facebook呢?畢竟Facebook無法進入中國,而微信則可以進入世界上大部分市場。

朋友圈日活大幅下滑,用戶踩踏性出逃

目前來看,中國依然不可能會有真正的社交網絡,至少不會有Facebook這樣的社交巨頭。在張小龍高超的產品統治力之下,朋友圈看似已經是非常成功的社交產品。

但實際上,其是依靠熟人社交在狹小的社交空間內建立關注密度,依靠線下社會關係構建自己被全網關切的幻象,才使得朋友圈的發帖能夠得到有效回覆。

簡單說,就是你發的東西因為是熟人所以獲得點贊和評論。但是隨著微信逐漸變大,微信好友從一度人脈,到了二度三度甚至大量陌生人,自己在朋友圈中的中心地位急劇下降,存在感消失殆盡。

主要表現是:

  • 需要構建極度複雜的分組,才能夠謹慎的發佈朋友圈狀態。
  • 一天發五條以上朋友圈的人和三天可見的人同時越來越多,自己在朋友圈的中心地位不復存在,用戶急劇分化為極高頻用戶和極低頻用戶。
  • 點贊數和被點贊數大幅減少,點贊舉動是用戶在朋友圈暴露行蹤的最淺層標記,如果這一標記都不再出現,則表明用戶對自己在朋友圈僅限於觀看,而完全不參與,這距離用戶離開就非常近了。

我自己的體驗來看,現在的朋友圈和當年人人網衰退的前夜很像,看的人依然很多,但是參與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原本一個相貌平庸,家境普通的大學女生可以在微信為自己構建的熟人社交中活的像個公主,但隨著好友數量增加,微博一樣的失焦感強烈來襲。朋友圈裡面出現了點贊數是自己幾十倍的微商網紅。

這是張小龍構建的熟人社交對現實中陌生人社交的迴歸,這種迴歸遲早要來。

微信公眾號增長逐步停止,逐漸出現下滑

微信公眾號學習的就是Facebook的page功能,只不過中國用戶很少接觸Facebook,所以常常誤以為是微信原創。

微信公眾號的下滑主要原因很簡單,創作者出逃。創作能力不錯的人由於在微信中沒有任何推廣的渠道無法獲得流量,而轉向其他平臺。

早期就進入公眾號獲得流量紅利的人,更像是早年在一線城市買房的人或者是本地拆遷戶,你可以說他們有投資眼光和運氣,但是從社會民意來看,得不到多少尊重。

由於在遊戲方面遭遇發展的困境,會迫使微信加快給其他業務,包括支付、廣告、電商、零售導流。導致無暇顧及新的流量平臺的進攻。

有不少業內人士包括騰訊自己也說,微信的廣告能力沒有開放,如果開放出來體量非常巨大,能力非常嚇人。

那麼,請微信開始它的表演,一天10條廣告的朋友圈當然嚇人,嚇的用戶都不在了。

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天下苦微信久已。

現在的關鍵是,在互聯網社交和即時通訊領域還沒有陳勝這樣的農民領袖,在騰訊內部,也還沒有扶蘇這樣能夠用好微信流量的人。如果有,也許現在的互聯網就不會這麼沉悶。

不過只是時間問題,畢竟每十年都會換一批即時通訊工具,QQ是2005到2015,微信是2011-2021。新的通信工具的創始人也許已經在創業,不知道這次會不會依然在騰訊內部。至少希望不是在賣假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